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汉第一皇叔 » 第二十一章 帷幕之争

第二十一章 帷幕之争

    王府……

    “幸好有大司马的及时出手,不然陛下的雷霆之怒真够那瞿大人喝一壶的!”陆峻悻悻地说道,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自古以来,将相经常各执己见,政见不同本是常态,但这不是我见死不救的理由,瞿大人也是一心为民,只不过是话太直了,陛下不高兴也在情理之中。”王莽漫不经心地说道。

    帐下幕僚都纷纷附和,说王大人心胸宽阔,他瞿方进要是遇上范睢那样睚眦必报的人,死一千次都不够,刘良只是在一旁若有所思,他觉得皇帝这转变太奇怪了,始终惴惴不安。

    王莽的眼神扫过大家,刘良的异常刚好被他看在眼里,他以为刘良看穿了自己的想法,于是用一种奇怪的语气说道:“咋们刘大人怎么了,莫非又有什么发现吗?”

    刘良抬眼就看见王莽正用那明如火炬般的眼神盯着自己,心想,这王莽在历史上演技那么好,近段时间的相处也让他明白一个事情,那就是王莽伪装技巧之所以巧妙,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位很容易就看清别人所求的人,拿捏了心理也就能演好贤臣了,最终刘良还是决定说出自己内心的担忧。

    “大司马,我方才把近一年以来发生的事情复盘了一遍,发现陛下今日之转变很是奇怪,不符合事情发展的逻辑啊!”

    “刘大人不妨细说下去,我也感觉陛下的表现太超出预料,但就是说不出哪儿不对。”王莽经刘良一番话提醒,也是若有所思。

    “大司马,我首先感觉比较奇怪的就是陛下为何要立定陶王刘欣为太子!我当时不在长安,只是在南阳略有耳闻,还请大人为我解惑。”

    王莽听罢,付之一笑,说:“这个算不得什么问题,陛下至今无子,立个顺眼的刘家子弟为太子合乎情也合乎礼。刘大人太敏感了!”

    众人也觉得刘良对于事情太敏感了。

    刘良没有理睬他们,而是继续说道:“我感觉奇怪的点并非这个,我把这事的来龙去脉理了一遍,那道封定陶王为太子的圣旨我也仔细研究过了,我认为陛下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现在无子并不能说明之后他会没有自己的皇子啊,而且那道圣旨有很明显的急迫感,像是陛下提前预见自己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一样,在叮嘱一些重要的事!”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炸了,陆峻率先质问道:“刘良,你在这咒陛下呢,形同谋反,这是要诛九族的!”

    其他人开始纷纷指责刘良暗咒君主,不遵臣道。这个时候王莽站了出来,“安静,你们说这么大声,是想让别人怎么看待我王莽,说我在府里聚众谋反吗?”

    大家立刻便安静下来了。

    王莽又补充道:“次伯所言确实欠妥,但是我们不正在商量形势吗,为了社稷考虑,我们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刘大人,你接着说。”

    刘良也由此知晓了王莽的幕僚中有一部分,比如说陆峻,他们是被王莽表现出来的贤臣气质吸引而愿意效忠,另外一部分则是王莽的死党,他们只忠于王莽,不管他想做什么都愿意跟随,自己最好表现得像后者一样,这样才能进入王莽的核心圈。

    于是,刘良假装从惊吓中回过来,继续补充道:“本来我也只是把这件事当作正常,但是把它和陛下的表现一联系起来,我立刻想到了一个很坏的结果,咋们的陛下恐怕时日无多,所以立嫡的事才会这么匆忙,从那日在未央宫的表现来看,恐怕这一次他说的话也是言不由衷吧。”

    众人皆不语,大家都没想到刘良胆子这么大,居然敢这么直接说皇帝的事。

    王莽已经被刘良的话所吸引,他顾不上众人,继续追问道:“当时我想赈灾的事去了,没注意到陛下的异常,刘大人,你给我说说。”

    在得到王莽允许之后,刘良放开了胆子说道:“我仔细观察过,当时陛下说要革新吏治,不再耽于玩乐的时候,他的眼神一直躲闪,这是其一;其二,我们都知道,陛下是被那赵氏姐妹祸害,导致身体被掏空,但是陛下始终不提女色;以此观之,陛下当时所言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本心啊!”

