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的搞事日记 » 第十七章 刘宇的坏心思

第十七章 刘宇的坏心思

    简雍,应该是刘备智囊团当中最为重要的一员。在刘备招募义兵之后,简雍一直便陪伴在刘备的身边,为刘备出谋划策,绞尽脑汁地给刘备找寻出路。

    初平年间,公孙瓒不敌袁绍之后,大概也是由简雍给刘备出策,才会让刘备及时从公孙瓒的阵营中脱离,带着其余兵马加入到徐州陶谦的麾下。只可惜,刘备后来没有守住徐州,

    此时此刻,刘宇望着桌对面的俊朗少年,脑海里陡然有了搞事的想法……

    按照原来的历史线,未来将会追随大耳刘的小绿帽,已经成为自己的铁杆小弟。要是再把简雍拐跑的话,失去左右两臂的刘备,究竟最后能混成什么样子呢?这真让人相当期待呀!

    这个想法出现后,刘宇便挥之不去,望着刘备身旁的俊朗少年,越发的顺眼起来。

    这时候,小厮也端着面汤和饼子送上来了。一个个饥肠辘辘的少年们,毫不客气地开动筷子。刘备边吃边好奇地问道:“你们来涿县卖什么东西呀?搞不好我们还能帮你们卖一卖,稍微给我们一点钱就行”。

    “我是来卖书的”,刘宇也没有隐瞒,径直说道。

    “书?书简吗?怪不得要用油布遮住了,确实容易发霉……你要是卖书简的话,估计不是很好卖。城南的书店里面,堆着好多书简,好多年都没有卖出去。那老板气得都把好多书简当柴烧了……你可真不是个会做买卖的人”,刘备边吃边嘟囔。

    看得出来,刘备的脑筋也是转得很快,仅凭刘宇的一句话便已经猜到好多的事情。奈何,刘宇卖的书,跟刘备想得书有些不太一样。

    少年刘备哼哧哼哧地吃着面汤,一副专心干饭的样子颇为可爱。

    刘宇忽然觉得有点愧疚……明明大耳朵刘皇叔也没有招惹自己,不知不觉地就坑他这么惨,自己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刘宇想了想,起身去到马车边,解开拴住马车一角的油布,从下面拿了一本《蔺相如》的连环画出来。

    等刘宇再次回到酒肆时,对刘备说道:“刘备老弟,照理来说我卖的东西可是机密……都是打算给雒阳的贵人们准备的好东西。今天我跟你们实在是过于投缘,就破例送给你其中一本书……但你必须要对此保密,绝对不能让其他人也知道了”。

    “什么书简?至于这么神秘吗?”,刘备困惑地问道。

    一旁,简雍也提起了兴趣,圆溜溜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刘宇,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刘宇送出的书,究竟是什么?

    在刘备和简雍发誓不会外泄之后,刘宇这才从怀里取出那本《蔺相如》,将之小心翼翼地推到刘备和简雍之间。

    “这就是我要卖的书,上面可是记载了廉颇和蔺相如的传奇故事!别看就这么小小的一本书,我打算卖五百铢!”

    “五百铢?”,刘备都惊得眼珠瞪得跟灯笼一般大。

    一旁,简雍也吓了一跳。他们这些少年,这辈子都还没有见过那么多钱,五百铢的钱够他们吃好几个月的粮食了,怎么才能换一本如此精巧的小书?

    刘宇被他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逗笑了,抬手小心翼翼地掀开连环画的第一页。当用线条勾勒极为精巧的小人出现在纸页上,凝望着书外的两个小人时。刘备和简雍已经惊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他们哪里见过这种新奇的东西?

    这当真是一本书吗?刘备试着想要触摸纸页,却生怕自己会把书页上的小人给弄花了。这种精致玲珑的连环画,在刘备和简雍的眼里根本不能算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极为珍稀的收藏品!

    怪不得要卖五百铢,简直是闻所未闻!

