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64章 我有马有枪

第64章 我有马有枪

    这个人叫李筠。

    李筠的资历很老,作战也非常英勇。

    他自幼善于骑射、能开百斤硬弓,后唐时期从军,跟着当时明宗李嗣源的准太子李从荣混,后来几经辗转,一直在禁军任职。

    耶律德光灭亡后晋,后来败退时,李筠联合一些将领一起反击,收复了河北重镇镇州,因此基础,刘知远建立后汉,李筠属于带资被兼并,由此奠定了一席之地。

    后来郭威出镇河北防御契丹,特意保举李筠担任先锋,出任北面巡检(相当于边防总指挥)。郭威造反兵指开封,李筠又作为先锋深度参与,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到柴荣继位,李筠已经成为了节度使兼同平章事的使相。

    整个后周时期,李筠担任昭义节度使,统辖泽州(今山西晋城市)、潞州(即古之上党,今山西长治市),此地与北汉直接接壤,故而高平之战后的时间里,李筠主要的任务就是和已经被打残的北汉小打小闹,双方的交战规模一般控制在兵力4位数以下。

    别看业务上不忙,不守纪律的事儿他可没少干,像什么擅自截流当地税收、聚集流氓无赖充实力量、生气了把监军关起来等等这些一件都没落下,柴荣考虑他是郭威宠臣、位置重要,也就没跟他计较,顶多是做的太过了下一封诏书批评两句。

    柴荣这种眼里不揉沙子的人之所以能这么处理李筠,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根本之处还在于他对李筠的道行拿捏的清清楚楚,一句话来概括李筠:资格老、脾气大、本事小、没脑子。

    后续的事实也证明,李筠压根就不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赵匡胤即位以后,那么多的藩镇大佬都没有表达不满之时,李筠是第一个站出来公开bb赵匡胤的。

    当时赵匡胤派了使者给李筠送大帽子(晋升其为中书令衔的宰相),结果李筠觉得窝火憋屈,不愿意接受任命。

    在幕僚的反复劝说下,李筠勉强按照君臣之礼听读了使者的宣诏,但态度和表情极为不恭。

    这也还好,赵匡胤派的使者都是人精,只要大家面子上过得去也不会在你这里充大头。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后续的场面异常精彩:

    话说使者作为皇帝的代表,公事完毕以后按规矩要招待吃饭的,结果这李筠酒还没喝就开始出洋相,他先是拿出一幅周太祖郭威的画像悬挂在饭厅墙壁上(好嘛,连柴荣都不够格了),然后开始大哭。

    这一下子,使者还没慌,李筠的幕僚先懵了,没办法只能跟使者说,我家主公最近身体不好,闻到酒就要耍酒疯。

    对,就是闻,千万别在意这些细节,你要再问细节那我们就只能说他看到酒就要耍酒疯了。

    李筠这么一闹,别说全国人民了,就连邻国北汉都知道了。北汉此时的国主是刘崇的儿子刘钧,他马上派人联络李筠。

    结果李筠一面将此事据实禀告赵匡胤,一面却决定造反。(又是个迷幻操作)

    赵匡胤好言抚慰李筠的同时,让李筠长子李守节来京城做官(皇城使)。

    李筠认为既然是忽悠就要忽悠到底,所以真的把自己儿子派到京城了。

    李守节在一路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儿子的情况下到达开封见到了赵匡胤,谁料想赵匡胤竟然像个二流子一样,见到李守节第一句话就是:呦呵,太子来啦,快坐快坐。

    李守节吓得魂儿都没了,一通大哭解释。赵匡胤把人吓了个半残以后,才放出自己的最终条件,他对李守节说道:

    “我知道你老子想造反,你几次劝阻他都不听。这次我不留你,你回去给你老子带句话,以前我跟他都是臣子,他爱咋咋。现在我当了皇帝,他就不能稍微的让一让我这个小老弟?”

    李守节回去以后,把赵匡胤的话原原本本转给了李筠,结果就是李筠迅速而坚定的反了。

    他一面派人下向北汉求援,一面直接带兵突袭了泽州,并在此屯兵。这个时候他的一名幕僚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建议:

    “主公你孤军举事,尽管有河东(北汉)的援军,但也难与开封的精锐相抗衡。”

    “现在我们占据太行高地,应该避其锋芒,转向西南攻取洛阳,那里防守薄弱、战争潜力巨大,我们以洛阳为根据地和宋朝打拉锯战,这是上上之计。”

    然而李筠根本就是一个没有战略眼光、还盲目自信的人,

    他直接回绝道:

    “净瞎耽误事!爷们当兵这么多年了,跟柴荣都是一个辈分的好兄弟,禁军全是我老部下,只要我举起大旗,这些人一定倒戈,赵匡胤还跳个锤子。”

    这还不算完,他紧接着又装了一句:

    “况吾有儋珪枪、拨汗马,何忧天下哉。”

    这个句式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当年吕布也这么装过,不过搞笑的是:

    人吕布说的方天画戟、赤兔马都是自己的物件儿。李筠说的拨汗马是他的马没错,可“儋珪枪”里的儋珪却是他的一个部将名字。

    闹了半天,敢情不是在吹自己的武力,而是扯了个人拉大旗来了(儋珪,筠爱将,善用枪)。

    这李筠的脑回路实在是太清奇了,他是个被造反耽误的脱口秀著名演员。

    甭管李筠是多么的无能和搞笑,赵匡胤可是一点不敢怠慢,因为与李筠同样对赵匡胤篡位代周感到不满的可是大有人在:

    比如跟随郭威起兵的郭崇,此人资历威望甚高,早年曾长期执掌禁军、任侍卫马步军(侍卫司)马军都指挥使,期间辗转担任过三镇节度使。

    柴荣时期即被升任为侍中衔的使相(侍中兼节度使),他听闻大宋建立后,经常追思后周、情到深处潸然泣下。

    再比如时任保义节度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的袁彦,他在柴荣时期与赵匡胤同时提升为节度使(建节),并且长期担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自诩不弱于赵匡胤。

    因此宋朝建立后他日夜操练士卒、充实军械。

    至于其他的一些节度使或言语不敬、或行为诡异,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因此,如果赵匡胤不能妥善、迅速、彻底地解决掉出头的李筠,那目前貌似平和稳定的局面会迅速地变成四处点火的地雷阵,新生的大宋王朝将会面临灰飞烟灭的结局。

    赵匡胤开始在朝堂征集平叛对策,刚刚被赵匡胤由枢密使提升为兼任同平章事的潜伏老战友吴廷祚贡献了真知灼见,他说:

    “潞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叛军打定主意死守,没有经年累月我们是打不下来的。”

    “但是李筠素来骄傲自信,如果我们迅速的出兵挑战他,他一定会自恃勇武率大军出击,只要离开了坚固的巢穴,他们就必死无疑。”

    唉,就冲这瞄着人性动脑子的本事,吴廷祚这种老狐狸能活的不好吗。

    脑瓜子简单的李筠,还没等出手,就已经被京城的一群老阴货给算计明白了,他还能翻腾出浪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