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中夏风云录 » 第七回:步骑兵攻打洛阳城,克长安自封周监国

第七回:步骑兵攻打洛阳城,克长安自封周监国

    书接上文,却说张举、张轩这兄弟二人,力克河东道晋阳等十三城。兵威所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在话下。

    八月廿五日,张轩带十万晋阳兵,自晋阳城南下至泽州屯兵。次日辰时一刻,张举在盐州出师,带领余下的步骑兵进兵雄州。看官切记分兵话头。

    九月初一日,张轩决议出兵攻打关内道南部三城,结果当日未时二刻,南部三城的太守一起归顺张轩。张轩将三名太守请进中军大帐议事,几人一见如故。其后张轩令三城各拨一万步骑兵,屯兵代州。九月初三日,三万步骑兵集结在代州,九月初五日,张轩自泽州起兵南下,至代州会合。

    再说这洛阳城里的历王,听闻探马回报:“启禀陛下,刘尔本大军溃败,正在守御宋州、滑州一代也。”历王大怒,道:“刘尔本兵败,朕为何不知?”

    看官却问:这消息莫非没传到洛阳么?传的到。那为何历王不知呢?乃是赵干所为:原来刘尔本败绩,早有京师探马来报。但由于这赵干权倾朝野,历来军政公文先让他阅,再上报历王。赵干一收到刘尔本的败绩公文,心想这刘尔本是我举荐的人,不能报上去!于是扣下公文。今历王听探马所言而惊,亦是刚知晓矣。

    历王喝问赵干:“刘尔本将军乃是你举荐之人,此兵败之事,大将军可知晓?”赵干见此事已然瞒不住,只得将刘尔本的败绩公文上交,历王接过看了。大怒道:“祸国殃民之辈!耗费我大周多少钱粮兵马,却被那张举竖子打的一败涂地!你还有何颜面见朕!”于是下旨:“将赵干革职查办!”话音刚落,就见又一位探马进门道:“启禀陛下得知:张轩提兵十余万,屯兵代州。”历王大惊,赵干见状,连忙叩首道:“臣愿将功折罪,杀败那张轩竖子。”一旁的宰相崔辅机见状,亦叩首道:“陛下,此用兵之际,斩杀大将,于军不利。还望陛下下旨让赵干将功折罪,为大周效力。”历王思索须臾,点了点头道:“姑且饶你,还不速去布兵守御!”赵干谢恩,连忙去了。

    赵干在洛阳城设立中军大帐,又令刘尔本等将:带领余下的数万兵马入洛阳守御。又令左右二卫、左右二骁卫抽调十六万步骑精兵,配合刘尔本部守御洛阳,不在话下。

    再说张轩:与众将商议后,决议先攻洛阳周围城池,然后总攻洛阳。九月初七日,张轩亲带大军,兵分两路攻打宋州、滑州:张轩与顾羽带五万步骑兵攻打宋州,龙伐与文龙芳带五万步骑兵攻滑州。分完之后,张轩笑道:“龙将军,打仗之前可别喝酒!”龙伐羞涩低头不语,众将大笑。

    原来收复晋阳的时候,龙伐战前喝了酒提提神,结果与敌将单挑时,不慎被敌将刀杆扫于马下,说时迟那时快:文龙芳见状,纵马拖刀上前,一刀将敌将斩落马下,救起龙伐归阵,故有此提醒也。

    话休烦絮,两路兵马十万步骑兵一起出击,这十万都是张举亲自训练的晋阳兵,各个以一当十,攻城防守皆精。九月初八日,张轩与顾羽带领五万步骑兵,直攻宋州。宋州守将叫王道兴,此人善使一口大刀,威风凛凛。宋州守军有一万余人,他亲带五百步兵出城列阵。

    两军对圆,王道兴纵马舞刀出阵,喝道:“张轩逆贼,反我大周圣朝,还不下马受降!”张轩厉声喝道:“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我反的就是大周昏君!”王道兴怒气填胸,纵马舞刀,来战张轩。张轩道:“顾将军稳住阵势,本将亲自战他!”顾羽得令,压住阵势。张轩纵跨下马,抖手中金钩闪电枪,接住王道兴厮杀。二将斗了二十余合,张轩拨开大刀,一枪将王道兴扎死于马下。

