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山河镖局 » 第二十章 他是江湖人

第二十章 他是江湖人

    擂台下沸腾了,士兵们议论纷纷,这小子居然这么狂?太不把子弟营放在眼里了。

    贺王三个亲卫把庄楼扶下台,相互对视,其中一人自告奋勇:“我来吧。”

    随即翻上了擂台,对洪维简单抱拳,“还是比拳脚?”

    洪维点点头,照旧弓步提拳。

    如果是械斗,只要能打到对方要害部位就直接算胜。比起拳脚来说,要轻松一点,更适合眼下的车轮战,但这其实是个陷阱。

    洪维小时候,既是在学堂向太子安排的高手宗师习武,也在家里接受镖局长辈的训练。

    家中长辈都是九央军营退下来的,自然是带着洪维模仿军中训练。

    阵枪刀,这是子弟营普通步卒最重要的三大训练,而且排位有先后之分。

    拳脚,士兵们当然也要练,但重要性远远不如前三者,太子在不断地实践中摸索出了他的理解,并强硬地执行下来。

    一个恪守规矩的小型军阵,在战场上的效率和存活率远远高于个人搏杀。

    士兵当然也会练习近身搏斗,但他们还要上课识字,学各种战斗知识。如器械的使用和保养、简单的医护卫生等。

    当初在丁午号上,除了经验丰富的杨先锋和有江湖底子的于声,其他水兵的拳脚摔跤本事相当平庸,但没有一个是不会刀枪技巧的。

    鸡贼的洪维在第一场切磋对方还没准备好之前,就摆出了拳脚的起手式。

    万一这四个亲卫里有个玩刀像凌奇力那么厉害的,那他就凶多吉少了。

    贺王也才想到这点:“净是小聪明。”

    第二个上阵的亲卫学着洪维行礼,报上姓名:“李步。”然后直接向冲来。

    右手握拳后收,按照脚步一拳刺向洪维面门。

    洪维轻松后退闪躲,左手挥拍隔开直拳,再退一步顺势挡下对方左手的挥击,右脚一蹬就踹在了亲卫的腰上。

    李步重心不稳向后倒,但顺势后滚起身呈蹲伏状。看到洪维紧逼而来,直接一个扫堂腿。

    可惜洪维反应很快,到了跟前故意放慢一步,正好面对李步的侧身。

    李步自知扫堂腿没中,快速屈膝收腿,弓着身子准备起身,同时躬身也可以尽量避免洪维打中自己的头胸腰等要害。

    但洪维是撞上来的,一个硬靠,直接将想要起身的李步撞出一步远,摔了个结实。随后跳步双手合握下砸,气势汹汹。

    李步睁眼的时候,洪维拳头又是在自己面前。对于手下留情,李步不再反抗,起身行礼,至少没有像庄楼一样直接被踹了脸。

    剩下两个亲卫相视苦笑,洪维在近身上的技巧和经验要比他们好太多了,这很难打得过。

    看着洪维连胜二人,贺王的脸色看不出喜怒,这让钻到了空子的洪维有些放心。

    周围士兵的情绪都不太好,议论声越来越多,外人在自家营地里得意洋洋,场面上太难看了。

    当第三个亲卫被洪维放倒的时候,大家都有点忍不住了,喊着最后一名亲卫的名字,给他加油鼓劲。

    “老刘,别输了!”

    “刘大肠,给老子干死他。”

    “妈的一定要赢啊。”

    洪维无奈苦笑,这是犯了众怒了。

    对方上台拿了两支长棍,拱手自报姓名,“刘小卫。”然后伸出其中一支,用询问的眼神看着洪维。

    既然是最后一个,洪维也不再执着于用拳脚比斗。

    但对方也的确不怀好意,这长棍不是仿的一人高的花枪,而是差不多一丈二尺(二米七)的长矛,这么长的武器,就是为了战场而生,除了军队和极个别门派以外,没谁练过这个。

    洪维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他怕不答应会被下面的士兵骂死。

    这种长矛,又硬又重,不易弯曲,只能是右手握尾,左手把中。二人侧身相对,将长矛横放胸前,矛头直指对方。

    刘小卫以右手为心,左手一拉一甩,比划了一下。

    洪维很久没用过长矛了,只是双手前推,做了个标准的捅,就算是对刘小卫比划的回敬。

    双方都僵持了几息,还是刘小卫一步向前,就像洪维比划时做得那样,直直捅来。

    洪维右脚退了半步,右手抬起后收,躲开后以左手为支点,右手向前下画了个弧,压开对方的矛头。与此同时,左手带动矛头顺劈而下。

    刘小卫举起格挡,后退两步,从右边横扫攻击,又被洪维挡住。

    洪维很不习惯这么打,如果是花枪比斗,双方的身形都是破绽百出的,只需要一个变招,就能打到要害。

    但笨重的武器使技巧失去了用武之地,在战场上,步兵只需要握着长矛,龟缩在阵中,寻找机会再出手,力量往往更加关键。

    这东西也不是没有技巧,但基本是用在马战上。战马的冲刺、骑术的驾驭配上出手的时机,都决定你能不能带走对方的生命。

    双方砰砰的相互敲了七八下,永远是双方轮流攻守,只有对发力运用的比拼,看不出谁占据优劣。

    刘小卫明显更加熟悉长矛,他比洪维更明白怎么“顺势而为”,比洪维更加省力。

    所以洪维慢慢感觉对方力量越来越大,直到对方一棍捅到胸前时,他格挡的动作明显慢上一拍。

    但刘小卫同样手下留情,没有真的狠狠捅上去,即使这“长矛”其实只是棍子,但真捅下去也是很疼的。

    胜负已分之时,台下的士兵大声叫好,洪维收起长棍,郑重行礼。

    刘小卫像个英雄下台,洪维不好说有没有得到尊重,但是至少不会被士兵们怒目相待。

    贺王依然没有表情,但应该是不生气了,留下一句:“先留在军营,等开拔了一起走。”

    他已经发现了,洪维和官兵们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手上功夫。

    贺王得承认,洪维就是个江湖人样子。

    洪维也不知道接下来命运如何,但大腿都说话了,胳膊就先别拧了,等到了更大的大腿面前再去抱吧。

    子弟营这两天就多了个游手好闲的人,他白天不敢在贺王主帐里呆着,只能到处晃悠。虽然不惹是生非,但的确格格不入。

    军营是个抱团的地方,除了贺王身边的亲卫,一般的官兵都不会搭理洪维,他自己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这让洪维显得很孤僻。

    贺王明白洪维是铁了心不想在军营里发展,他就是要把自己搞得很不好打交道的样子,来抗拒从军这件事。

    所以回到九央以后,贺王把洪维放在了东宫门口。

    “殿下,您不和我一起去见太子殿下了吗?”洪维看到贺王没有要下车的意思,很惊诧的问道。

    “你爱去哪去哪,滚蛋。”说完,贺王就安排马夫回青虞街贺王府,直接走了。

    太子要见自己,这是贺王告诉洪维的,无非还是要谈自己的问题。

    为什么要留在镖局?现在他已经坚定了想法,虽然还会反思,但不再犹豫。

    现在贺王已经放弃让他从军,他相信自己能说服太子。

    太子改制,让天下都有了新气象,怎么能独放任江湖自流。

    因为江湖不该是治外之地,江湖早该变变样子了。

    洪维走进书房,这是回国以后第三次和老师讨论未来。

    事不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