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56章 浮出水面

第56章 浮出水面

    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先万不能看他说什么,一定要看他做什么。

    同样,我们在怀疑“点检做天子”阴谋的主使除了李重进之外,是否还另有其人的时候,也要遵循这条基本逻辑。

    而现在,随着柴荣的故去,背后的真相也将逐渐浮出水面。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后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但这期间他具体是怎么一步步筹划并最终实现篡位的呢?

    赵匡胤的篡位到底是因势而定还是蓄谋已久的呢?

    看了如下的过程,就会明白。

    959年七月,后周以7岁的柴宗训为名义董事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式上岗了。此时,距离赵匡胤陈桥兵变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

    上章我们提到过,柴荣通过精心设计权力架构,基本上堵死了五代时期常见的武将篡位的可能。

    首先看藩镇大佬:

    诸如符彦卿这些人,尽管身居高位,但经过中央不断的收权削藩,他们现在能调动的力量已经远不能和晚唐以及五代早期相比了。

    尤其是柴荣时期进一步对禁军进行了强化,各藩镇大佬手里的部队是不够给强悍的禁军看的。

    此外,柴荣在多年的征战中,基本不给这些老牌的藩镇大佬在战争中统领禁军的机会。他所任用的将领,除了张永德、李重进资格威望稍微高一些之外,就是赵匡胤、韩令坤、王审琦这样的年轻新生代。

    在加上这些年后周对外用兵,基本上都是柴荣亲征。几重因素叠加起来,使得藩镇大佬在禁军中的影响力基本等于零。

    这些人凭自己的兵力无法与中央对抗,又无法争取禁军,在加上他们不在中央一线任职,对朝堂也没有大的影响力。

    所以这些人除非脑子坏掉,否则造反基本等于上赶着送。

    再来看第二类人:张永德、李重进。同样基于上述这个道理,他俩造反的可能也基本被扼杀。

    张永德被摘掉了殿前司都点检的职务、并被提出京城,就意味着他再想号召联络禁军会非常困难。

    而李重进虽然仍保留了侍卫司都指挥使一职,但实权早已转移到了韩通手上,如果不是韩同在柴荣任职期间一直被留在京城看护一家老小,但凡参加了三征淮南刷了些战功积累威望,柴荣当时就可以一步到位将其提拔到都指挥使岗位。

    最后,是第三类人,就是赵匡胤和韩通。

    这俩人直接掌控禁军,手握最为重要的兵权,是具备造反的基本条件的。

    然而,如果他们真想要造反,也是困难重重,甚至几乎不可能。

    第一,这两个人资历浅、威望低,他们在禁军的根基还不够深,即便是现如今掌着兵,但让士卒跟着他们去造反,目前他俩还没有这份号召力。

    第二,从朝廷规制上说,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既是宰相又掌管枢密院,赵匡胤、韩通平时只能坐办公室里处理处理政务、管理一下训练。

    军队的调动是他们是无权处理的。假如真遇到战事,这两个将领是不是一定就能领兵出征,最后的拍板权也还在范质他们三个人手里。

    再加上还有一个出身职业军人的大佬吴廷祚辅助范质等兵事,赵匡胤、韩通很难有空子可钻,懵逼三个文臣宰相。

    第三,赵、韩二人在朝堂和地方影响力都极为有限,他们年轻且一直在军队任职,与政务系统的官员不熟悉。同时,二人都是被柴荣这些年飞快提拔起来的,那些就在地方的老牌藩镇大佬从骨子里是看不上这两个“走狗屎运”的小年轻。

    这就意味着,他们即便想要造反会面临很多实际的困难,同时还要非常担忧各地藩镇的不满与反击。

    第四,也是很重要的一条。赵匡胤、韩通二人虽然掌兵,但却相互制衡。殿前司和侍卫司的力量基本半斤八两,赵、韩谁都不敢在尚未控制住对方军队的情况下,贸然行动。

    这也是柴荣为了防范两个实际掌兵的人造反,所设计的最后一道保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匡胤就竟是怎么突破层层阻碍,最后造反成功的呢?破局的关键点在哪里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制度很重要。好的制度可以让人变坏,坏的制度可以让人变好。

    但同样的事情要辩证去看,无论是什么样的制度,即便目确立的再正确、环节设计的再精巧,但最后执行这个制度的归根结底还是人。

    所谓人事即政治,只要把人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就都不是问题,制度也就不再起作用了。

    而“解决人”,也正是赵匡胤在面对柴荣布下的巧妙局面时所依靠的破局点。

    我们逐个来看:

    赵匡胤造反,要解决的人看似很多,比如范质等三位宰相,比如韩通,比如吴廷祚,比如麾下的士卒,还有那些藩镇大佬。

    但只要我们稍微捋一下赵匡胤手里的牌,就会发现问题也并不是真的那么复杂。

    第一,藩镇大佬,这些人离得比较远,可以暂时不用管他们。只要是中央能摆平,这些人的处理可以慢慢来。

    第二,麾下士卒。这一点赵匡胤有优势。他对殿前司军队的掌握是很强的。

    当年高平之战后,柴荣下定决心整顿禁军,委托的就是赵匡胤。

    换句话说,殿前司能够有今天和侍卫司并驾齐驱的地位实力,就是赵匡胤一手操盘的。

    赵匡胤在整编殿前司的时候,花了相当大的力气去笼络各级军官,尤其是中下级军官,大名鼎鼎的“义社十兄弟”就是那个时候成立的。

    而这些年随着不停地经历战事,这些原本的中下级军官也都逐渐成长为中高级军官了,相应的,他们一手带出来的骨干也都开枝散叶。

    赵匡胤掌控殿前司各级的体系也就因此而建立起来。

    这一点,是他相比韩通,拥有的最大优势。假如真出现殿前司和侍卫司对抗,赵匡胤是可以更深入和全面的调动麾下部队的。

    第三,吴廷祚。

    吴廷祚这个人,我们之前介绍的比较少。这个人最早跟随郭威,深受郭威、柴荣两代皇帝的信任。

    尤其是在柴荣后期,当王朴死后,柴荣北征燕云时,就是任命的吴廷祚负责东京留守。

    再结合柴荣托孤,将吴廷祚摆在重要位置辅佐三位宰相。按说这是一个绝对不会背叛柴荣的人。

    毕竟,其他人就算上位,他吴廷祚又能再到达什么样的高度呢?

    我们没有找到赵匡胤和吴廷祚勾联的具体证据,但是可以通过事实来思考。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当年就遭受了地方藩镇大佬的强烈不满,李筠、李重进两人更是先后明火执仗的反叛。

    为了迅速摆平这两个“领头羊”,防止产生衍生效应。赵匡胤只能冒着京城不稳的情况下亲自领兵平叛。

    而这两次,赵匡胤都是任命的吴廷祚担任京城留守…

    这得是何种的关系和信任,刚篡位上台的赵匡胤才能把是身家性命交给这位哥们儿。

    你说他俩是刚刚结下的“托妻献子”的友情,这打死都难让人相信。

    如果一定要按图索骥,兴许有个线头可以供我们推测:

    吴廷祚最早是出身于郭威的亲卫,而赵匡胤当年的第一份工作,也是这个…

    赵匡胤、吴廷祚二人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

    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吴廷祚已经被赵匡胤公关成功。

    他这道辅助宰相监管枢密院的军事保险被拆掉以后,赵匡胤也将直面范质他们三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