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合州乱 » 第四十三章 京城怪闻

第四十三章 京城怪闻

    酒过三巡,众人都有些醉意。

    宋景乐抬眼看了看天色,向沈苍梧挑了挑眉头。

    沈苍梧会意,放下手中酒盏,向赵钰和柳催雪道:“多谢二位款待,我们该走了。”说罢,起身就要拉着宋景乐离开。

    赵钰眼睛一瞪,扯住宋景乐的袖子,“怎么,吃饱了就想跑?”

    宋景乐拂开他的手,笑嘻嘻道:“你这又送庄子又请我吃饭,我怕你给我下套,所以呢,我还是早点溜比较好。”

    赵钰咕噜噜喝了口茶,斜眼看柳催雪。

    柳催雪无奈,出声道:“你这话说的,我们两好像是专门坑你一样。”

    宋景乐撇嘴,“谁知道呢,这么大献殷勤的,非奸即盗。”

    “还有,别以为我不知道,是王坚那老滑头告诉你们我要走的事。要真给我践行,昨天也可以,合州城也行,偏偏在这等着,还送了个甚合我意的庄子……”

    赵钰双眼眯了起来,“我兄弟就是聪明,怪不得有‘小诸葛’之称。”

    宋景乐叹气,“还真是这样,倒是我看错了王坚这个人。”也不知他这话是怪责还是敬佩。

    赵钰笑了笑,“你也别怪他,其实我和师妹早料到你们捉住凶手后会走,便让他注意你们的动向。”

    宋景乐无奈叹息,“也就是你,还了别人我就是打也要打出去。”

    赵钰忙赔笑,“是是是,就知道你这人对兄弟最好了。”

    宋景乐翻了个白眼,“那你还不快说。”

    赵钰闻言,面露喜色,忙给宋景乐和沈苍梧杯中斟满酒,“那我可说了啊,你可一定要帮我的忙。”

    宋景乐无语地看了他一眼——你倒是快说正事啊。

    柳催雪轻呷美酒,吐气如兰,“二位应当知道,巡检司来合州是有别的事。”

    赵钰“嗯”了声,点头,“我们是为了京城一件案子追查到这儿的。”

    巡检司始于五代,盛于唐宋,地方远离州县的山水险要或者交通必经之处、商业市镇、盐茶生产场务和运销途中,沿边沿海等边防要地等等,普遍设立巡检司,以巡捉盗贼、缉私为主,京师、沿海、蛮夷地区较特殊形态。

    赵钰所在的便是京城巡检司,主要负责京城事务。早先宋景乐和沈苍梧就料到,这两人千里迢迢从京城来到合州,必然身有要事,如今看来,确是如此。

    宋景乐在桌下踹了沈苍梧一脚——难怪他们突然到了合州,还带着这么多人。

    沈苍梧点头,又狠狠瞪了他一眼——不知道他们查的案子和刘景秀的死有何关系。

    宋景乐摸了摸下巴——这我怎么知道,不过看这样子,京城的事应该不简单。

    沈苍梧点头。

    宋景乐若有所思,嘴角一扬——等我听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沈苍梧无奈摇头,先前自己还说不想搅进去,如今却……果然,好奇心太重也不是什么好事。

    柳催雪淡淡道:“当初刘景秀从江浙调粮后不久,京城出了件怪事。”

    宋景乐微微皱眉,却也十分好奇,“怪事?什么怪事?”

    赵钰想了想,回道:“你应该记得京中的晨风街吧?”

    宋景乐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

    京中的晨风街在城东,说是街,其实就是一条小巷子。这地方不同于其他地方,那儿住着的人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大部分的地盘在丐帮手中,而另一半则是由黑道上统领。平日里,只要不是主动去招惹,一般不会出事。

    宋景乐和沈苍梧对此知晓并不奇怪,那儿的丐帮领头的长老长孙启是宋景乐的好友,属污衣派。那黑道的统领者和长孙启也算相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历来朝堂和江湖都是分开的,但并不是那么的彻底,实际上很多朝中重臣府上,都藏有几个江湖高手,一来负责护卫,而来给他们提供避难之所。

    宋景乐和沈苍梧跟他们不一样,虽说家中人长辈都曾在朝中为官,可这两人却是个彻底的江湖人。

    晨风街,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叫:青龙集。

    柳催雪让人重新上了壶酒,接话道:“晨风街那边,不久前忽然出现了一家汤锅店,那家汤锅店味道不错,因此去的人也很多。”

    宋景乐一听见吃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听起来好像很好吃……”

    说着,他看了眼沈苍梧——我想去吃。

    沈苍梧扶额——你重点呢?

    宋景乐委屈——我的愿望可是吃遍天下!

    沈苍梧脑壳疼,揉眉心——好好好,那你还要不要听?

    宋景乐朝赵钰努努嘴,“嗯?然后呢?”

    赵钰道:“这汤锅店吧,是一夜之间出现的,那掌柜的没人认识。但,这去吃汤锅的人,有几个出了点问题。”说着,指了指脑袋。

    宋景乐疑惑,“吃个汤锅还能把脑子吃出问题来,这倒是新奇。”

    柳催雪摇头,“他们并不是脑子出了问题,而是记忆。”

    宋景乐一愣,“记忆出了问题?”

    赵钰点头,“是的,他们先是昏迷,醒来后一口咬定自己不是京城人,嚷嚷着要回蜀中。”

    宋景乐和沈苍梧两人皱着眉头,异口同声道:“竟然有这样的事?”

