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百家序列:狄仁杰的女帝搭档 » 第十二章 九流十家

第十二章 九流十家

    狄仁杰思忖半晌,方才悠悠开口。

    “我所知有限。”

    “集贤殿有半部《周史》,当中说天下虽有道途万千,但儒道墨最为鼎盛,被尊为三教,当时称‘三教九流’。”

    “不过墨家一夜间销声匿迹,此外再无片语。”

    言罢。

    无名古卷中,终于出现更多记载。

    [墨家]

    [兼爱非攻,天下大同]

    [三教之一,相关道途:张机,工造,墨侠]

    [首领为巨子,座下有十二布道使]

    苏瑶若有所思。

    当今最受推崇的,乃是九流十家。九流,乃儒、道、名、法、农、医、名、杂、纵横。

    亦十家之九。

    但最后一家,则众说纷纭,看来便是墨家。

    至于墨家三道途。

    张机、工造,昨晚已经见过;墨侠,则是武者道途、晋升六等问心境后,才会出现的一种选择。

    “有些复杂。”

    苏瑶喃喃自语。

    张柬之擦拭汗珠,唉声叹气:“你也知道情势复杂?我看咱们辞官算了,这一会御史中丞、一会什么墨家…”

    “小命都要没喽!”

    李元芳横刀在后,头倚刀鞘,随口打趣。

    “李县尉,顶属你不怕死。”张柬之拿眼剐着他。

    狄仁杰充耳不闻。

    他拿起竹简,摊开后快速读了遍,又随手扔给苏瑶。

    “你也看看吧。”

    “嗯。”

    苏瑶大概看了看,写信人自称墨家第十二使,内容无非是对狄仁杰的吹捧,希望半个月后,能见面一叙。

    “想拉拢狄大人入伙?”

    李元芳来了兴致:“信上说半个月后…墨家有点东西啊,连咱们啥时候会看信,都猜到了。”

    的确。

    正因如此,狄仁杰也严肃不少:“正逢多事之秋,必须慎重对待。”

    苏瑶认同他的意见。

    成王府失窃案只是试探,多是田威的伎俩,燕金募秀四人,不过借题发挥,双方真正交手,不过片刻罢了。

    “跟他们交手,至少要晋升七等。”

    苏瑶语气淡然。

    “七等?”张柬之瞪大眼珠,“姑奶奶,能摸着处士的边儿,那都算祖坟冒烟了,还七等,做梦吧!”

    就连李元芳都在苦笑:“他们要是人多,我可应付不过来。”

    苏瑶唇角衔笑,眉间尽是自负。

    通常而言。

    处士要想提升实力,要勤修苦练,要悟道痕;但天地灵气,并非那么容易吸收,想找到道痕,需要大机缘,更需要极强的领悟能力。

    晋升境界,更需要关键物,辟如昨日,她晋升八等时的“千机万花”。

    但她有无名古卷。

    苏瑶暗自思忖:“提升实力自不必说,至于晋升需要的关键物,也算古卷认定的奇物,只要达到八等圆满,自然能够查阅。”

    好在还有半月时间。

    要尽快收集奇闻异物,寻找奇人妙境,晋升七等还来得及。

    “此事以后再议。”

    狄仁杰忽然看向她:“李温死前,你亲眼看到…”

    苏瑶双目微凝!

    “大人,”小六大喊着跑进县衙:“房大人和许恭要回京了。”

    苏瑶松了口气。

    “嗯。”

    狄仁杰收回目光,快步朝外走去。

    “小六,带路!”

    “是。”

    小六陪在身侧,亦步亦趋。

    一直到那块戒石前,狄仁杰身形微顿。

    “既然案情已经查明,以后这件事,就莫要再提了。”

    “啥事?”张柬之满目狐疑。

    苏瑶和李元芳彼此相视,狄仁杰果然料到了。

    一切尽在不言中。

    北城门外。

    千余府兵结队,列回字方阵,正前方官道上,早已停了几辆马车。

    一箱箱失窃财宝,便在马车当中。

    “多谢房大人…”

    “许将军严重!”

    浓荫蔽日,细风清凉。几辆马车之间,两匹高头大马金络玉鞍,分别由许恭、房良骑乘。

    房良铜铃大眼里,尽是谄媚笑意:“您是先帝的大将军,说来下官还算您的属下,这些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可惜…”

    许恭神色黯淡。

    田威是他的旅帅,如今犯下滔天大罪,成王必定迁怒于他。

    这亲事府校尉,自是做不了了。

    “许将军此言差矣。”

    房良笑里意味渐渐变了:“知人知面不知心,出事之前,谁猜得到田威会犯案?话说回来,成王表面待您不薄,可一旦出事,才分得清远近。”

    许恭连声附和:“是是,许某知道晚啦!”

    人怎么可能跑得过马?

    错非房良暗中相助,恐怕他刚出雒阳,就被李温抓了。是房良暗中报信,才让府兵屡次将他放过。

    “许将军。”

    房良收起笑容,一脸正色:“不瞒你说,其实案发当晚,蜀王就万般叮嘱,一定要相信你是无辜的。”

    “蜀王?!”许恭忍不住惊呼!

    蜀王深得武皇宠信,武皇几次欲立蜀王为皇储,与其相比,成王这位先帝的兄弟,都有些算不得什么。

    只是许恭想不通。

    他小小亲事府校尉,怎会被蜀王瞩目?

    “许将军别多想,”房良仰起脖颈,朝城门方向远眺,“狄大人来了,你我的事,切莫让第三人知道。”

    “房大人放心!”

    许恭郑重答应。

    两人身后的官道南侧。

    狄仁杰英姿挺拔、潇洒俊逸,脚步却很快,片刻已离得不远。

    “许兄。”

    “狄大人!”

    许恭下马,热切地奔向狄仁杰,激动得虎目淌泪。

    “多谢大人还我清白,大恩不言谢…”

    房良远远瞥了眼。

    “尔等在此候命。”

    他垂下头,看向身侧一名旅帅:“江州三座折冲府,已尽数收到口信,不日就将集结于此。”

    兹事体大。

    武皇早料定局势发展,按陛下的计划,他还是要回京,将消息透露给蜀王。

    “是!”

    至此,成王府失窃案终于了结。

    昨夜一战,守城府兵倒是伤亡极轻,仅有几人误触机关,也只是虚惊一场。

    不过在此之前。

    狄仁杰、苏瑶与李元芳都在城外,县衙里积压了不少案子。

    小小下县,能有什么大事?

    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清官难断家务事,无论狄仁杰还是苏瑶,都对这个环节极为头疼。

    正堂之上。

    “咳,今日有些倦了。”

    面对小山般的卷宗,狄仁杰满脸不情愿。

    苏瑶懒得看他:“这份活,一直是你的。”

    两人分工一向明确。

    狄仁杰为官经验颇多,明面上的事,多由他来处理;苏瑶有无名古卷,又懂得编织情报网,侧重于棘手的突发状况。

    于是。

    狄仁杰在明,行事稳重。苏瑶在暗,虽然个性张扬,却极少被人注意。

    “咋的,要不我试试?”

    李元芳正打着哈欠。

    也不知哪根弦搭错了,忽然盯着满案的卷宗,两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