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唐带我打江山 » 170章 大唐朝会

170章 大唐朝会

    李世民转身望着地上跪着的金发敏,见他虔诚的模样,道:“是江山重要还是女人重要?之前朕十分担忧。如今看来,你果然识大体。不负朕的期望。”

    孰轻孰重,金发敏心中一直有杆秤。

    金发敏抬起头,眼中闪着光芒,言辞恳切道:“一切听从皇上裁处。微臣对大唐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对皇上忠心耿耿,定不负圣恩。”

    李世民脸上闪过一丝满意的笑容,转身,对着侧后跪着的金发敏后背,道:“且起来说话。”

    如获至宝的金发敏乐呵呵地起身,望着救星、慈父一般的李世民。

    李世民返回青石板边上,坐下。

    金发敏等跟随李世民的步伐,返回青石板边上,重新坐在石墩子上面。

    复国有望不说,而且还能在大唐的帮助下,一统江山。看来自己前面所受的苦难与委屈不值一提。金发敏眼中泛着神奇的光芒,动情地望着远处巍巍群山,烟云河流。

    我本飘零人,薄命历艰辛。今幸得见君,感君再造恩!

    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初春一日早晨,莺歌燕舞,大唐京师长安城,即将举行朝会。

    长安城皇宫里面:北阙、东阙、前殿、金马殿、玉堂殿、白虎殿、金华殿、掖庭殿、椒房殿、昭阳殿、凤凰殿、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等雄伟建筑气势磅礴。

    面对这么多的宫阙,阁楼,金发敏感觉到新罗的渺小,自己的渺小,太卑微了!

    春风和煦中,金发敏长身玉立,心潮澎湃,心中不停地遍念叨着:金家列祖列宗,就要上朝了,保佑我新罗能够继续得到大唐的庇护。

    宏伟宫殿大门口前的玉阶上,初升的一道太阳将温暖阳光洒在金发敏的身上,金发敏受到鼓舞,世界这么美好,我们没有理由不奋斗!

    御林军面前,金发敏抬头挺胸,更何况自己现在不需要苟且偷生,能够以真面目存于天地之间,心情更加豪迈。

    不是么?今天的金发敏不再偷偷摸摸,亡命天涯,已经戴上了象征朝鲜人的黑笠、链珠,大红纹龙袍、白色玉带等装束。

    金发敏在玉阶上面感慨万千的时候,大唐参加早朝的文臣武将陆陆续续走来。

    大唐的文臣武将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眼前朝鲜族打扮的金发敏。

    大臣们猜测着:这小哥是哪国的王子?今天的朝会该不会和朝鲜半岛有关吧?

    早闻高句丽调皮捣蛋,把朝鲜半岛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大唐是应该教训教训这个惹是生非的二货了!

    金发敏踌躇不定地抬起脚,不知道自己要不要跟随大唐的文臣武将,一起朝大殿走去。

    恰在这时,金发敏的身边出现一个身材魁梧的、一身戎装的武将。

    金发敏抬首一看,原来是大唐兵部尚书李勣。

    金发敏晃动黑笠上面的孔雀羽和面下的链珠,朝着李勣点头施礼。

    气势磅礴的李勣对金发敏抱拳回礼。

    李勣朝作金发敏伸出一只手臂,客气道:“殿下,请。”

    金发敏哪敢挪动脚步!面对这些大红大紫的京官,怎敢不安分守己,僭越半步!

    话又说回来,金发敏如实禀告:“我要等我的恩师。大人请。”

    好个有情有义的人!李勣佩服到。

    井然有序的上朝队伍中,李勣朝作身后一指,道:“你看,那来的不是你的恩师么?”

    金发敏回头,果然看见自己的恩师袁天罡在一片红压压的人流里面缓步而来。

    袁天罡身穿青色朝服,头戴乌纱帽,腰挂玉带。

    本来以袁天罡的官阶不够资格参加朝会,但是天子特意恩准。

    金发敏、李勣、袁天罡三人互相施礼完毕,三个人有说有笑。

    朝廷文武百官在行经此地时候,有官员取笑袁天罡,道:

    “袁大人,喔,还是应该称呼袁道长?”

