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19章 拔刀之前要三思

第19章 拔刀之前要三思

    眼看着皇帝被杨邠、史弘肇等如此欺负,本就对他们极为不满的皇帝近臣和亲信开始疯狂对着刘承祐吹风。

    然而,高中生年纪的刘承祐却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难得的理性,他选择忍。

    但是作为过来人都知道,这个年纪的人即便再老练成熟,也很难在爱情方面保持理性,而杨邠等人的悲剧也正因此而起。

    950年,刘承祐继位的第三个年头。

    皇帝想把自己的爱妃耿夫人立为皇后,结果这件事遭到了杨邠、史弘肇的强烈反对。

    皇帝都成年了,人家老妈都没反对,你俩凭什么反对?你俩觉得自己是皇帝的爹吗?爱管事都上瘾到这一步了?

    就这样,皇帝还是忍。

    结果,小情侣耿夫人难过的不行,没过多久就死了。

    这下皇帝天塌了!

    那是初恋啊!

    青梅竹马、甜蜜爱情、纯真悠长、回味通透…

    尤其是这二年,皇帝日子过的憋屈,全靠耿夫人这个小女朋友悉心抚慰、善良疏导,才能捱过灰暗。

    结果现在叫你们几个老不死的给气死了。

    气死了!

    皇帝大哭一场之后,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忍。

    他给出了自己的底线:追封耿夫人为皇后。

    压根没当回事的杨邠、史弘肇连想都不想,再次拒绝。

    事情到了这儿,就已经不是什么是非对错只说了。

    这是赤裸裸的欺人太甚,

    这是当众扇人耳光,还要让人跪下唱《征服》…

    Tmd,刘承祐狠狠地把牙窝子咬了又咬,决定不苟了,他要彻底弄死几个狗日的老不死。

    刘承祐的办法也很简单直接,就是找准某一天,安排好甲士埋伏在杨邠、史弘肇、王章他们上班的路上。

    等人一出来,这些个精壮小伙儿就一拥而上,把他们几个当场剁碎了。

    紧接着,他们几个的家人也从老到小、一个不落的被安排到地下跟他们汇合去了。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杨邠权倾朝野、手掌东西二府,史弘肇把控禁军多年,二位爷竟然就这样在上班路上被几十个甲士轻轻松松解决了。

    连一声都没吱。

    事先没有任何预警,临机没有任何防备,事后没有任何反扑…

    这咖位不对啊…

    你俩去问问曹操、司马懿,这事儿可笑不?

    要么就还有一种解释:这俩货是真的没有篡位野心,否则不会如此轻易被办挺。

    可这样子一来就更暴露出俩货是信球的事实了:(信球,豫语,“憨憨”的意思)

    你俩怼天怼地怼一切的时候,想过今后要何以自处吗?

    你俩不知道任何事情都是一分因一分果的修为吗?

    你俩几次三番“啪、啪”打皇帝耳光的时候,到底是图个啥呢?

    …

    没脑子的人,永远拎不清大小、远近和厉害,最后的结果也多是“任性一时爽,直扑火葬场”。

    说回剧情,大家应该也注意了,这里有个王章好像挺倒霉的。

    他虽然贵为辅政大臣,但却一直显得很透明。

    事实上,这些年他倒真没有怎么不尊重皇帝和太后,并且为人做事也还算周到体面。

    但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总在大事关头和杨邠、史弘肇保持一致,这也自然遭到了刘承祐的反感,索性就被安排一起走了。

    好了,现在刘知远安排的5人辅政团体,苏逢吉本来就是紧跟皇帝的,另一派的杨邠、史弘肇、王章都被咔咔了,就只剩一个郭威了。

    刘承祐既然已经拔刀,那还会不会接着往下劈呢?

    到底哪样做才是对呢?

