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通往写作的自由之路 » 雅俗共赏 培养语感

雅俗共赏 培养语感

    语感,这个词是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师经常强调的一个词,英语老师让我们多多培养语感。那学母语时就不需要培养语感了呢?当然学母语更要注重培养语感。

    那什么是语感?对语言的感觉,对语言的什么感觉?写作是对语言的书面表达,因此这还要重语言的定义出发,语言的本质是交流表达,交流表达就会形成系统,大家都公认的一套逻辑和定义,这样统一的系统才能表达进行表达,统一的符号系统是表达交流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就象英国人说英语,中国人说中文,两者无法确切交流、充分表达一样,说的极端一些,就象鸟叫,和海豚发出的海豚音,两者就是两个系统的语言,因为互不理解,无法交流。所以语言交流的基础和本质就是约定俗成。

    对语言约定俗成的表达的熟悉程度,就是语感。对语言约定俗成的表达越熟悉,语感越强,反之就是语感不强。那对于用书面表达的写作者们来说,当然语感越强,对你表达得顺畅流利是越是越好的,反之可能会导致词穷。这就是很多人说的不知道用什么词儿去表达。

    那么怎样培养语感?多读。多读约定俗成的东西,什么东西是约定俗成的?成语是约定俗成的。所以多读成语有助于提高语感,特别是迅速提高语感,如果能把成语词典都熟悉下来,那对写作大有裨益。提升词语语感需要熟读成语词典。

    诗歌是约定俗成的。多读诗歌有助于提升语感,更重要的是诗歌提供了美感,多读诗歌有助于提升审美能力和发现审美价值。提升审美语感需要多读诗词歌赋。

    成语是熟语的一部分,熟语家族里还有歇后语,歇后语也是一个可以开发的项目,不但约定俗成,还要更加接地气一些,更具有人间烟火气,写市井小说,要幽默风趣诙谐讽刺等语言效果时的不二选择。要想文雅一些使用诗词歌赋的语言,要想俚俗一些用歇后语,雅俗之间雅俗共赏使用成语。

    成语除了非常简约,非常大众,又含义深刻,言简意赅之外,还有成语故事,也是培养语感,打好写作基础的宝藏。成语故事结合中国通史故事,这是培养故事语感的扛鼎之作。有了语言的感觉,还是不够的,故事也是语感,语感也包括故事,约定俗成里也有浩如烟海的故事典故啊!这也是写作者们要了解,甚至应知应会的故事,不但可以帮助你解读文本,还可以帮助你写作。前文提到的用典的写作手法,都是来自于中国几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经典故事,比如大禹治水,商鞅变法,奴隶宰相伊尹,愚公移山,……,庞大的故事体量,为你的创作舔砖加瓦,不断助力,真是挖到宝藏宝库了啊。

    综上所述,词语语感,诗歌语感,故事语感,对这词语,诗词歌赋,经典历史故事的熟悉程度,对写作者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大量的词语,大量的美学价值和美感,是葵花宝典,是兵器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了这些十八般武艺,愿每个写作者都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练出好功夫,创出好作品。

    宝刀屠龙,谁与争锋?刻意训练,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