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通往写作的自由之路 » 你不知道的互文

你不知道的互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里”和“万里”是互文。

    《观沧海》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与“星汉灿烂”是互文。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里“大漠“与“燕山”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那么,什么是互文呢?互文是一种修辞手法。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这种手法对新手来说,不算友好,不容易掌握,短时间内也很难运用自如,但是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变得更强大。如果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总要攻坚克难,总要迎难而上吧。

    例如,邢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例如,酸儿辣女。

    互文这种修辞有什么特点呢?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主人忘归客不发”“东犬西吠”亦属此类,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

    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这样写表现了木兰从军前准备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