    “这月牙官帽比起你的道冠、太极袍,感觉如何呀?”

    袁天罡拂了一把下巴上的青色胡须,道:“各有各的妙处。”

    哈哈哈。朝廷官员和袁天罡一起开怀大笑,众人相互谦让,一同走进大殿。

    几十号大唐的文臣武将走在白色的玉阶上面,两边有天兵天将一般的宫廷卫士守把。

    大殿前面的广场上面,国旗,军旗迎风招展,好不威风气派!

    众人一起踏进大殿里面。

    就算是在皇宫里面长大的金发敏,面对大唐天子坐朝的金銮殿,也不禁瞠目结舌。

    金銮殿太宏伟了!大殿里面,数人合抱大的红色纹龙柱,锦绣华丽的绣花地毯。

    正北方位上,有十步玉阶,玉阶顶端有一座金光闪闪的龙椅。

    龙椅两边用艳丽的黄幔牵引、覆盖着。

    金发敏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这气派,这装饰,没得讲!

    进入大殿里面的文臣武将按照官阶大小,分文武两班站立。

    金发敏是新罗的储君,身上穿着纹龙袍,理应立在朝堂上文官这一序列上。

    纵观整个大殿里面,两边队列前面,仅有数个穿着紫色朝服,头戴月牙乌纱帽的重臣。

    其余的文臣武将戴着黑色的乌纱帽,身上穿着红色的朝服,手里面各自拿着一块长条形的芴板。

    (芴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这块板子上面有上朝的大臣事先记录好的汇报材料。大臣参加朝会的时候,手中的芴板意在提醒自己别忘记要汇报的工作。)

    朝堂上,京官里面,原来这才叫大红大紫!金发敏算是领教了。

    须臾,大殿一侧行来一队人。

    华丽队伍的前面,是两个手持玉扇、胖嘟嘟的宫女。

    两个宫女穿着抹胸衣裙。

    两个宫女后面,信步走来一个高大威猛的男人,他便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金发敏朝着缓慢走上玉阶的李世民望去。只见他一身金光闪闪的黄色纹龙袍,与自身高贵的气质搭配在一起,相辅相成,仿佛玉皇大帝一般模样。

    李世民的头上戴着一顶月牙型、金光闪闪的纱帽。

    两个手拿拂尘、穿着青色素服、头戴礼帽的太监,跟随李世民走上玉阶,分左右两边站在龙椅前面。

    李世民来到正殿上面的龙椅面前,十分威严的扫视了一下群臣,提了一下身前华丽的蔽膝,安坐。

    李世民已经就位。

    大殿里面的文臣武将,习惯性地跪下,俯身,口中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金发敏是随着众人一起跪在地上的,这庄重肃穆的氛围令人肃然起敬、啧啧称奇。

    李世民在龙椅上面,望着毕恭毕敬的文臣武将,稳如泰山,开口道:“众卿家平身。”

    大殿里面,红地毯上面的文臣武将纷纷起身站立。

    武将这一班列上面,刚刚驯服吐谷浑汗国班师回朝的李勣出首,率先汇报工作,道:“陛下,自贞观以来,大唐攻灭东突厥汗国、吐谷浑汗国、西域诸国,打败薛延陀汗国,四夷威服。陛下功盖寰宇。可喜可贺!”

    大唐君臣听了,十分受用,纷纷沾沾自喜。

    李勣继续说道:“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四海之内,如今唯有旧地辽东,唯此一隅还被高句丽所控制。甚为遗憾!”

    文臣这一列,领头的身穿紫红色朝服的长孙无忌,晃动头上乌纱帽,手拿芴板,出班奏道:“听闻高句丽泉盖苏文弑君残民,侵暴邻国。陛下不可不察。”

    “喔!可有其事?”李世民在龙椅上面发问。

    李勣、袁天罡皆望着金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