    那五百步兵大惊,张轩、顾羽命令五万步骑兵进攻。旌旗招展,擂鼓如雷。五万大军迅速过了护城河,十余架云梯架在城池之上。宋州四门大军紧攻,城墙之上,大刀长枪,盾牌矛戈,散落遍地都是。双方杀的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攻了近一个时辰,张轩克宋州,招榜安民,安抚军民,不在话下。

    再说龙伐、文龙芳一路:五万步骑兵进兵滑州。龙伐道:“此番理应先斩其将,使其军心涣散。再攻其城,可破矣。”文龙芳思索须臾,说道:“龙将军此言有理,此斩将之责任,非龙将军莫属。”龙伐大喜,谢过文龙芳,二将继续带兵。

    兵至滑州,滑州守将袁德带领五千步兵守御。那袁德善使一对大斧,胯下战马威风凛凛。龙伐见状道:“文将军,你观此人武艺,如何?”文龙芳道:“龙将军若去,可以巧降力。”龙伐点了点头,纵胯下马,舞枣木槊来战袁德。袁德纵马舞斧,接住龙伐厮杀。龙伐知道:单对双,先出手者则必败之。于是让袁德双斧砍来,袁德见状,双斧一记“玉带环腰”,直奔龙伐腰部砍到,龙伐枣木槊一挺,“乌龙扫地”扫开双斧,又一记“毒龙出洞”直扎袁德心口。袁德双斧不灵活,还没防好,龙伐的枣木槊就将袁德的心口扎通了,翻身下马,死尸倒地。

    文龙芳见状,凤嘴刀一挥。五万大军紧随龙伐、文龙芳二将齐攻滑州。近一个时辰克滑州,二将招榜安民,安抚军民,守御滑州,不在话下。

    九月十二日,张轩在宋州守御一万步兵,余下兵马尽往滑州,与龙伐、文龙芳军会合,又让代州的三万步骑兵直奔滑州集合。九月十八日,全军集结完毕,张轩下令出兵洛阳。

    再说洛阳城:自从赵干承担洛阳防务,遣探马多次刺探。又让东面的郑州、汝州、颍州三地抽调精锐,入洛阳守卫。洛阳集结了二十余万大军,兵分四门守御,不在话下。

    九月廿日,张轩带顾羽、龙伐、文龙芳三将,并十余万大军直至洛阳西门二十五里安营扎寨。历王听闻,虽说有赵干等将守御,却仍是担忧。文官主张历王即可迁都作战:“愿陛下迁都京州,稳守三江之固,可破张举等竖子也!”而武将主张历王正面与张轩军决一死战:“贼兵主力大进,河东道亦空虚,可再次进兵河东道,拿下晋阳城。再派兵马袭击张轩之后,可操胜算。”历王纠结万分,一旁的赵奴儿见状,对历王耳语道:“陛下为何纠结呢?那些武夫不过为的是给自己捞功劳罢了也,然文官...陛下理应知道。”历王思索须臾,于是下旨:“百官收拾细软,朕决议迁都京州城。”宰相崔辅机听此,道:“陛下言之有理,此积蓄实力而厚积薄发也!”历王大喜,百官散朝,皆回家收拾细软,从东门撤出。

    这东门乱了一团糟:文官武将挤倒好几个士兵,有的士兵甚至被踩踏而死。东门惨状,数不胜数,不再细言。

    九月廿二日,整顿过后。张轩兵至洛阳城下,赵干见状,派遣刘尔本等将带一千步兵列阵。刘尔本等将得令,带兵去了。

    两军对圆,张轩道:“这不是被我兄张举杀败的刘尔本将军么?怎么?又来和他弟打了?”刘尔本大怒,纵马舞枪杀到。张轩见状,纵马舞金钩闪电枪,接住厮杀。二将斗了五七合,张轩的金钩闪电枪锁住刘尔本的枪,奋力一甩,刘尔本大枪脱手。张轩抖枪一扎,将刘尔本扎死于马下。

