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通往写作的自由之路 » 草稿箱 灵感箱

草稿箱 灵感箱

    村姑和牛奶。一个村姑头上顶着一罐牛奶在路上行走。走着走着,她的脑子里浮现出一连串的幻想:“我卖了这

    罐牛奶后,用这笔钱买鸡蛋,这样我有的鸡蛋可以增加到300个。用这300个鸡蛋孵小鸡,就算有坏的、生虫的,至少也能孵出250只小鸡。等小鸡长大后,正好能赶上卖个好市价;那么到了新年,我就能有钱买一件新晚装。买一件绿色的——让我好好想想——对,绿色与我的肤色最相衬。我穿上这件衣服去赶集,所有的年轻小伙子都会抢着邀请我做舞伴;但是不行——我要轻蔑地把头一扬,转身过去不理他们,让他们人人都碰个钉子。她想得得意忘形,情不自禁地把头一扬,刹那间,牛奶罐跌下来,牛奶撒了一地,她幻想的一切幸福瞬间破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但只写作,不问归期。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写在当下,面朝未来。我们写作的时候不要回头看,要向前看。我们不看自己都写了什么,要关心自己接下来要写什么,还要写什么。别看自己已发表的章节,除非修改,要看草稿箱里还有什么是可以接着写的。有的写手会在有灵感的时候写在草稿箱里,它们就像后备人选,替补队员,等着被写完,等着被你派上场,等着被你提拔到能和读者见面。这种方法比较好用,先在草稿箱里写初稿,再往里面添加内容,等到字数在800以上,就觉得差不多一个问题,论述清楚了,就可以成文了,再稍加修改,或者叫不准的再查查资料,找到专业的书籍,再看看,然后即可成篇。

    草稿箱是灵感箱。草稿箱里有不到7篇稿子,多了也是压力,一看,哇,还有这些稿没写完呢。少了呢,也不太可能,因为你总会有些灵感存吧,因为你总会有些发现吧,因为你总会有些想写的东西吧,就先写出来,躺在草稿箱里,备用……

    上等好写。中等好写。下等好写。草稿箱里有些稿子,材料好找,写的比较快,有些稿子,需要查专业知识,专业的书籍,写的比较慢,资料好找的写的中等。资料不好找的,甚至有些文章还得经过研究,必须是研究过以后才能写的,不是那么好完成的,短时间内完不成的,都是不好写的,是下等好写的。上等好写的就是自己头脑里的想法,把它写出来,这类文章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最好写的,也是写起来速度最快的,成篇最快的。

    愿意写,想写,这是有表达的欲望。

    写的好不好?擅长写还是不擅长写?这是写作的能力问题。

    关于擅长。没有人一开始就擅长,也没有人写了很多书,还不擅长。所谓擅长,就是时间的累积,就是日积月累,就是做时间的朋友。Practicemakesperfect.写的多了自然就写得越来越好,写得好以后,就可以说擅长了,反之,写的少,自然就不擅长。当然如前面所述,每个人都是从现有的一切知识和经验出发来开始写作。差异肯定存在。这里讨论的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开始写作的人,根据写作的作品数量和质量,孰能生巧。

    写做的时候你快乐?这是在谈写作时的内心感受如何。说快乐这个词儿,可能不准确,应该问,写作的时候你愉悦吗?还是你写的时候很紧张,心里杂念很多,就像开头故事里的村姑,一会儿考虑我写的有没有看啊?读者看了喜不喜欢啊?还是写的时候像打仗,谋划着,奔跑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写作的时候不停的思虑着,认真而沉着,平静而有点儿美好,中间思路不愿意被打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气呵成。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思考出奇迹。

    设立写够30万字的小目标。30万字应该算是一个网络写手的起步吧。从短篇开始,集篇成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如果能写一本,不写一篇。如果能写长篇,不写短篇。如果能写系统,不写零碎。当然,一家之言,自由主张,灵活安排,不必拘泥。

    成系统、成细节的写作是最好的。在写作中观山看海,在写作中阅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