    王莽听得云里雾里,只得问道:“刘大人,恕我愚钝,我还不知道陛下这些表现与我们今天争论的焦点有什么关系?”

    “基于陛下表现和以往材料,我料想陛下所言不过是想以明君之貌瞒过上天罢了!这不过是自欺……”

    没等刘良说完,陆峻没忍住,他直接来到刘良跟前,说道:“刘大人,你真是越来越大胆了,连这种大逆不道的话都能说得出来,你还真是无君无父了!”说完便要提起刘良的衣襟教训一番。

    “陆大人,这是我的府邸,你失态了!回自己位置上去,我们商量事情意见不同是正常的,你连容忍不同意见的心胸都没有吗?王莽厉声喝道,陆峻这才愤懑地坐回原位。

    刘良对于这种吵架已经见怪不怪,他表现得若无其事,继续说道:“于是,我找了个借口去见掌管天文占星的太史令,终于验证了我的想法。太史令说荧惑守心异象是他自己呈报给陛下的,陛下当时很是惊惧,问该怎么办。”

    刘良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太史令说,他建议陛下效仿武帝下罪己诏之故事,革新吏治,必然能得到上苍的原谅。但是一个叫贲丽的郎官建议皇帝移祸大臣,自己以春秋宋景公之事劝谏,陛下终于决心改过自新。”

    听了刘良的话,众人却开始讥笑刘良,“陛下他已经接受了太史令的建议,拒绝了贲丽的建议,那你还说陛下有什么奇怪之处,天下清明指日可期。”

    刘良则是不慌不忙,“众位大人听我说完,本来这事到这儿都很正常,但是诸君请仔细想想,如果陛下真的时日无多,他自己也感觉到了,那么他会怎么办呢?是选择革新还是选择重新采纳贲丽的建议呢?”

    “这还用说,肯定是选择革新啊,以后史书上至少会留下芳名。”陆峻说道,有相当一部分人也这么认为。

    王莽则是陷入了沉思,俄而说道:“我相信陛下的决心,陛下自登基以来,虽有过失,但也会有一颗仁心,我相信他会选择革新。”

    刘良心中暗暗赞叹这老狐狸也太精了,他明明不信相信皇帝会革新,但还是这样说了。那索性演戏演全套,自己就继续做好他们眼中的“不臣之人”好了。刘良望了望周围的人,就说了一句会让周围人觉得犹如天雷炸耳的话:“我认为陛下会选择移祸给大臣,因为但凡是人就会惜命,几番权衡之下,他必然选择移祸大臣!”

    这次王莽率先问了为什么,大家也就没有像以往一样惊惧。

    刘良则是轻描淡写般侃侃而谈:“很简单,首先,皇帝也怕死,因此他心里其实一直都会有这个想法;其次,陛下很大概率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倘若坚持革新,自己中途深思,天下人会如何议论;这第三点嘛,我认为当今陛下没有忧国忧民的气魄,他说要革新,也就是一时头脑发热罢了,迫切想在后世留个好名声,等他缓过来,他会继续沉迷声色犬马,移祸大臣不正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吗?”

    大家到这儿其实都明白刘良所说都是真的,但是惧于各种原因而不敢表态。

    倒是王莽,又一次发挥了自己的演员精神,“我提议,我们今天就各自准备奏本,明日朝会一定要想方设法让陛下打消陛下移祸大臣的念想,这是为臣之道,至于刘大人今天的话,大家切勿传出,只要我们的目的纯洁,我们怀着的是一颗纯心,不必在意手段。”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