    余下诸将大惊,皆持军器纵战马,来战张轩。张轩帐下顾羽、龙伐、文龙芳三将见张轩要以一敌众,各纵跨下马,持手中军器,接住厮杀。双方斗了五六合,刘尔本各部将皆被斩杀。那一千步兵见状,连忙跑回洛阳城。张轩大枪一挥,十余万兵马直奔洛阳城墙杀到。

    杀到城下,所有云梯架在城墙上,步兵登云梯血战敌军,骑兵在城下截杀出城兵马。张轩等将披坚执锐,赵干见兵马杂乱,又见历王等百官皆迁往京州城,自回家中收拾细软,紧随其后跑了。

    守城兵马见中军大帐无人,得知统帅都走了,皆如无头苍蝇般乱窜。其中一位统领叫王钰,他见兵马大乱,于是将兵马集结起来,振奋士气,兵分四门守御。但是仍抵不过张轩等将的精锐之师:近两个时辰,洛阳西门被龙伐攻破,率先进入洛阳城。龙伐又分兵三路,大开余下三门。张轩兵马徐徐入内,与洛阳守军展开巷战。又打了半个时辰,洛阳彻底攻下。张轩在洛阳设立中军大帐,清点兵马与俘虏人数,不在话下。

    过了一个时辰,清点完毕:余下兵马四万有余,受降敌军十余万人。俘虏统领数员。张轩下令:在十余万步骑兵挑选十万精锐,训练成晋阳兵,以备作战。三将得令,各自去了。又将王钰等统领带到中军大帐,以温和劝导之。王钰等统领皆降,张轩大喜。

    张轩在洛阳城尽施仁政:他在洛阳城发现一些被赵干等人掠夺的女子,张轩便从洛阳的国库拨银两给予她们,让她们还乡。又拨银两安抚军民,厚待其家属。废除历王的严刑峻法,更换上张举等人早就拟定的仁政法律。兵将和谐,民众安居乐业,不在话下。

    再说张举:九月初一日,大军抵达雄州,沿途招兵买马,训练军队。共计十六万余步骑兵,兵威所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张举在雄州设立中军大帐,擂鼓升帐,诸将齐聚中军大帐。张举道:“二弟张轩,在洛阳一代力战周军,我等不能懈怠。”张彻起身道:“三弟愿为先锋,起兵征讨贼兵。”张举道:“此番兵分各路,诸位皆有战功可得。”于是下令:令高无忌、林祤带步骑兵五万,攻打凤翔府。令褚孝、顾珩带步骑兵七万,攻打商州、华州。令独孤宣、黄玉洲带二万步骑兵攻打邠州。吩咐已毕,不在话下。

    九月初八日,兵马整顿了一周之后,三路步骑兵同时出击,九月十一日,褚孝与顾珩兵分两路:褚孝攻商州,顾珩攻华州。两路兵马分别在九月十二日辰时一刻,九月十三日巳时二刻攻克二地。九月十五日,独孤宣、黄玉洲兵至邠州,邠州守将纵马舞刀,出城决战。黄玉洲见状,总胯下马,舞手中开山斧接战。略斗了五七合,黄玉洲一斧子将其劈死。九月十七日,高无忌与林祤带五万步骑兵兵至凤翔,凤翔守将纵马舞枪,直奔高无忌杀到,高无忌抖五钩神飞枪,接住厮杀。这高无忌也是练家子:不管什么样的枪都能练好。于是不过十合,高无忌一枪将其挑落马下。二将带兵猛攻,近一个时辰拿下凤翔府。

    调遣完毕后,余下的二万步骑兵由张举、张彻带领,直奔同州杀到。由于前线紧急,同州的精锐皆被抽调,故仅余两千步兵守御。张举令张彻带骑兵五千为先锋,直奔同州,张彻得令去了。

    九月廿日,张彻兵至同州,同州守将出门纵马,舞刀来战。张彻纵马,舞动八卦宣花斧,接住那将厮杀,略斗三合,张彻斧劈那将于马下。其本部兵马大惊,慌乱而逃散,张彻入驻同州城,不久张举兵到,一起守御,不在话下。

