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幻明启示录 » 第一章 归故里

第一章 归故里

    生活中的沈卓是个烂好人,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有点怂,他对任何人都拿不起架势,工作能力又平平,周边同事也没几个真心对他的,大家都叫他沈胖子,连公司刚入职一年不到的新员工也是这样喊他,渐渐的他的本名反而没有什么人记得了,虽然在别人眼中沈卓人无趣,又蠢钝,但他自己到没有那样悲观,他信奉的哲理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将来终有时来运转之时,现在的社会没能力、没背景、没技术、不忍着、耐着,能怎么着,但老天还是不让他好过,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这个三流的小公司也经营日艰,随着公司HR难得一次笑脸相迎,人到中年的沈胖胖也被裁员了。拿着半年基本工资的遣散费,老沈对自己这年龄还有没有结婚生子甚至还有点小庆幸,自己想想还真是不思长进。沈卓想已然是这般光景了,还不如回老家散散心。虽然疼爱他的奶奶已经故去很多年了,但在城里长大的他还一次都没有回去过,就这么着沈卓踏上了回陕北老家的客车。

    随着车窗外景致地貌的变化,沈卓知道他已经离家乡越来越近了。回到老家寻访亲人,但一番劳碌后还是一无所获,匆匆的3天也过去了,离别之际还是去祖先的坟前上注香再离开吧。也算给早年就离家的祖母还个愿,祖母姓常在当地是比较著名的大姓,当地就有常氏族人的祖坟墓地。来到祖坟是一片占地30亩的宏大陵园墓地,自永乐年间常氏族人迁往米脂以来,历28世六百年常氏族人最早、最大的祖先墓地就是这个常氏陵园,但询问当地守陵人说:“要祭拜老祖还是要去火神山上的火神庙,那里才是常氏老家主的安葬地“。还好火神庙居此不远,老家主当年化名“常僧”曾在庙中修道,羽化后葬于庙内,所以沈卓还是不辞辛苦的来到这里祭拜,因地理不熟等到庙中已是黄昏时间,为了不打搅道士们的清修,所以还是独自一人来到常僧居士的墓前祭拜。山中夜早至,还好有祭拜纸钱、金箔祭品燃烧的盈盈火光,站在大幕前实际沈卓内心也感觉有点怪变扭的,想想常氏族人在当地县城是第一大姓,占了全县16%的人口,一定是儿孙满堂的大家族,但老祖却出家悟道羽化寺庙中,真是透着说不出的古怪。正在沈卓胡思悬疑之际,一阵没由来的冷风自上而下顺着沈卓的脖梗就灌了进来,这刺激搞的沈卓浑身一激灵瞬间想去小解,虽然周围还是比较空旷杂菜丛生的,但毕竟这里也先祖安息之地,当不可在此玷污英灵,无奈还是离远点吧。沈卓朝着无人踏足的草丛深处走去,约莫走了3、5分钟路程,此处已远离僧塔,眼前不远处有一株独苗小树孤立,真是绝好的方便小解之地,沈卓这就来到树旁小解,正释放惬意时就感觉小腿一阵刺痛翻身跌倒在地,没过多久就感觉小腿刺痛转变为巨痛,渐渐的沈卓的周身都开始疼痛僵直,一丝死亡的恐惧渐渐的笼罩在沈卓的心头,沈卓心想我怎么这么倒霉,好好的故乡之旅难道就要冤死于此,好心来祭个祖却把自己送走了,主要还死状可笑连短裤都没来得急拉上,现在身体越发僵直,口眼歪斜更是有心无力了。渐渐的沈卓呼吸越来越困难眼皮也越发沉重,终于脑中不在有意识思维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一声声的呼喊,沈卓又恢复了模糊的意识,只是感觉呼吸不畅,浑身乏力酸软浑身感觉一阵阵的冒虚汗,感觉都已经把身上的小衣浸湿了,黏在皮肤上湿腻腻的一阵难受。皓儿,皓儿,庆宝哥儿,夫人小少爷醒了,吴妈快去请老爷说小少爷醒了,顺便让下人请高翁过来一趟···沈卓耳边就感觉屋里又是一阵人声忙乱,这会定睛看着眼前一位宫装少妇,五官精致,髻立于顶,一串明亮珍珠金簪别于髻发一侧,棕红色抹额束于额前,额束绒花装饰花蕊为一颗红色宝石点缀。宫装少妇明眸微红显然是刚哭过,看着自己时一脸怜爱疼惜的神情,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声声殷切呼唤,沈卓思绪陷入混乱,面对无法理解的情况,懒人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当着是一场梦,不去费心思量继续睡去就好,随着意识放松下来精神不济的“小少爷”竟然真的又昏睡过去了,接着屋内又是一阵人声鼎沸,慌乱异常。

