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唐带我打江山 » 168章 李世民

168章 李世民

    李世民和文官武将来到凉棚下面。

    早有男仆从围场外面挑来水桶,女仆帮助大唐君臣洗手,擦脚,换鞋。

    百官洗漱完毕,换上刚刚脱下的外套。

    数个仆人围绕着李世民更衣。

    李世民取下斗笠,即将脱下蓑衣和长靴。

    趁着这个当口,袁天罡来到正在用毛巾擦手的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听完袁天罡的禀报,回头,看了一眼人群外面的金发敏。

    人中龙凤的李世民如炬一般的双眼落在金发敏身上,金发敏顿感身上一阵火辣辣的燥热。

    李世民回首,与袁天罡又说了几句话。两个人均没有招呼金发敏过去。

    金发敏立在原处,不敢擅动,候着旨意。

    袁天罡离开李世民,到李勣面前说了几句话。

    李勣扭头,朝着金发敏这边望了一眼,似乎在确定是不是金发敏。

    金发敏乖巧得像个学生一样,立在原地,不过,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

    只见李世民拿了之前戴过的斗笠,不更衣了,依旧农夫打扮,领着同样农夫打扮的李勣一同走出凉棚,在百官的恭维下,离开围场,领着四个农夫打扮的男宫人朝着山脚走去。

    天子不召见我,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师尊帮我引荐了吗?金发敏呆若木鸡地立在原地想着。

    也没有换衣服的袁天罡来到金发敏身边,不过,袁天罡神采奕奕,拍着金发敏的肩膀,道:“皇上说了,这里嘈杂,不是说话的地方。换个地方接见我等。”

    金发敏闻言,差点喜极而泣,又感觉自己小家子气了,脱口而出:“谢谢师尊。”

    金发敏取了自己与袁天罡的外套、乌纱帽和布鞋,没有换衣服,来到围场外面,将两个人的衣服和鞋用丝绸包了,系在马脖子边上。

    围场里面的工人正在一合一唱地拆掉祭坛。

    换了衣服的文官武将陆陆续续走出围场,或骑马,或乘轿子,离开围场。

    依旧农夫打扮的金发敏与袁天罡翻身上马,朝着李世民的方向追去。

    金发敏与袁天罡在山脚下行了一盏茶功夫。

    脚下只有一条道,一路没见着李世民等人,所以金发敏觉得李世民应该还在前面。

    金发敏与袁天罡继续朝着山道行进,转过眼前的一片小树林的时候,只见烟云之中,几十米远的河岸上,一颗大槐树下,有数人皆是农夫打扮,在河边一拱桥处逗留,凭江而望。

    金发敏仔细瞧去,山水之间,一座座被白雪覆盖的绵延起伏的群山。

    群山中间有一条宽敞的河流,经阳光一照,河流上面,云雾缭绕,云蒸霞蔚。

    袁天罡在马背上一阵摇头晃脑,瞧了一下拱桥那边,道:“必定是皇上在等我们。快。”

    大唐皇帝李世民如此轻装简行,金发敏佩服得五体投地,德高望重、深得民心的李世民出行,身边居然不带亲兵卫队。

    金发敏与袁天罡兴高采烈,催马走下山道。

    山路崎岖且有树枝,二人只得下马,步行,牵着马来到河岸边上的小树林里面。

    二人从树林里面转将出来,看见树林尽头连接着一座古老的拱桥。

    拱桥这头边上,有两个脸色白净、不长胡须的农夫打扮的宫人迎了上来,将金发敏和袁天罡牵着的马接了,将二人乘坐的马和他们乘坐的马栓在一起。

    其中一个同款打扮的宫人看了一眼陌生的金发敏,又去袁天罡面前讲话:“袁大人,皇上在那边专等。”

    袁天罡回道:“有劳了。”

