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剑分山 » 第二十五章 笼草的信

第二十五章 笼草的信

    清晨,半云山顶。

    东方刚现鱼肚白,天是湛蓝的,天地交汇处亮起一层金黄。山下云雾围绕着山顶缓缓涌动,也映衬出一抹金色。

    夏去秋来,暑热已褪去,早秋的清晨多了几分凉意。

    山顶有一块平整的岩石,粉色的石板上沾着清晨的露水。两少年面朝东方正在石板上闭目打坐,呼气,吸气,运气,胸膛有节律地起伏着。

    红日从东边的云海里升起,红色的微光照亮了他们稚嫩的脸庞。

    细微的汗珠从顾将之的额头和鼻尖渗出来,一旁的王缚岩只觉冷风彻骨。

    日出之时,也是阴阳交汇之时,传说此时灵气最盛,兄弟俩每日清晨相约来山顶此处炼气。

    经大半年修行,顾将之早已立根聚气,已颇为修为。王缚岩则始终未得其法,至今仍未感知气为何物,只是为了陪着顾将之修行,而心不在焉地敷衍了事。

    “今日你可炼出气来?”顾将之问。

    “没,照着练了,可就是如枯坐一般,只觉十分枯燥烦闷,并未感受有气炼出。打坐一会儿我就犯困,你不困吗?不觉得的吗?”王缚岩说。

    “没有啊,我能坐一整天,越练心越是静。你呀,心思太多,杂念太多,静不下心来。”

    “你说,为什么打坐,呼气吸气,再还转经脉,就能炼出气呢?”王缚岩问。

    “你老想这些干什么,照看爹的心法练,能立根聚气,不就行了?”

    “你就不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不想,那没有意义,只会耽误练功,我劝你也别想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我还是想弄清楚,否则,练功的时候老是会想,心静不下来。”

    “你要是一辈子没想明白,那还练什么?先过了这一天再说,不行吗?真急死我了!”顾将之觉得缚岩这种钻牛角失的想法简直不可理喻,他不能理解为何对炼气的原理感兴趣,若是不将王缚岩从这邪念中拖出来,再有一年他也炼不成,走火入魔倒是顺理成章的事,可他又不知如何劝王缚岩,只能干着急。

    “炼不出便罢了,我试过了,我本就不是炼气的料,你我兄弟,你难道不知?我写写画画还算灵光,一介书生罢了,莫说打打杀杀了,杀只鸟我都下不去手,咱家有你就行了,你以后定能扬名江湖。”

    “哎呀!”顾将之又急又气,站起来,来回踱步,想怎样才能说服王缚岩。

    王缚岩笑了起来,“你这是怎么了?或许祖师爷不收我,这辈子是无望了。”

    “胡说,只是你自己不想炼罢了,怪不得祖师爷。”

    “走吧,下山回家吧,山顶上怪冷的。”王缚岩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两人沿着蜿蜒山路,从山顶上下来,顾将之已有修为,下山健步如飞,双手背着在崎岖的下山路上跳来跃去,不时回头嘲笑后面步履笨拙的王缚岩。

    “我本想着今后我俩一起闯江湖的,你非不肯用功,难道后独留我一人出去?”顾将之心里急,忍不住还是要说。

    “闯江湖?那有什么好闯的,外面山路难行,歹人又多,不如躺在家里逍遥快活。”王缚岩边下坡边说。

    “王缚岩!大丈夫顶天立地,当扬名天下,建不朽之功,怎可苟活于世!退一步说,外面的世界,那么多人,那么多山水,你就一点不想去见识一下?”

    “不想,我就想老死在这宅子里。”

    “天下竟有你这样的人,恐怕再找不出第二个!”

    “你啊,别动气了,小心走火入魔哈,等你炼成了,以后行走江湖,把新鲜事讲我听听。”

    两人从山上下来,小路走到半云居院墙边了,顾将之说:“你且看我飞进去。”便提一口气腾空跃起,立于墙头。“缚岩,你跳得上来吗?”

    王缚岩摆了摆手,懒得理他,只自行绕去正门。

    他走到正门了,见有一人立于门旁,也未敲门唤人。其人胡须半白,脸黑,大约五十岁,穿着粗布衣裳,戴着一顶斗笠,脚穿一双草鞋,似是这附近村中农夫。

    农夫见王缚岩来了,便先拜了拜,说:“小哥可是这府上的人?”

    “正是,足下有何事?”

    “有人托我给半云居顾先生送信,这可是半云居府上,不错吧?”

    “顾先生正是在下义父。”

    “哦,失敬,失敬,可否有劳公子代为转交?”

    “举手之劳,未知是何人送信?”

    “小的不识字,只是收人钱财帮人办事,送信上写着了吧?公子看了就知道了。”说着农夫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于王缚岩。

    缚岩接过信,但他注意到这农夫竟有一双细嫩精致的手,虽指缝中有些污泥,但手上的皮肉均是细腻圆润,宛如少年。

    “多谢公子,告辞,告辞。”农夫拜谢,转身便走了。

    王缚岩并未多想,看了信封上写着“顾先生亲启”,落款是“笼草”。缚岩进门后去了顾维永的书房,顾维永正在看书,缚岩将信交给他。

    “是何人送来的?”顾维永看了信封。

    “一农夫,说是受托帮人送信的。”

    “知道了,你去吧。”顾维永说着撕开信封。

    笼草先生是当世数一数二的神医,多年来隐居避世,不问江湖事。来信称自感阳寿将尽,时日无多,临终前想约见顾维永一面。仅此寥寥数语而已,落款“龙石崖笼草”。

    顾维永此前仅见过笼草先生两面,曾向其请教了医药经脉等问题,笼草先生对这位晚辈倾囊相授,对顾维永的悟性大加赞赏。如今年事已高,约见顾维永想必也是为了托付后事,自己平生所学也想传授与人,免得湮灭在这浩浩岁月之中。

    自侯望东一事以来,已过大半年,这段日子顾维永闭门谢客,一直未出门,每日提心吊胆。

    现大半年已过,他逐渐放下心来。顾维永心中对笼草先生极为敬重,先生对顾维永也曾指点要义,说起来也是师徒情分。如今恩师要托付后事,于情于理,顾维永都该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