    厅堂上常府大爷常刚、二爷常强、大夫人胡氏、二夫人蓝氏、老管家忠伯都面色凝重,这时二爷常强愤怒道:“皓儿至今昏迷不醒,随皓儿一起去的2个家丁又重伤暴毙,就是去永和寺还个愿怎么会搞成这样,大哥你说会不会是朝廷来人找咱们麻烦了。”听到此处大爷常刚不禁怒瞪二弟一眼,老管家忠伯也赶忙劝说二爷常强“二爷慎言啊,以防隔墙有耳”。常强看看大嫂胡氏和夫人蓝氏惊恐苍白的脸色也是后悔不已,忙对大哥常强俯身跪倒赔礼道:“大哥勿恼是小弟食言了,侧身也向胡氏说道:“小弟食言惊吓大嫂请大嫂原谅”。听闻这话胡氏也恢复了神情,对常刚说道:“二叔也是关心皓儿安危,担心常氏一门存亡,当家的你就别生气了”。常刚听了夫人胡氏的话又看了看一部同胞的二弟常强谈了一口气,对忠伯使了个眼色,忠伯立马吩咐常府“忠武堂”死士警卫戒备厅堂周边安全。不需一刻忠伯回到厅堂中恭敬对常刚道:“老爷安排妥当了”。常刚点点头才对家人们开口道:“咱们常家流落此地,方得安身立命,前尘往事都要忘记为好,咱们常家和姻亲们死在朝廷手里的人已经够多了,所以更要谨言慎行,伪装好身份积蓄力量以待天时,朝廷局势虽然初安,但他朱老四帝位不正,人心惶惶,所以他才视咱们前太子一党,如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至于浩儿的病要尽快寻访名医治疗,天可怜见我已花重金请到了高人,杜一指为皓儿医治想来一定能药到病除。听闻大哥请到了世外高人杜一指来为侄儿治疗,高强也心下稍安,但又好奇心起问道:“想那杜一指仙踪难寻,更是单薄名利怎么会在乎那黄白之物来为侄儿看病呢。”常刚答道:“去岁平阳府大水,同州、华州大旱,灾民刚遇水灾又连旱灾,生灵涂炭饿殍遍野;杜神医不忍饥民横死异地故前往医治百姓,但所需甚巨故愿以常家黄白之物解救黎民于倒悬。故而延请到此,解救皓儿之病困,这也是托“常僧居士”书信道明原委才能请得动这样的室外高人来此。众人听过此番经过才知道事情原委,放按下心来,静候神医杜一指的到来。

    话说沈卓实际已然醒了几次,因不明身处所在,再加上才占据着新身体,各方面机能也才慢慢适应,自己就像瘫痪的病人一样,逐渐恢复自己对肢体支配,虽然行动不便精力不济,但几天下来也渐渐的知道了自己的名字,所处的时代和家里的一些情况。这还多亏了吴妈和新来的丫鬟春桃,因为春桃是才进府的小丫鬟,年龄11,2岁,因脸颊是可爱的桃红色,所以夫人取名春桃。小少爷这次遇袭疑点重重,夫人为了安全起见,才让单纯的孤女春桃在旁服侍小少爷。其实操心的还是吴妈,春桃就是打打下手而已。因春桃刚进府,吴妈要向春桃说清楚府里规矩,这就方便了沈卓了解情况,有时呆萌的春桃,还怕自己记不住,在服侍自己时常常自言自语记住老爷、夫人的姓名、习惯、府里的规矩、忌讳等各类信息,就这样春桃自己天天记诵,吴妈又耳提面命的,沈卓真是想忘都不可能了。