    再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看看这几年郭威都干了些啥,以及为什么他这次能躲过刘承祐的第一刀。

    郭威这几年,其实一直在干一件事:打仗。

    早在刘知远刚死的那一年,藩镇中不安定的因素就开始浮出水面:

    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以及永兴节度使、凤翔节度使相继拥兵造反,并结成同盟,这就是所谓的三镇叛乱。

    其中,河中节度使驻地在蒲州(即浦坂,今山西省永济市),永兴节度使驻地长安,凤翔节度使驻地凤翔(今陕西宝鸡)。

    蒲州,又名蒲坂,辖区内便是金庸让郭襄对杨过一生难忘的起点、大名鼎鼎的风陵渡,再往南的黄河对岸,就是著名的潼关。

    蒲州(风陵渡)与潼关构成了关中抵御(崤)山东的第一道防线。

    所以三镇叛乱,实际上就构成了一个冬起黄河潼关一线经关中长安、西至陇山的割据区。

    这其中,又尤以镇守最东边的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实力最为强悍,堪为三镇之首。

    对于根基不稳的后汉来说,这种近在咫尺的龙兴之地发生反叛,必须要在第一时间不惜以“大炮打蚊子”的雷霆重拳予以剿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一点上,满朝上下高度一致。

    但在出征主帅的人选上,朝廷却因忌惮郭威,选择了让其他人领兵出征。

    钦定的将领倒也算有两把刷子,很轻松的就把李守贞打成了据城死守的老剧本。

    但他们攻城乏力,多次猛攻仍无法破城。

    时间不等人,皇帝刘承祐无奈,只得打脸的去请郭威出山。

    面对皇帝的屈尊拜访,明知自己无可替代的郭威,却表现出了和杨邠、史弘肇等人截然不同的段位。

    见到皇帝后,郭威不仅一如往常的的礼数周全,并且谦恭更甚。

    当皇帝提出何人能为国家分忧解难时,他沉思片刻,只说了一句话:

    “臣不敢请,亦不敢辞,惟陛下命。”

    我不是有野心去领兵,也不敢忘记报效国家,总之一句话,陛下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看看人家郭威,真的是一边把姿态谦卑的埋在泥土里,一边又不忘让忠心表现的直插云霄。

    地主老财家的小媳妇儿看见郭威都得觉得委屈...

    对这样的下属,皇帝害能说啥?

    郭威于是领兵出征,仍然是奔着擒贼先擒王的原则,直扑河中李守贞。

    蒲坂的汉军本以为郭威会对攻城有什么好办法,却没料到新大帅到任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全军上下修土围。

    在李守贞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汉军就在蒲州城外修起了一道坚固的长围。

    郭威的意思很明确:我比你还不着急,咱就耗着看谁先嗝屁。

    这一下可把李守贞整懵了,他试着派人出城刚了一下正面,结果不出意料的是继续挨揍。

    但是死守也不是办法啊,郭威有吃有喝后勤不断,李守贞这里可是吃一顿少一顿。

    这招不成,只好转换思路,李守贞安排人联络另外两镇以及四川的后蜀,共同夹击郭威。

    这招倒还真有点用,平定三镇再怎么说也是国家内政,后蜀来攻那就是对外战争了。

    郭威也不敢大意,在对留守官兵做出详细的部署和交待后,率领兵马西进,抵御后蜀。

    这边李守贞趁郭威离开,赶忙令人出击,意图一举击破汉军的土围。

    但是留守汉军谨遵郭威嘱咐,严防死守,挫败了李守贞的打算。

    另一边后蜀也不争气,直接就没冲破秦岭,郭威在半道上闻讯,便又带军回到了蒲州城下。

    经此变化,郭威仍是毫不着急,每天老样子的安排士兵休息、训练和上土围站岗,看不到一点进攻的迹象。

    围城战整整持续了一年,李守贞的粮草也面临见底。

    949年五月开始,察觉到叛军颓势的郭威,突然进行战斗动员,让全军不分昼夜猛攻蒲州。

    到了七月,河中守军再也无力支撑,李守贞率家人自焚而死。

    郭威领兵拿下河中后,马上传檄永兴和凤翔两镇,二位节度使一看大哥都没了,也很识时务的举兵投降。

    自此,最为威胁后汉统治的、持续了一年半的三镇之乱,被郭威平定。

    这一战不仅体现了郭威优秀的军事才能,还展现出他最大的一个优势:

    没有万全把握,绝不主动出手。

    郭威得胜后回到开封,受到了上自皇帝、下至百姓的一致称赞,民声威望更上一层楼。

    但还没等他熟悉京城开封的暗流涌动,又一项接踵而来战事将他撵出了权斗旋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