    再说守御廓州的五万突厥兵:阿史那·巴龙与独孤权商议:既然张举等人已然攻入京畿道,必然兵威直进长安。于是将廓州守御兵马布置好,亲带五万突厥兵直奔京畿道而来,至凤翔分兵:独孤权与突厥使臣带三万突厥步骑兵直奔同州,与张举会合。阿史那·巴龙带二万突厥步骑兵直奔凤翔,会合高无忌、林祤兵马,守御凤翔。

    九月廿二日,张举与突厥使臣在同州中军帐议事。独孤权对张举道:“启禀大王,臣独孤权特地将突厥使臣请来,商议进兵事宜与战后事宜。”张举大喜,分宾主落座后,突厥使臣道:“我国可汗久闻大王兵威所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真堪孙吴也!”张举挥了挥手道:“兄弟言重了!还请兄弟明言吧。”

    那突厥使臣道:“我国可汗表示,愿意与大王一起出兵反周,救万民于水火。”张举大喜道:“多谢突厥可汗相助,那么敢问兄弟:贵国可汗有何要求?”突厥使臣思索须臾,道:“灭周之后,我国可汗欲要甘凉道西北各城,以洮州为界,两国万世友好,如何?”张举思索须臾,一旁的独孤权见状,对张举耳语道:“此番攻打长安,突厥兵之作用,甚是重要。但自晋阳起兵以来,皆是孤军奋战,方才兵至京畿,杀至长安。此要求可先搁置,再商议商议为好。”张举点了点头,对突厥使臣道:“兄弟且歇息,容我商议过后,再行回话可否?”突厥使臣回礼,道:“还望大王早商议完,早回复小人。”张举亦礼,独孤权将突厥使臣送至馆驿歇息。

    送毕,独孤权与张举在中军帐商议。独孤权道:“可书信几封,送至各将手里。先让他们给予意见,然后根据其意见来回话。”张举思索须臾,点了点头。独孤权忙去准备文房四宝,写了信件,派遣送信探马前去送信。二人又商议了一阵子,各自歇息,不在话下。

    第一封信送至邠州,邠州守将独孤宣、黄玉洲见信,在中军帐商议。黄玉洲道:“自大王晋阳起兵以来,一直都是孤军奋战。突厥只不过是在我们攻克甘凉道之后,方才结交。这以洮州为界,西北各城皆归突厥,要求过多了吧。”独孤宣思索一刻,道:“虽说突厥兵后加入,但其单兵作战能力,不亚于我军,若是正面对抗,也捞不着便宜。”黄玉洲道:“独孤将军的意思是:割让西北各城?”独孤宣长叹道:“昔日西汉也是和匈奴和解好长时间,至汉武帝才反击。我们可以先行示弱,厚积薄发也。”黄玉洲领悟,于是达成一致,回信张举,不在话下。

    第二封信送至华州,华州守将顾珩见信,心想自己乃是张氏的元老将,要多加考虑。又思索以前与突厥兵的对战,知道突厥的单兵作战能力略胜我军,正面对战可能捞不到便宜,于是回信一封:“以臣之见,可答应突厥之要求,厚积薄发!”亦回信之。

    第三封信送至商州,商州守将褚孝见信,又看了看地图。得知洮州乃是甘凉道东西之要地,在中军帐思索近一个时辰,回信道:“可答应突厥使臣之要求,但洮州之城防,需归我军守御。”亦回信之。

    第四封信送至凤翔,凤翔守将高无忌、林祤、阿史那·巴龙见信,在中军帐商议。高无忌道:“自大王晋阳起兵,一直都是孤军奋战,血战周军。突厥兵是我军攻克甘凉道之后结交的,若是洮州西北各城皆归突厥,是不是要求多了?”林祤道:“突厥兵甚勇,尤其是突厥骑兵,善于长途奔袭,不可不防他们。”阿史那·巴龙亦道:“我和独孤军师在突厥时,突厥日日练兵,准备军需物资,看似是怕我等不答应其要求,要进兵也!”高无忌连忙让亲随备文房四宝,道:“那我就回信一封,告知大王先答应其要求,然后养精蓄锐,厚积薄发,再克突厥!”二将亦点了点头,高无忌书信一封,亦回信之。

