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114章 潘多拉魔盒打开了

第114章 潘多拉魔盒打开了

    高梁河之战对赵光义的打击是巨大的,本来想着要进一步提高威望、做千古一帝的,现在被辽国人硬捧成了驴车漂移的一代车神,在他自己心里,有两个巨大的恐惧随之袭来。

    第一个就是关于皇权:

    靠着阴谋干掉自己哥哥登上皇位的赵光义,最怕别人说他得位不正,这才拼了命想要建立大功勋来给自己正名,但随着高粱河大现眼,别说臣民畏服了,只怕是本来都要沉寂下去的怀疑和轻视都重新拔到新高了。

    尤其是让赵光义这个小心眼不能容忍的是,自己才在金台屯失联了两三天而已,满朝文武公卿和几十万将士竟然就在近在咫尺的涿州城商议推举新皇帝了,而且连人选都搞出来了,就是太祖赵匡胤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

    看来自己哥哥赵匡胤多年来在臣子心中的地位和父死子继的传统,仍然在满朝文武中占据主流。正当他咬牙切齿记恨着这一切的时候,赵德昭自己送上门来,主动帮着赵光义下狠心了。

    这件事就是赵德昭帮着军人要奖金。

    大军是从七月中旬开始南归的,到月底抵达京城开封,而后一直到接近八月底,赵光义一直不就发奖金的事表态。

    于是好多军官和士卒开始表达不满了,军人们的思维很简单但也很合理,虽然打幽州失败了,但之前打太原可是实实在在的大胜。

    兄弟们拿打太原的奖金,这是事先就说好了的。尽管后来皇帝说先不结账、打完幽州一起结,那现在也到时候了。

    天子金口玉言还下了正式文件的事,准备啥时候落实呢?

    战士向班长嘟囔,班长问连长情况,连长托营长请示,营长让团长去汇报。

    一级一级下来,全军这强烈的诉求集中到了宋朝高层。

    打了败仗皇帝心情不好,可以理解,但是天子承诺过的事要兑现,尤其是在失败过后,对士卒之前的奋勇拼杀进行奖励,这本身也是对军心和国民士气的一种正向激励,这个道理非常的浅显。

    但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宋朝高层里那么多的重量级人物,却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去触皇帝的霉头。

    个中原因,无非是这些人精太知道自己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最后呢,是赵德昭代表朝堂站出来,去向赵光义汇报这件事了。

    也许在他心里,还对亲情有着坚定的信念,这是我叔叔,这是为了国家,料想他就是再生气也不会失了理智、更不会取怒于我吧。

    然而他叔叔马上就给了他无情的打击。

    在赵德昭说完发奖金的事后,赵光义一改往日的温和态度,大怒的对赵德昭说道:

    “等你当了皇帝再奖赏,收买人心不是更好!”(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赵德昭被一句话骂懵了,接下来史书的记载是:

    德昭惶恐不安,回到住处后问身边侍卫“带刀了吗?”谁也不敢把刀给他。于是德昭走到一家酒馆,关上门窗,用店里的水果刀把自己终结了。

    这种事可能吗?

    有鼻子有眼的,赵德昭一被赵光义训斥,就萌生了自杀的念头,随从左右那里搞不到刀,就跑到了一家酒馆,还专门关上门窗,用店里的水果刀把自己咔嚓了。

    如果赵德昭想自杀需要这么复杂吗?

    赵德昭敢去向赵光义进言发奖金,那就说明在他心目中这个二叔此前对自己还是很温和的。

    结果被二叔发了一通大火、说了一句狠话就受不了了要自杀,赵匡胤的儿子就这么脆弱没出息?

    其实赵德昭的这种死法,在历史上例子很多,并且有一种专门的叫法:隐诛。

    隐诛的意思就是这个人是千真万确被皇帝(主公)杀的,但具体怎么个杀法不知道,荀彧就是被曹操隐诛的。

    赵光义确认赵德昭死后,赶忙跑出来做戏:

    上闻之,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耶!”追封德昭为魏王,谥曰懿。

    (听听这个谥号,懿。你才懿,你全家都司马懿。)

    此前我们在讲出征北汉的时候,明确知道了赵廷美跟着大军出征了。

    现在又知道赵德昭也在军中,那基本可以判定,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这几个潜在的具有皇位继承可能性的人都被赵光义带出来,放在身边牢牢看管住了。

    本来想的是这样做万无一失,结果没想到皇帝还能差点死在战场上,这样反而给身处军中的德昭他们送助攻,帮着人家登基。

    (果真皇帝发生了不测,出征在外的赵德昭有军左右队支持,位于开封的赵光义儿子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而且就在赵德昭死之前,赵光义在回到开封后处分了3名将领,这也是仅有的因战败被处分的人,他们分别是:

    守中书令、西京留守石守信从征范阳,责授崇信节度使、兼中书令。

    彰信节度使刘遇责授宿州观察使;

    光州刺史史珪责授武定行军司马,皆坐从征范阳。

    石守信、刘遇、史珪三个人在之前的战役记载里,根本就一笔也没有提到,完全不知道他们都具体负责了什么,而赵光义的处分决定里关于原因也是非常的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石守信是“督前军失律”,刘遇、史珪则是“所部兵逗挠失律”。

    高粱河一战,大军溃败,绝对不是几名将领的的问题。

    先不说他们几人具体有没有带兵,就算是统有部队,怎么就单把他们3个拎出来锤呢?

