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的搞事日记 » 第三章 好,是你逼我开腔的!

第三章 好,是你逼我开腔的!

    涿县乃是刘备、张飞的故乡,可毛氏才是涿县的大姓。蜀汉皇帝刘备也说过:昔日我居住在涿县,特别多姓毛的,东西南北都是毛姓,涿县县令称他们说‘这不是诸毛绕涿居吗’!毛氏虽然是大姓,可奈何世家不显,在黄巾之乱后也没有涌现出绝佳的人才,只是大族而不是世族。

    县令毛玉引着刘宇和关羽去往毛家,并引见自己的妻儿,才将刘宇和关羽安置在后房内,并嘱咐夫人给他们换了一身衣服,并好好地清理了一番。

    忍饥挨饿不知道多久的刘宇和关羽,历经几个月后才终于洗干净躺在一张干净的床铺上,两人皆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刘大哥,你可真能说啊……”,关羽佩服地说道。

    闻言,刘宇长叹一口气,无奈地说道:“快别提了,刚才我恨不得将肚子里的东西全都掏出来,只求能保住咱们两个的小命。原本以为,咱们能落得一个发配边塞的事情已经算是好结局了,没想到能被毛县令请为上宾,实属难得啊……”

    “这毛县令真是个好人啊”,关羽感慨地说道。

    “好个屁!”,刘宇没好气地反驳道,这才给关羽解释道:“要不是我刚才的三寸不烂之舌,这家伙绝对二话不说给咱俩把头砍了。说白了也就是利益,若是咱们只是一个偷鸡的小贼,根本不值得他如此对待。不过,能放咱们一马,感激还是要有的……就是不知道咱们能不能顺利离开涿县了”。

    “涿县……不好吗?”,关羽困惑地问道。

    当然不好!

    在堂上的公孙瓒迟早会起兵,一旦打起仗来像他们这种小人物只能上前线。古代这种刀剑拼命的战争里,底层的士兵基本上是最惨的。一想到被长矛刺入肚子里搅和,或者手脚被砍了在地上哀嚎,刘宇忍不住就浑身发毛。

    “还是要去东北,我这人比较怕死……不想成为某些人上位的工具,只有东北才是最安全的!”,刘宇没有解释太多,只是如此言语罢了。

    关羽虽有些困惑,可看着刘宇执意要去东北之后,自己想了想反正去哪里都一样,东北、涿县都是一样的。他愿意追随刘宇,因为刘宇是关羽这辈子见过最博学多识的人才,这一年的相处过来两人的关系早已经变成亲人一般了。

    ……

    稍晚一些,毛县令引刘宇和关羽去往客厅内,与几个毛家兄弟一同相见。看得出来,确实是将刘宇视为人才了,因而才会让族中较为重要的人来把把关,看看是不是真要招揽刘宇和关羽,尤其是刘宇。

    在毛县令的介绍下,刘宇和关羽逐一认识了其他几人的身份。

    毛氏主家的毛七郎、同龄人的毛雍、毛谦等三人,皆是毛玉的身边关系,尤其是主家的毛七郎尤为在意人才。在介绍时,毛玉明显着重强调毛七郎的好客待人。除了毛氏族人以外,还有两个毛家的门客,一个叫吴超,一个叫黎行。

    这两人看起来跟刘宇和关羽的关系相差不多,一个明显是文人,另一个明显是武夫,两人皆是毛七郎带来的,难道是想要比较一下毛玉所招揽的刘宇二人,有没有他们的能耐?

    吴超和黎行在看向刘宇跟关羽的时候,也带着相当浓烈的敌意。

    临近傍晚,诸人聚在厅下有酒有菜,作为主家的毛玉,毛县令起身端酒,其他人也起身端着手里的酒水。

    毛玉看向刘宇和关羽两人,笑着言道:“今日之酒,特地是庆祝毛某能有机会结识刘宇和关羽兄弟。今日,在座各位皆是自家人,酒席之言百无禁忌,日后谁也不许翻旧账啊!”

    笑里藏刀,这一句话便定了酒席的主基调,那就是试一试刘宇和关羽的能耐。至于试探的时候说了什么话惹得人心烦,做了什么事又惹得人不快,等今晚酒席过后便不与追究了。这也意味着,刘宇跟关二弟的酒不是那么容易喝的……

    毛玉带头一饮而尽,可等刘宇和关羽即将要喝酒时,果然有人横插一道,抬手拦下了众人的动作。

    那门客吴超开口说道:“且慢,今日之酒既然是为了刘关二人,那么我想在喝酒之前,这两位兄弟若是不先说点什么的话,我担心今日酒怕是喝得不够痛快啊?”

