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白城天 » 第十二章:虎头关

第十二章:虎头关

    黄叶突然看到了人影,在这风雪天中怎么可能有人影呢?黄叶想到,觉得自己又老了一岁。可是人影却越来越清楚,有二十多人正拼命的往倒云关赶着路,他们没有马匹,二十多人互相搀扶着走向倒云关。黄叶心中一怔,他看清楚了带头的人影,是车连。连忙呼喊到,“来人!来人!”。

    有人应声上去。

    “快开后城门,去接车将军!”

    有人抬头向着楼外望去,确实是车连,连忙下楼招呼着人马出城。

    车连屋内,已经围着几人。车连在黄叶的安排下,正用着热水壶温暖着自己。身体在微微的颤抖,手脚已经冰硬。半天时间,车连才恢复过来。

    车连带着泪,冰冷的双手紧紧抓住黄叶的手,声音颤抖的说,“黄将军,虎头关破了?虎头关被北燕破了?”

    黄叶一愣,然后身体瘫倒在地。脸色惨白,嘴里念叨着,“不可能,不可能。怎么可能?”林招兮扶起黄叶坐在木凳上,脸色也难看。连忙问到车连具体情况。

    车连深呼吸了一口气,“当时黄楼营花费了三天的时间赶到虎头关,见到了任中郎将。当时情况已经紧急北燕已经占领了虎头护城楼台。我当时觉得不可能,可你们知道吗?先锋不只有一万人,来了近三万人。我们营抵达虎头时,北燕已经连续攻城攻了十天,十天,昼夜不断的攻城,直至把三万人全部耗尽。本来听他们说已经算是守住了,可是那天天还没亮,关外已经密密麻麻的站慢了北燕士兵,他们的中军到了,又是毫无人性的攻城虎头关内还没来的急歇口气的一万多存活的士兵又上了护城楼抵挡,只挡了三天,城破。除了任将军让我们百来人撤离去回禀青州将军,剩下的一万多人全死在了关内,没了一个活口。”车连越来越激动。

    屋内众人沉默,不知如何开口。

    “我们离开虎头关的时候,看着虎头关外燃起了熊熊巨火,北燕那帮孙子把将近十万死人火烧。当时天已经黑了,火光染红了半边天。巨火足足烧了两天两夜。我们远离的时候都一直能看到火光在天边不肯熄灭。”车连喝了一口热水。

    “那帮北燕崽子还不肯任由我们离开,派出斥候追杀。我们只剩下了四十人左右才摆脱他们,于是我与聂路分开,我回倒云关,他回青州。”

    黄叶叹了一口气,安抚着车连好生休息,便离开了。对于虎头关中郎将任宇黄叶了解得不多,但任宇的爷爷他到无比熟悉。当年黄叶还是个小伍长的时候,任宇他爷爷任贵是他们营的校尉。数十年东西征战。粱国、魏国、后楚、东齐、季唐。五国被东周所灭国,他们营算得上场场最前面,死人,补充人也是最多的营。流水营,硬是把被人笑话的营号打成了最令人闻风丧胆的营号。再到后来其他小国皆称臣俯首,三个大国间当时也没有发生大矛盾,任贵回朝领了兵部尚书养老。黄叶当时就没有选择在兵部上任,而是留守军队,辗转几年,来到了倒云关成为了中郎将。

    黄叶曾在任宇小时候见过他,当时任宇八九岁,便过目不忘,对于记载中的军事战略有独到的理解之处,被当时营的人称为年幼的冠军侯,长大必有一番作为。可是如今,已经死去,对于过去的称道,不觉让人当做笑话。可是黄叶并不觉得这是个笑话,只是充满了可惜与无奈。他不知道朝廷有没有收到了虎头关被破的消息,对于任宇是愤怒还是可叹,他不知道。

    过年的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没有人脸上露出笑容,包括白城。而白城目前却在车连的屋里,亲自伺候着车连的休整。“车将军?好些了吗?”

    “好些了,谢谢。”车连点了点头。

    “不过车将军,我心中有些疑惑,能不能问一下?”白城说道。

    “说吧!”