    这就不由得要让我们仔细琢磨一下他们的成分问题了。

    石守信就不用说了,赵匡胤头号小弟、太祖朝武将之首,位高势大、影响力深。

    刘遇,赵匡胤时期担任禁军中级军官,先后在征北汉、灭南唐时立下战功,先后任侍卫司步军都虞侯、领大同节度使,赵匡胤西巡洛阳的时候刘遇率禁军护卫左右。

    史珪,他的成分更加清晰了,我们就直接引用《宋史史珪传》里的一句话:

    “太祖初临御,欲周知外事,令珪博访。珪廉得数事白于上,验之皆实,由是信之,后乃渐肆威福。”

    早在赵匡胤刚登基的时候,史珪就作为皇帝耳目查访外间诸事的,这种信任用脚趾头都想得出来。

    而石守信、刘遇更是深受赵匡胤厚恩、委以重用的功勋将领。

    征北汉的时候,史珪是和刘遇一起负责攻击太原城北面,之后打幽州,虽然没有明确具体任务,但大概率二人仍在一起吃喝睡。

    所以回到赵光义驴车漂移到金台屯的那两天,几十万的宋军退至涿州城,找不到皇帝决定拥立赵德昭继位。

    这期间大概率起了主要作用的应该就是石守信、刘遇、史珪三人。

    史珪撺掇刘遇,再四处串联,最后由大佬石守信出面会议决定,这才把赵德昭推上了继承人的位置。

    但是赵光义又不能明着拿这件事处分石守信等,只好借督军不力的由头发泄自己的不满。

    说句题外话,赵匡胤当年杯酒释兵权,对着石守信说担心你们的小弟将来向你们对待我一样硬给披上黄袍,自那开始石守信就十几年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当富家翁。

    而他这次跟着大军出征重新掌兵,关键时候干的这一票,足以对得起他赵大哥了。

    从976年赵光义害兄篡位,到现在已经近3年过去了。

    他本以为自己早就掌握住了朝局和人心,结果这次涿州拥立的事情才让他发现,自己在朝臣中的分量远没有那么坚固,赵匡胤及其血脉仍然广受爱戴。

    所以当他面对赵德昭时,一怒之下动了杀心,决定用肉体毁灭这种最极端的手段来清除其威胁,

    赵光义杀了为军请愿的赵德昭,不但伤了几十万浴血拼搏的将士的心,还意味着彻底打开了诛杀亲族的口子,之后他只能将今天对赵德昭做过的事再对赵德芳、赵廷美做一遍。

    争皇权这种事,要么不做、做就做绝,赵光义也要被彻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其实和赵德芳、赵廷美他们比起来,赵德昭待遇还算好。

    起码他叔叔还费尽心思给他编了一段故事去搪塞历史。到了后来他弟弟赵德芳的死,直接就是三个字:

    “寝疾薨”。(赵德芳死的时候23岁,寝疾薨?)

    到赵廷美死,则是布下了一个大局,一步一步的搞臭以后,最后再下杀招,而且人死之后还一直在泼脏水。

    可以说,因为高梁河之战,赵光义由于对失去皇权的恐惧,杀掉了赵德昭,算是打开了第一个潘多拉的魔盒。

    那么接下来,他会因为惹怒辽国,引发了接下来数十年的宋辽战争,并且宋朝败多胜少、最终屈辱求和。

    只不过,这第二个潘多拉魔盒,主动权不在赵光义自己的手里。

    我们再结合辽国的角度,来复盘一下高梁河之战:

    本来辽国很害怕宋国,如果不是宋国主动挑起战争,即便白马岭杀的辽军大败、再灭掉北汉,辽宋之间也不会发生战争。

    赵匡胤建宋的时候,睡王耶律璟都已经在位快10年了,整个辽国被折腾的元气大伤,这也是赵匡胤敢放手征服南方的原因。

    但是随着耶律贤969年继位后,不长的时间里就展现出了贤明君主的气象。

    所以赵匡胤在准备征服南唐的时候,专门提前派人到辽国缔结合约,目的就是担心素来通过海船与南唐勾兑的辽国在背后出兵。

    而面对赵匡胤递来的橄榄枝,辽国也非常上道,二话不说就签下和约了。

    直到赵光义这次打北汉,辽国仍然是极为克制的应对一切,立足于防守、从未主动挑衅。

    个中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宋朝从建国开始,在赵匡胤的领导下部队一直在打仗、打胜仗,国力也是飞速发展。

    面对这样一个稳固辽阔、尚武能打的中原王朝,刚刚历经巨大动荡的辽国从骨子里是十分忌惮的,他们摸不清宋国的底,他们也害怕轻易交战,万一不胜会带来毁灭性后果。

    其实这个时期的宋辽之间,就是典型的麻杆打狼两头怕,所以敌不动、我不动,成为了双方不约而同的动作。

    这是人之常情,也是老成谋国之道。

    但是这次赵光义高梁河之战的主动出击,不但没取得突击的效果,反而是把自家的底给漏出去了。

    辽国虽然见识到了宋军强悍的战力,但他们更看到了赵光义外强中干的本质,这种情况下,当然要出击了。

    再者说,作为以武立国的北方民族,被揍了如果不找回场子,皇帝的威信也会动摇的。

    赵老二,我们要来打你屁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