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我的团我的兵 » 第24章 制定新战术

第24章 制定新战术

    1营营长张大彪看到团长、政委来了。

    他忙立正说:“报告团长、政委,1营正在拼刺刀训练,请指示!”

    丁伟挥手让他不用敬礼了。

    他问道。“张大彪,团里的拼刺刀一直是一伍和单个训练吗?”

    张大彪不知道团长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他点头说:“是的!”

    丁伟双手环抱,看着新一团战士在训练刺刀技术。

    他想到了日军鬼子的拼刺刀技术。

    当时日军都陷入我军的包围,小鬼子还能沉着背靠背形成了三个人一组的战斗小组。

    三个日军小鬼子就让新一团八九个战士不敢冒然发起进攻。

    要不是有民兵的灰尘,还有红缨枪的帮助,新一团不知道要牺牲多少战士才能歼灭虎亭据点的日军。

    日军的一些技术还是值得学习的。

    丁伟吩咐说:“小张!去将连长、营长都叫过来!”

    “是!”

    9个连长、3个营长很快就到了。

    丁伟看到人齐了,说道:“今天找你们来,就是想要和你们讨论一下关于战术配合的问题。你们和日军也交战过不少次数了。

    小鬼子拼刺刀的本事你们也清楚。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日军的小部队配合战术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

    头脑灵活的张大彪马上反应过来。“团长。你的意思是要我们新一团学习日军的战术?”

    丁伟解释说:“不单要学习,更要进步,要让日军的那些战术更能符合我军的情况。”

    周万全眉头皱成川字,他说道:“团长,日军的战术配合是建立在他们拥有强大的火力支援下的,我军根本没有办法和日军相比。”

    日军横冲直撞的猪突战术在中国能发挥成强大的战斗力是建立日军战斗机、大炮和坦克等会支援下。

    利用强大的火力支援,炸崩中国军队的战线,还有中国军队的斗志,然后日军才会发动冲锋,一举奠定胜利的。

    要是没有飞机大炮,日军这套战术根本就是垃圾。

    别说美苏德了,他们就连蒋介石的中央军都打不赢。

    当年淞泸战役前期,日军差一点就被中央军歼灭了,要不是微操大师的骚操作。

    中央军的精锐部队也不会损伤这么大,抗战前期或许不会打的那么艰难,国土也不会沦陷的这么快。

    要肯定日军的战斗力,但是也不能神化日军的战斗力。

    丁伟提醒说:“我们要学习日军的小部队战术配合,要改进,要适应我军的情况,不是要你们全盘学习!”

    陈森疑惑的问道:“团长你说的小部队战术配合是指怎么样的小部队?班级?排级?还是连级?”

    丁伟知道中国解放军三三战术很牛逼,但是具体怎样他就是不太清楚。

    毕竟他当年又没有从军,只是在历史书上看过这个名词。

    这次将连长、营长叫过来,就是要集广思议,大家一起将这个战术想出来。

    既然是叫三三战术,那自然是和三有关的。

    丁伟想了想说:“怎么说呢?我的意思是三个人一组的战术配合。当然一组组协同作战的话,能扩展到班级、排级、连级了。”

    张文松问道:“三个人一组?丁团长你的意思是要战士们在训练拼刺刀的时候,练习三个人配合的刺刀战术吗?”

    丁伟解释说:“不单是拼刺刀,在进攻上,在防守上我们的战术都要有配合?

    怎么说呢?就是希望战士们能训练出如同戚家军的三才阵,鸳鸯阵那种战术配合。

    同志们,我军不比西方国家,我们的电台连团一级都无法配置。很多时候只能靠军号、旗帜等来传达命令。

    但是这些方式终究只能传达简单的命令,更加无法传达给每一个战士。

    因此在战斗中更多的依靠战士的个人经验和本事来对付敌人。

    日军三个士兵就能对付我们八九个战士,是日军士兵就真的能以一抵三吗?

    不是,是因为他们有战术配合,同样我们的战术也要有战术配合,而不是靠着个人本事来对付敌人。

    我希望的是就算没有命令,战士们都能熟练和战友们进行作战配合,甚至在混战中,编制打乱了,战士们也能自发地和其他同志进行配合作战!”

    张大彪他们知道戚家军,也听说过戚继光的故事。

    可是三才阵、鸳鸯阵他们就不清楚了。

    他们不清楚,张文松可是知道的。

    他试探性地问道:“三个人一组,难道是一个人拿着红缨枪,另外两个人拿着刺刀来协同作战?”

    “额……要是一个人拿着红缨枪?他一个人落单的话,怎样办?还是应该用步枪加刺刀的战术配合!”

    现代战争怎么可能还用红缨枪。

    我当初在高中历史书上看到的那张图,解放军用的也不是红缨枪。

    张大彪不解地问道:“那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

    丁伟当即瞪着眼看着对方。“我要是想出来了,还要找你们干嘛?叫你们来,就是集广思议,想出一套作战战术的。你们都开动脑筋想。想不出来的,今晚大家就别睡觉了。”

    “啊……”

    听到团长说要熬夜想战术,一众人发出惊讶声。

    “啊什么啊。现在我军武器落后,要是在战术上再不改进,怎么对抗残暴的日寇。想,都给我认真想。谁要是敢偷懒耍滑的,以后的什么主攻任务就不要想了。老子让他滚去炊事班背大锅!”

    听到团长威胁谁敢偷懒耍滑的,就要坐冷板凳,这下一众人不敢糊弄,都赶紧苦思。

    3营营长陈森将7、8、9连连长叫过来。

    他问道:“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战术才适合我们团?”

    “这……营长你都不清楚,我们就更加不清楚了!”

    “赶紧想吧。不然要是团长问起来,我们3营答不上来,那就丢脸了。”

    张大彪脑海里回想着日军作战时的战术配合,他对着手下3个连长说:“你们过来,我们讨论一下关于日军的战术。就是他们进攻的时候,小鬼子是怎样配合的?”

    1连连长赵飞一边回忆一边说。“日军的进攻以大概一个小队作为攻击起点的,很强调部队在行进间展开接敌的速度和方法。

    通常在400至600米之间开始发起进攻。

    小鬼子分队展开,在他们的机枪手进入阵地后,小鬼子的各队会往前推进几十米,展开火力杀伤敌人,同时掩护机枪手推进。

    等机枪手到位后再压制敌人,同时掩护其它队向前机动.如此循环。”

    张大彪说道:“那我们就根据日军的这作战战术来制定适合我们团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