    金发敏与袁天罡走上拱桥上的石梯子。

    石梯子两边散落着一些藤蔓的枯枝败叶。

    二人走上拱桥,拱桥下面是一汪清澈见底的春水,倒影着两个人的身影。

    二人来不及品尝这锦绣河山,匆匆离开拱桥栏杆,走下石梯子,去见拱桥另外一端等候他们的李世民。

    大槐树下,巨大的青石板旁边,立着两个农夫打扮的宫人。

    李世民遥见袁天罡和金发敏到来,率先坐在青石板正北边上的石墩子上面。

    李勣像尊门神一样,立在青石板右边,瞧着金发敏与袁天罡到来。

    就要见到之前可望而不可即的天子李世民了,金发敏心中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早春寒冷,但紧张得汗流浃背,浑身好不自在。

    大槐树下,金发敏与袁天罡临近青石板。

    金发敏与袁天罡急忙将头上的斗笠取下,放在腰间。

    袁天罡左手拿了斗笠,先行朝着青石块正北位置上的李世民行跪拜之礼,口中称道:“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金发敏则将斗笠放在地上,赶紧跪在湿漉漉的河边泥土上,口中称道:“微臣金发敏,参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青石板边上坐着的李世民,瞧着将身子和双手伏在地上如此虔诚的金发敏,带着温暖有力的语气,道:“平身。”

    金发敏与袁天罡起身,立在青石板边上。

    已经取下斗笠,头上裹着巾帻的李世民,朝着李勣面上吩咐道:“你也坐吧。”

    李勣朝着李世民俯身,回道:“谢皇上。”

    不怒自威的大唐兵部尚书李勣,端坐在青石板右侧石墩子上。

    李世民朝着身旁伺候的两个宫人挥挥手。

    两个宫人面朝李世民的方向,慢慢后退,远离四人。

    金发敏主动朝着李勣面上点头施礼,道:“见过李大人。”

    留着两撇胡须,脸面干净的李勣点头,微微一笑还礼。

    金发敏心中十分喜悦,眼见大唐天子和李勣在场,昔日阻婚之事,今日便可问个水落石出。看来,不仅能够解开心中谜团,新罗复国有望!

    面上留着青色胡须的李世民抬着手臂,道:“坐吧,不必拘礼。”

    袁天罡在前,金发敏在后,两个人将手中斗笠放在一旁的石头上,来到青石板左侧,端坐在石墩子上。

    早春的石墩子挺冰凉的。

    大槐树上面时不时掉下雨滴来,洒落在众人身上或地上。

    金发敏这才看得仔细,四个人面前的石块上面,放着一个青花瓷器酒壶,数个玲珑酒杯并果蔬,两个白瓷圆盘上面盛了淡红色熟牛肉,每个人面前放着一双筷子和一只白玉碗碟。

    李世民看了一眼金发敏,又望着远处的烟云,铿锵有力道:“发敏,你看看,朕治理下的大唐,怎么样?”

    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拍马屁的机会,金发敏微微欠身,道:“皇上马背上打天下,文治也毫不逊色。大唐政通人和,万人来朝。皇上据有数不清的丰功伟绩。”

    哈哈哈。李世民和李勣相视一笑。

    袁天罡也觉得金发敏的回答得相当体。

    恰在此时,几十米外的江对岸,有几个穿着麻衣的樵夫,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挽着裤脚,肩膀上担着两捆柴,从林间小路上行了出来。

    几个樵夫,走在河床上,来到江边。

    江边有一伙农夫或坐或站,正在牧牛,放马。

    樵夫放下肩膀上的柴,歇脚的同时,与坐在江边的几个农夫打着招呼。

    樵夫等人也望着金发敏这边。

    因为隔着一条河,两边皆没有搭话。

    李世民看了一眼右侧的李勣,道:“李大人,给我们远道而来的发敏王子斟酒吧”。

    “是,皇上。”李勣说完,伸出右手,准备去拿石板上面的酒壶。

    金发敏起身,急速地将酒壶握在手中,态度诚恳道:“岂敢劳烦李大人。端茶倒水这种事情,还是微臣来做吧。”

    李世民、李勣、袁天罡三人脸上带着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