    第二天辰时府里下人来报,来旺接着杜神医到了。老爷常刚携家人们出门迎接,但见那杜神医头戴葛布冲和巾,身穿麻布交领大袖道袍,下身浅蓝色粗布裤子白布束腿,脚蹬圆头厚白底布鞋,剑眉星目,悬胆鼻子,菱角嘴,银须飘然,道骨仙风。常刚暗想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果然名不虚传,忙上前躬身问候,杜神医见常刚上前施礼,也忙躬身还礼道:“常庄主无需多礼,老道还要代受灾的万千灾民感谢常家的鼎力相助,如此也能全了我与常僧居士的一番情意。时间紧迫还是请常庄主带老道去给小公主医治要紧。”众人忙迎着杜神医来到常皓居住的内院,杜一指进入房间凝神察看常皓面色病症,转身向众人道:“老道要向小公子施医诊治,需要静气凝神静谧四周,请常庄主及家人暂退屋外静候。”常刚老于世故也明白各家都有不视人之密,也劝说着妻子胡氏等众人退出屋外静候。沈卓实际近来一天内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众人进来时他就已经察觉到了,但因身体还是无法动弹,也不知如何面对这样的场面,索性继续装昏迷了事。这时屋里就剩他和那个姓杜的老头,这让沈卓心里暗暗后悔,刚才没有睁眼和众人相识,刚才好歹有自己的便宜老爹和老妈在场,料想不会又什么变故。现在就剩自己和这神医独处一室,他不会是个庸医把我暗害了吧,心里当下就又点惴惴不安起来。杜一指安然坐在床前,上手为常皓诊脉,渐渐的杜神医的神色也由开始安然转为凝重,摊手捋髯长考了足有一盏茶时间,才从内衫中取出一颗黑色药丸给常皓送水服下。突如其来的药丸入腹惊得常皓圆整双眼,时间不大腹部就传来温热感觉,身体四肢开始发热出汗,身上的汗毛都竖立起来明显有了精神应激反应。杜神医看常皓清醒过来问道:“小少爷能言否?”常皓看着眼前仙风道骨般的老者,心下也稍安忙道:“老道爷您勿念,童儿我耳聪目明,只是身体四肢不便动弹。”杜一指问言也是会心一笑,暗道着这童子,小小年纪到生的聪明伶俐。不仅见到陌生人处变不惊,还能头脑清醒,口齿清晰的回答自己的问题,并说明自己现在的症状。不是早就醒了,难道还能真是自己那颗衍生丸起的神效。当下也有点庆幸自己的运气,便向常皓问道:“汝是清醒了吧,为何不告于父母家人知晓.“常皓闻言忙解释道:“前几日昏昏沉沉的,眼不能视、口不能言、身体也不能动弹,昏迷的时间更多点,还是仙长的金丹妙用大,小子服下后就头脑清明,浑身温热出汗很是舒爽。”杜一指当然知道常皓所言有不尽不实之处,但也被眼前这个小小的童子惊讶到了,常皓左一个仙长、右一个金丹的听的杜一指不禁也心情愉悦起来。便对着常皓和颜道:“你的病情我已知晓,虽然有点麻烦但还难不倒我杜一指,你安心休息,我一定让你康复如初。”说完便出了房间。

    常刚见杜神医出来忙迎去询问小儿病情,杜一指泰然处之道:“小少爷体内余毒未清,邪气入体经络受阻,幸好施救及时,我已给他服下本门灵药衍生丸清除体内毒性,小少爷现已清醒,但身体四肢血气经络不通尚无法动弹,待我写下药方准备药浴针灸为小少爷医治。”常刚闻听此言也是神情一紧,果真皓儿还是中了毒,才导致这样的后果,不由的心中暗恨定要找出此事的幕后黑手。夫人胡氏听闻皓儿已经醒了对杜一指也是千恩万谢,急着就要进屋探望小儿,还是杜一指说道:“小少爷才服用完衍生丸,要静心安神吸收药力暂时不要打搅夫人胡氏才惶然作罢,自然对杜神医又是一番作揖感谢。说罢这些二爷常强才提醒大哥,请杜神医厅堂饮茶休息书写药方。常刚这才忙道怠慢领着杜神医和众人厅堂品茶相谈。

    在那日后常皓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一天三顿苦味中药,药浴、蒸疗各2个时辰,每天还要忍受杜老道的针灸通络,行气入体这些对于常皓来说真是说不出的痛苦,但每当看见母亲胡氏透红的泪目,憔悴的神情就越发想在她的面前坚强点,就算只是挤出一丝安心的微笑也是对她莫大的安慰。