    “北燕是疯了吗?六万多北燕士兵死于攻城战中,一旦没有攻下,北燕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车连脸色痛苦,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我看到了他们的疯狂,这就是战争,从来不把士兵当活人看待,只是一堆数字。”

    白城此刻也沉默了。

    虎头关,号称南北第一关。其关之雄,蔚为叹观,有道是登天易,登虎头关难。然而,神话总被打破,虎头关已经易主。

    关内楼阁大堂中,正位坐着一个脸色威严的中年人,正是拓跋西裘。此刻,他的脸色也充满了笑意。左右位置各坐着五六人。

    拓跋西裘笑着说道,“林将军此计甚秒。换军旗的事情可算一奇,整得东周措手不及,不知虚实。”

    林海坐在下位,脸上憨憨的笑着,“不敢不敢!”。可是他的后背却冒出了不少冷汗,当初提出此计的时候可是差点没了小命,要不是太子担保,今天他就没命坐在这里享受胜利的喜悦。然后林海感激的看着拓跋西裘正左方位置的年轻人,那人点了点头。

    “这次攻下虎头关,竟然用了六万多人的性命作为代价,虎头不愧是南北第一关!”拓跋西裘感叹道,“不过,我等只死了不到一万人就拿下了虎头,林将军也拥有巨大的功劳和远见。攻打西夏的不曾杀掉奴隶,反而主张留下了他们的性命,而今攻打虎头关才有如此多的炮灰,才能攻下虎头。这次林将军首功,各位如何觉得?”众人纷纷起身赞扬着林海的远见。林海也起身一一回应。

    当初提出留下奴隶性命也是阻碍挺大的。一是文化,北燕此前从没有战场有太多的奴隶活着,特别是男**隶,一般都是直接杀掉。二是食物,几万的奴隶要活着就会花费巨量的粮食,北燕并不是粮食大国。三是兵变,几万的奴隶发生兵变的代价可是令每一位将军都会头疼。而林海在攻占西夏第一城时就向上提交了保留奴隶活口的指示,得到了所有将军的痛骂。而林海当时也是心灰意冷,觉得自己抱负难以实现。直到有一人找到了他,没错,正是当时拓跋迪王子,现在正是北燕太子。告诉林海他的要求都可以完成,责任他会担着。林海觉得自己遇上了伯乐。

    此刻拓跋迪正坐在次位,这次跟随拓跋西裘出征,也是他收取军心。他此刻为太子,却不是北燕王。在登上位置前,他需要太多的助力。历史中死去的太子太多了,比死去的皇帝还多。

    二弟拓跋珪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威望,经常出没于各位首辅大臣的宅邸。四弟拓跋闵是如今北燕皇后的唯一儿子,外戚官员都隐隐站在他的队中。还有十弟拓跋白,作为北燕王如今最小的儿子,却深得北燕王的喜爱,虽然才只有六岁,但文武双全,北燕王常常对人说道老十最像他。

    而拓跋迪能够成为太子,也只是他年龄最大,而且在攻打西夏时就已经身处军营。他的母亲是如今北燕的最早的妻子,但如今早已死去了。他没有母亲背后支撑,年龄大后也与北燕王也有了疏离。早早入了军营,与朝廷文官也互相有点看不对眼。因为他认为,掌握军营的人,才有底气坐稳太子的位置。但是大将军金兀骨对他的态度却是不冷不热,反而看好如今的十皇子。所以他不得不在军营中培养自己的亲信。而林海是他在军营发觉的一匹千里马,拓跋迪发现这个人有很大的野心,也有很出众的远见胆识,所以他压上了宝。当初林海提成的保留奴隶实力把他吓了一跳,也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回去思考一夜后选择了押注。于是第二天求见他父亲,表达了支持林海。也求见了当时还活着的老北燕王。提出了以自己的性命担保。同时这次换旗也把他吓了一跳,如果这次带军的将军是金兀骨而不是靖武王的话,他也担保不下来,毕竟军营中唯一的四个大将军只有拓跋西裘支持他。

    北燕四大将军为四方将军,前将军金兀骨,左将军拓跋西裘,右将军慕容耶律,后将军高志。前将军金兀骨看重拓跋白。后将军高志年龄已大,活不了几年了。对于皇子间他以不站队,而右将军慕容耶律却是不做决定,明着表示自己不会站队,只有左将军拓跋西裘对他青睐有加,入军营以来都处在他的麾下。

    而此刻拓跋迪眼光炯炯有神,攻下了虎头关,使得北燕王对于他的态度好了很多。而且在军营中威望也逐渐变大。可是他的目标却不仅仅是虎头关而已,东周!东周!他的目标是整个东周,他要亲自踏破东周的城关,占领东周的京城,亲手宰了东周皇帝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