    “附议”,门客黎行也笑着言道:“我也好奇,能被毛县令如此看重的忠义之士,若是不展露一二的话,我想在座诸位怕是都放不开言语啊?就拿我来说,若是不清楚刘关兄弟的能耐,怕是开口时都要担心,是不是哪句话会说错了?”

    “倒也言之有理”,毛县令眉头舒展,像是茅塞顿开般点头说道。

    其余几位毛家人没有言语,只是端着酒望着刘宇和关羽,明显是给足了压力……如此以来,刘宇和关羽的酒,自然是没有那么容易喝了。关羽压力山大,哪里经过这种场面?只能侧头将希望全部寄给刘大哥了。

    至于刘宇则早有准备,因而这些人开口时说的话并不算意料之外。

    说实话,不展露一些才华的话,确实是容易被人看轻,而才华这种玩意儿虽然自己没有多少,奈何后世人才代出,干什么玩意儿的都有,中西国外名人皆是人才。以五千年历史为积淀,稍微展露一些便足以震慑这些汉末土著了。

    既如此,就让你们看一看名人的威力吧!

    刘宇心中有了决断,端着酒杯淡然地笑了笑,说道:“如此酒局,不妨我作诗一首好了。临时作诗自然韵律可能有些随意,大家听听罢了……”。

    “呦,刘老弟还会作诗呢?如此年纪,当真少见又少见啊……”,吴超贱兮兮地阴阳怪气。

    这确实指出刘宇的年龄问题,虽然刘宇也搞不清楚自己几岁了,可依着自己的身体和样貌来看,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在这个年纪确实是文采姣姣着极为罕见。大多数像他这个年纪的人,如今还在雒阳、颍川等地求学问道呢,哪有像刘宇这般领着关二弟翻墙偷鸡的……

    至于关二弟也就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可他长得已经相当庞大了,体格方面更是已经远超成年人。虽然他老喊刘宇为“刘大哥”,可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关羽才是刘宇的大哥。

    刘宇没有理睬吴超的挑衅,而是眼睛微眯,故作诗人地侧头望着天,微微摇晃着手臂装作是思考的样子,才开口说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言一处,满堂俱静。

    仅是一言而已,众人仿佛已经感受到诗词言语之中所蕴含的力量,滔滔不绝的黄河之水奔流向着大海涌去,这种场景所展现出来的作词者的雄心壮志,简直是闻所未闻。仅此一句,已经让在座诸人顾不得细细深究毛病了。

    尤其是毛七郎眼睛一亮,不由得心中跟着刘宇默念起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孔夫子,李道长,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首李白的《将进酒》略加改动版,瞬间惊得堂上诸人目瞪口呆。刘宇将“将进酒”的两人改为孔夫子和李道长,分别对应孔子和李耳,虽然诗的意境差了好多,可在座基本都是半桶水的玩意儿,压根觉察不出这些改变。

    此诗一出,吴超怔怔地望着刘宇,在刘宇看过来的时候,他瞬间自忏形秽,当即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躬身对刘宇说道:“吴某有眼不识泰山,自罚一杯!如此好诗,怕是千古无人能及了……我自愧不如,实在是无颜见刘兄了”。

    吴超羞得起身要走,赶忙被身边的其他人拦住。如此显弱之后,众人已经不假刘宇的身份,反而是对刘宇越发的感到尊敬起来……

    这时候,刘宇也赶紧开口说道:“酒席本就是图个开心,若是吴兄走了岂不是惹得大家不快?吴兄,刘某喝不喝的这杯酒?”

    “喝得,自然喝得”,吴超低头忏愧地应道。

    此言一出,刘宇也笑得开心死了,没想到做一个文抄公的感觉果然是爽爆了,看着堂上一个个小迷弟不敢言语的样子,一时间刘宇也觉得自己仿佛就是李太白的化身。哪种豪迈和气概,让刘宇也不再纠结吴超的为难,反而抬手对着吴超说道:“吴兄,要不要陪我一起喝一个?”

    吴超陡然提神,自觉倒了满满一杯酒,双手捧着酒言道:“刘兄,请!”。

    两人同时一饮而尽,席上的气氛也陡然变得柔和很多,毛玉和毛七郎对视一眼,皆看出两人眼中的神色。这一次,原本以为偷鸡的小猫贼,竟然是个了不得的货色……这一次遇到宝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