    转眼这样的持续治疗也过了2个月,沈皓的病情也逐渐康复,父亲常刚二叔常强也时常看望,但面对不苟言笑的父亲和二叔常皓也更加拘谨小心,还好这个月初他们2个有事外出了,自己闲来无事就和杜老道成天呆子一起反而更加熟络,别小瞧了这个绰号杜一指的老道儿,这是江湖人对他的尊称,人家可是江西龙虎山仅次于张掌教的存在,说句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为过。因为自己性格讨喜又嘴甜殷切,杜老道挺喜欢自己,爷俩相处愉快十分投缘。这一日治疗完毕,杜一指留下常皓谈话聊天,杜一指对常皓道:“经过今日治疗你的病已然痊愈了,但身子体制还是薄弱,还要加强锻炼强健体魄,想你常家人中嫌贵,现如今也落得流离异乡步履荆棘,想来你还年幼不明白我在说些什么,但你记住一点对你常家而言舞文弄墨远没有强身健体来的重要,老道也是因与你常家关系匪浅才对你另眼看待。常皓对杜老道立刻跪下叩头道:“小子虽然年幼,也不敢忘却道爷活命大恩。”杜一指看常皓跪自己立马慌神了,忙搀扶韩皓站起。所谓天地君亲师才可享跪礼,韩皓不知道,自己这感激的一跪多么打动杜老道的心。杜老道对常昊道:“你这小子真是会顺竿爬,我还没说正题呢你就跪拜于我,也罢这也是天意如此,也是咱们2人的师徒机缘。老道道号玄清子,江湖人称杜一指,为师早年并不已医术键长,早年投身草莽后投奔义军征战沙场,后世事变迁朝局动荡,厌倦血腥杀戮尔虞我诈,出世悟道龙虎山,潜心医道救死扶伤已补早年杀孽。为师与火神庙常僧居士耐生死之交,这也是为何为师要相助你常家子弟于危难的原因。为师本命杜兴霸实不为外人道也,就连你夫亦有不知。这时常皓问道:“师傅这火神庙可在本地?这常僧居士可与我常家有所渊源?”杜师闻言长叹一声道:“火神庙乃一不知名庙宇却在本地,至于常僧居士确与你常家又莫大关系,至于你是否又愿能见到常僧居士就看你的造化了。你要能在数年内完成三大目标,为师自会给你信物让你见到常僧居士。今日为师对你所说之言不可传于任何人知晓,你夫母,亲人亦不的询问如若违反为师定不轻饶。说到此处抬手运气拍向花厅石桌上,只见那1尺厚的青石桌面哗的断裂开来。这场景看的常皓目瞪口呆,心想师傅真是深藏不露的世外高人,原来真有可以开石断碑高强武术。顿时更坚定了拜师学艺的决心,当下跪于师傅前起天立誓绝不违反。对于三大目标是什么?韩皓还是很好奇的不禁又向师傅问道。杜老道笑着回答了他:“这第一个目标就是10年内达到武境大成,可对战江湖一流高手,沙场军中可为千总。”听完第一个目标韩皓心里一阵发虚,他今年虚6岁实际就5岁多。过10年也才16岁,按明代17岁束发成年,这个变态老师的第一个目标,竟然是让自己在未成年时就成为江湖高手,还要6品武官的统兵韬略。听完第一个目标韩皓也没有勇气问后面两个目标了,看着韩皓一脸沮丧,杜老道厉声喝道:“怎么一听就退缩了,想我杜兴霸当年何等风光,老了老了关门弟子竟然收了你这样的面瓜,常皓心知这是师傅在拿言语激他,但2世为人的他又何尝不想叱咤风云,金戈铁马的快意人生呢。对着老师道:“师傅莫欺少年志,徒儿定不负师傅所望。”老道却睁睁的看了常皓好一阵说到,师傅也不知道这样对你是不是对,但你们常家男儿就是这样的命,你爹和你二叔之辈就是看不清。你也别嘴上答应的快,我可是要看实效的,三日后我会带你到白云观锻炼习武1年,要是你不是那块料,我也就此绝了以后的念想,你可明白为师苦心。这次韩皓坚定的对师傅道:“徒儿多谢师傅栽培,必定勤学苦练。”杜老道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