    赵钰叹气,“此事的确匪夷所思,但棘手的是其中两人的身份。”

    宋景乐听出了其中的不对,忙问道:“你说的那两人是合州过去的吧,他们什么身份?”

    赵钰吐出一口气,“那两个人在王坚军中任职,虽然职位不高,但所在的位置极为重要,而且此去京城是有要事……”

    宋景乐和沈苍梧大眼瞪小眼——怎么又跟王坚扯上了关系?

    赵钰咳了声,“唉,这才是事情的复杂所在,那两人现在完全说不出他们来京城的目的,而这件事不知道有没有传出去。”

    宋景乐摸着下巴,“那你们查出了什么?”

    赵钰愁眉苦脸,“怪就怪在这,那两个人入了京城,本有重要事要进宫面圣,却不知为何去了那家汤锅店,吃了个汤锅便成了这样……”

    柳催雪接话道:“京兆衙门和巡检司联手差了十多天,没有任何结果。我和赵钰去过那家汤锅店,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沈苍梧突然说道:“那掌柜是蜀中人?”

    柳催雪和赵钰同时点头,“确实是蜀中的,但我们并没有见到他们。”

    沈苍梧道:“可你们说的怪,是指?”

    赵钰脸色更加地难看了,“说起这个,我到现在还脊背发凉。”说着,指了指柳催雪,“还是师妹你来说吧。”

    柳催雪无语地看了他一眼,“不就是一句传言,你脊背发凉个什么?”

    宋景乐憋着笑,戳了戳赵钰的胳膊,“你什么时候这么胆小了?我怎么没看出来啊。”

    赵钰苦着一张脸,瞟他,“我一直很胆小啊,最怕那些个妖魔鬼怪了。”

    柳催雪忙打断了两人的话,“这奇怪之处,在于这件事发生后几天内,京城忽然传出了一首歌谣,‘鸳鸯锅,阴阳锅,同坐同命九宫格’……”

    宋景乐微微扬眉,“这歌谣听着倒新奇,想来肯定还发生了别的事吧。”

    柳催雪应声,“那几个出了问题的人中,有一个人死了,跟他同桌吃过鸳鸯锅和九宫格汤锅的人,忽然年轻了。”

    “什么!”

    宋景乐看向沈苍梧,“哥,你听过这种事吗?”

    沈苍梧摇头,“没有。只听过江湖上有人驻颜有术,近百岁了还是二三十的模样。”

    宋景乐瞪了他一眼——你这话去给师父说,他听了肯定开心。

    沈苍梧蹙眉——师父那是内里高深,驻颜有术的是江湖上另外几个人,有时间说给你听。

    宋景乐“哦”了声,示意赵钰和柳催雪继续。

    柳催雪手撑着下颌,难得一见有些憨,“活着的那个人原本已六十多岁,吃过那家汤锅后,现在是二十多岁的模样,死掉的那个人正好是二十多岁。所以……”

    宋景乐此刻目光全在柳催雪身上,她面色娇红,一双眸子秋水盈盈,许是喝酒的缘故,鼓着腮帮子,吐着酒气。

    沈苍梧看着两人,也不想去打扰,便说道:“这好像是江湖上的手法。”

    赵钰点头,“我也有这样的怀疑,唉……这世道不太平,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了。”

    宋景乐被他那一声叹气给拉了回来,“可这种事不归巡检司管吧?”

    柳催雪揉了揉脸颊,道:“这歌谣弄得京城人心惶惶,不知怎地传到宫内去了,圣上得知此事,又有阎妃在旁吹枕头风,我和赵钰就被派出来查案了。”

    宋景乐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就说呢,你怎么会跑到合州来,敢情是被赶出来了啊。”

    赵钰一张脸都快成苦瓜了,眉头拧在了一起,“你还取笑我,我这会都快愁死了。”

    宋景乐歪着头,嘴唇动来动去的,忽然道:“鸳鸯锅?听起来,好像很好吃,哥,我们要不然直接去京城吃吧。”

    柳催雪飞了个白眼过来。

    沈苍梧扭头,装看不见。

    赵钰一头黑线,“你到底有没有听重点!”

    宋景乐手在桌上一拍,“谁说我没听到重点了?不就是鸳鸯锅嘛,哥,你说说。”

    沈苍梧看白痴一样看着他,向赵钰和柳催雪说道:“其实这个传闻,我们曾经听过。”

    鸳鸯锅,又称阴阳锅。

    传说过去有人思念去世的亲人,就会在半夜找个阴气重的地方支起一口鸳鸯锅。汤香可通幽冥,引魂而来。若去世的那人牵挂亲人,便会回到人间,一起和亲人来吃这鸳鸯锅,这顿火锅能让阴阳相隔的彼此短暂相见。

    活人吃红汤,死人吃白汤。若是活人吃了白汤,便是与死人结了鸳鸯,从此阴阳不分,双宿双飞,这也就是所谓的冥缘。

    九宫格,便是这阴阳不分的鸳鸯锅底,也是一阴阳共存的命格。同桌吃此锅,周围设下九宫阵,同桌之人便会灵魂互通,甚至同命。而这锅的重点,便是九宫汤锅和在外围的九宫阵,需得蛇骨、虎筋、豹胎、熊胆等物熬制,设阵九九八十一天,引吃过鸳鸯锅的人入阵,方可成。

    可,这都是传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