    “自己掀着看吧,送给你了”,刘宇说着便抽回手来。

    那本带给刘备和简雍极为震撼的连环画再次合住,瞬间又回归平平无奇的样子,也仿佛让刘备和简雍的心也揪住了。

    两个少年迫不及待地紧紧挨着,抬手小心翼翼地掀开连环画的第一页,随后又掀开第二页……他们沉浸在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当中。尽管看不懂书页上的汉字,可他们仅凭上面的图画,已经差不多读懂这个故事了。

    等一本连环画合上之后,两人都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

    “咋样,我这本《蔺相如》如何?你们感觉那些在雒阳的有钱人,愿不愿意买我的书?”,刘宇笑问。

    少年刘备没有言语,他也不知道雒阳的有钱人是什么性格。

    少年简雍仔细想了很久,才对刘宇斩钉截铁地说道:“会,这本书一定能卖出去!如果是我的话,我要是有五百铢也一定会买这本书!”

    “行,有你们这一句话,这顿饭我就请得值了”。

    “刘大哥,你们是从哪里来的?”,简雍好奇地问道。

    见到刘宇能拿出这样新奇的连环画后,刘宇和关羽的身份在简雍的眼中变得极为神秘。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少年,他忍不住就想要知道答案。

    刘宇却卖了一个关子,对少年简雍笑道:“我从北边来,要往南边去……至于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那是一个很重要的秘密。想知道的话,只有跟着我一起去雒阳才能明白了”。

    “雒阳吗……我倒是一直很想去颍川求学的。据听说那边的名士特别多,我想拜一个好老师,潜下心来研究学问”。

    简雍有些落寞地低头,无奈地说道:“可这大概是痴心妄想吧……我跟刘大哥不一样,我可不是什么中山靖王的后人,哪里会有名师愿意教我?”。

    刘备望着简雍有些失落的样子,直接大手一挥,毫不留恋地把连环画推了回去。“读什么书?咱们斗鸡赌狗的时候,不比看书快活吗?”

    在刘备看来,要是因为读书这件事让简雍伤心的话,那他宁愿这辈子都做一个文盲……不得不说,从少年刘备这般义气行为来看,未来能做出摔阿斗的举动,也就不足称奇了。

    在刘备看来所有的外在之物,当真不如自己的兄弟精贵。

    如此一幕,让刘宇不由得发问自己:这种气度和胸怀,自己在刘备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能做到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他还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曾因为一根雪糕的归属问题跟兄弟大打出手,结果不仅自己被痛揍一顿,就连那根雪糕也没有吃成,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也越发让刘宇感慨,怪不得刘皇叔能成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果然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道理自己长大才能明白,可有些人很早便明白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简雍苦笑着回道。

    刘宇也安慰简雍,说道:“学问这种东西,只要有心就能研究下去。就算没有老师教你,也能从书卷上获得更多的道理。再则,有些人收弟子,未必会看重身世这一点。就连孔圣人都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儒家名士也未必都是沽名钓誉的迂腐之人……简雍,你要是真想去颍川拜师求学的话,我此次可以带你同行”。

    “真的吗?”,简雍眼睛一亮,兴奋地问道。

    刘宇点点头,郑重地说道:“如果你能信得过我的话,完全没问题。只是涿县距雒阳有上千里之遥,路途奔波之累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一定要想好了再说。这两日,我就在涿县驿馆内休整,若是你想好的话,尽管来找我即可”。

    “多谢!”,简雍起身郑重地说道。

    这时候,刘备也起身说道:“我也要去雒阳求学!你能不能也带着我一起去?”

    “……”。

    刘宇压根没想到刘备这小子也横叉一杠,无奈地说道:“抱歉,我最多只能拉一个人去……我先前已经承诺简雍了。当然,要是简雍不去的话,我拉你去雒阳也不是不可以……”。

    闻言,刘备立即又坐了下去:“那不行,简雍要是不去的话,我也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