    十月初二日,四封回信陆续送至同州,张举与独孤权看了四封回信,决议与突厥使臣再次协商。

    辰时二刻,独孤权请突厥使臣到中军帐议事。张举道:“经过这几天的商议,我们都同意贵国可汗的要求。但是有一件事,我不得不说一下。”突厥使臣道:“愿闻其详。”张举道:“既然是以洮州为界,那洮州之防务,需归我军守御范围。”突厥使臣思索一刻,回话道:“可让贵军守御,待小人回去问过可汗,再议不迟。”张举询问道:“可否先克长安,灭大周之后再议?”突厥使臣道:“所谓兵机难料,可先灭周再议。”张举与独孤权大喜,将突厥使臣送回突厥。

    这使臣和突厥可汗说了商议过程,那可汗大怒道:“洮州乃是甘凉道东西的要地,若是我军占据,则进可攻,退可守。你却把这机会让给了他们!你还有何颜面见我!拉下去砍了!”那使臣吓的冷汗直冒,可汗的军师道:“可汗息怒,我们可一面协助张举灭周,一面暗中集结兵马,在宕州一带集结,趁虚而入之!”可汗大喜,免了使臣死罪。

    十月初八日,张举下令长安周围城池的军队:除一万守御兵马之外,余下军队集结长安附近,攻克长安。突厥可汗闻此,令几位裨将带突厥步骑兵二万,南下支援张举兵马。张举在十月十二日集结完毕,加上突厥兵合计二十万部队,张举亲自出征。

    长安守将是赵干之弟赵卫,赵卫和他哥哥赵干不一样,赵干权倾朝野,是个贪官污吏。而赵卫是一个忠臣良将,善使一杆三股叉。听闻张举起兵来战,自带步骑兵一千五百人出城列阵。

    两军对圆,压住阵角。赵卫持叉喝道:“张举逆贼,无故反我大周,谋反之罪,该当斩首!”张举闻此喝道:“无道昏君,杀我叔叔舅舅,又要杀我,不反更待何时呢?”赵卫大怒,纵马舞叉,直奔张举杀到,黄玉洲见了,舞开山斧接住厮杀。二将斗了三十余合,黄玉洲力怯,虚晃一斧,拨马就走。林祤见了,纵跨下马,舞手中寒星冷月枪来战赵卫,赵卫挺叉接战。二将斗了五六十合,赵卫舞叉拨开大枪,直奔林祤心口扎入。林祤忙舞枪拨开,回马归阵。顾羽年轻气盛,见林祤败退,纵马舞刀,接住赵卫厮杀。二将斗了五十余合,顾羽感觉手臂酸麻,架开三股叉,拨马归阵。

    张举见自己的三员大将皆败退归阵,对顾珩道:“此将好生勇武也!”顾珩道:“听闻他是奸臣赵干之弟赵卫,善使三股叉,史前六年长安设立武科场,此人乃是长安武状元,且深谙兵法。”张举皱眉道:“这如何是好?”顾珩思索须臾,对张举道:“可先让阿史那·巴龙上前迎战赵卫。”张举点头,派遣阿史那·巴龙出战。

    阿史那·巴龙得令,纵马舞狼牙棒,出战赵卫。赵卫见状,纵马舞叉,直奔阿史那·巴龙杀到。阿史那·巴龙见状,纵马舞棒,接住赵卫厮杀。二将斗了六七十合,赵卫感到手臂酸麻,拨开大棒,拨马归阵。

    张举见状,令旗一挥。二十万大军直奔敌军杀到。赵卫见了,亲自殿后收兵回城。张举见赵卫欲回城,连忙令高无忌拦住赵卫后路,又令张彻、褚孝二将配合高无忌包围赵卫。三将联战赵卫三四十合,这赵卫也歇过来了,力气也长了,与三将斗得有来有回。正是:

    这杆五钩神飞枪,枪枪似雷。这杆三股托天叉,叉叉如雨。左一杆九尺泼风刀,刀刀如猛虎下山。右一杆八卦宣花斧,斧斧似蛟龙出海。马蹄声脆,军器碰音,不绝于耳。

    斗了近五十合,赵卫奋力杀出重围,三将紧随其后。张举命令大军紧随三将,攻打长安。城下大刀长枪,散落四方。城上甲胄头盔,血流成河。拼杀了近两个时辰,张举克长安。赵卫单骑欲从西门杀出去,结果被张举拦下,张举眼疾手快:左手锏架住三股叉,右手一记撒手锏将赵卫打落马下,士兵上前擒拿了。

    张举在长安立中军帐,擂鼓升帐。正偏将佐并俘虏将领其聚大帐下,张举面视赵卫:好生猛将,威猛霸气。张举道:“你等降将可否归降?”赵卫等将道:“我长安无投降将军!要杀便杀。”张彻闻此大怒,舞八卦宣花斧劈了过去。张举道:“三弟住手!”赵卫见此大喝道:“不劈是吧,好!”拔刀自刎身亡。张彻一愣,收了大斧,道:“兄长,此非弟之杀也。”张举道:“委实如此。”余下降将见了,皆不愿归降,拔刀自刎。张举见状,愣了一刻钟,喃喃道:“战争苦的是百姓,无论兵将,都是有妻儿老小的人。”众将沉默不语。

    张举下令:撤销所有历王时的严刑峻法,颁布仁政法律条文。京畿道民众大喜,都希望张举在京畿道称王。众将见状,纷纷建议张举在长安称王,张举皆推辞。

    独孤权听说此事,告知众将道:“为王不可:若是为王,则帐下兵将皆识财宝,而不专心作战,此败象也。”众将询问道:“那如何是好?民意不可违。”独孤权思索道:“可先让大王自封大周监国职。”众将大惊道:“我等只听说过太子监国,让大王认监国,那不是让大王当那历王儿子了么!”独孤权大笑道:“监国的也不一定是太子啊!诸位放心就是,若大王不从,可如此如此。”众将听后,皆对独孤权道:“不愧是大王的军师,妙!”

    十月十七日,独孤权与张举商议,独孤权道:“听闻众将与京畿道民众,皆希望大王在长安称王,大王何不为之?”张举道:“昔日陈胜吴广,不广占天下,而自立张楚,最后灭亡。黄巢起义,亦克长安。最后立国大齐,由于占领地不稳,被唐军所灭。此二事军师不知否?”独孤权道:“大王所言,委实在理。但民意不可违,可自封大周监国,以闻京畿道军民之心,可否?”张举仍道:“且得天下,再封不迟。”

    独孤权见此不行,暗中集结众将商议一番。十月廿二日,独孤权的亲随来报:“启禀大王得知,军师患病欲见大王。”张举大惊,连忙让亲随带路。

    到了军师的屋子,就见独孤权虚弱的躺在榻上,一旁侍女伺候。独孤权见大王至,令左右皆退下,张举见状,坐在榻边对独孤权安慰道:“军师这是,可还好?”独孤权道:“大王,自晋阳练兵,臣跟随多年矣,大王一向爱民如子,臣心亦知。可今日却违背民意,寒了京畿道军民之心。若是周军反击,京畿道危矣!”张举忙道:“称王万万不可!若是监国,那就等军师痊愈,再任不迟。”独孤权闻此,喜道:“大王所言非虚?”张举忙道:“军师放心,我言非虚!”独孤权连忙起身,敲了敲屏风。后方大将一起出列道:“恭喜大王任大周监国职!”张举笑道:“军师好生狡猾。”无奈的摇了摇头,众将大喜。

    十一月初三日,巳时正。张举在长安设坛自封,自封为大周监国官职,以管理军民。京畿道军民大喜过望,民众皆箪食壶浆,不在话下。

    再说张轩:听闻张举在长安自封大周监国,军民皆喜,自己也欢喜。于是上书建议乘胜追击。有分教:张轩起兵,再战大周军。监国外交,再此商领土。

    却是张举对张轩的信件有何回复?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