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第二章 交友

第二章 交友

    一个优秀的人肯定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赵匡胤同学虽然一下子还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但是对自己人生的前途确实也在不断思考。赵匡胤同学一连想了几天还是对自己的前途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没个明确方向。一天的早上实在睡不住了所以天刚有点微微亮,赵匡胤同学就骑上了自己的爱马,带上了自己的铜棍,出门溜马散心去了。没想到赵匡胤同志一路策马前行,骏马奔腾,一会儿功夫就到了洛阳城东南三十里的玉泉山下。寂寂晨光中突然赵匡胤听到路边的树林中隐隐传来打斗声。悄然之中赵匡胤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小心的摸过去。离声音传来之地更近了之后,小心的透过树叶,赵匡胤猛然发现林中有二三十个辽国士兵正在围攻一个黑衣人。只见那黑衣人双手各执一把钢刀,步伐灵活,身手敏捷,正在奋力迎战围在四周的辽兵。眼见那二三十个辽国士兵也是训练有素,在一个辽国军官的指挥下与黑衣人恶斗不休,一时间难分胜负。但辽兵人多势众,黑衣人的落败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赵匡胤同志一见,斗辽国士兵怎么也得前去助上一臂之力。况且赵匡胤同志本身就是一个不嫌事大,很有爱国心的热血青年。说时迟,那里快,赵匡胤同志刚想撸起袖子,挥动铜棍上前助阵时,猛听见半空中一声暴喝:“辽狗看枪”!随即只见一道白影冲进人群。赵匡胤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身穿白衣的年轻人杀进了人群之中。外表上看此人大约比小赵自己年纪稍大一些。远望此人只见他蜂腰猿臂,动作速捷,一杆长枪使得出神入化,呼呼生风。因为加入了这么一个生力军,林中二人联手后直杀的辽兵鬼哭狼嚎,遍地尸体。赵匡胤同志见二人如此英勇,心中好生敬佩,禁不住在心中暗暗喝彩。

    不料,突然间听见一阵杂乱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快速接近打斗现场。赵匡胤一听就知道有大队的人马正向这个方向包围过来。赵匡胤同志一听,马上就想到还得赶紧帮打斗的二人脱身啊。否则一但被骑兵包圆,就算二人武功再强也不是辽兵大队人马的对手啊。赵匡胤同志见情势危急,赶紧也加入了团战。纵身一跃迎向一个辽兵,举起铜棍迎头就是一棍。辽兵一见,赶紧举刀去挡。无奈,赵匡胤同学习武多年且天生神力,辽兵根本抵挡不住。一棍就把辽兵的刀给砸飞了,当然这一棍顺带把辽兵的脑袋也砸扁了。赵匡胤同志得势不饶人,身形不滞,手中铜棍快速收回后猛然扫向另一个辽兵。反正场中辽兵也多,一棍横扫又打在一个辽兵的胸口。那辽兵一下子被砸飞在十步开外,仆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眼见是活不成了。众辽兵眼见又来了这么一个杀神,转眼之间就杀了二个辽兵。林中余下的十多个辽兵,一见三人技艺如此了得,岂有不怕的道理啊。辽国士兵对付老百姓是如狼似虎,但一见到真正的高手,自己小命不保的时候立马也就怂了。众辽兵见到其中先前的二人黑衣白衫就如索命的黑白无常,已经连杀多人。后加入的汉子更如天神下凡,威风凛凛,一出手就立马报销了二个辽兵。其余辽兵一见,心想再不跑恐怕所有人都得报销在这里了。所以不知道哪个辽兵一声喊,快跑啊,所有的辽兵一股脑儿向林外逃跑了。人总是这样,碰到比自己强的人,再恶的人也会妙变怂人。总是自己的小命要紧,此时众辽兵哪里还敢和这三个杀神拼命。

    赵匡胤同志一看,此时不走更待何时。赶紧招呼二人说到“辽兵大队援军将至,快快撤离。”二人一听,赶紧找到各自的坐骑,一跃而上马背跟随赵匡胤同志向玉泉山里疾驰而去。足足疾驰了一柱香的功夫,再也听不到其他的马蹄声后,三人才在山里的一处潭水边止住奔马,就地休息。三人拴好马,在潭边坐下,才开始各自介绍自己的情况。黑衣人自我介绍姓韩名令坤,是磁州武安人氏,从小习武,确实也是勇猛过人。这次是因辽兵南侵占据开封,烧杀抢略,无恶不作,故发誓要效法古代侠客,刺杀辽帝。于是组织了一帮义士进行刺杀活动,后来刺杀活动失败就被辽兵追捕,一众人等在追捕过程中不断伤亡。今早的追捕最后已只有黑衣人韩令坤一个人坚持到最后还在奋力搏斗,如果没有二人的相助恐怕要不了多久也会被辽兵杀了。白衣人一听,忙自我介绍到“在下复姓慕容,名延钊,山西太原人氏。父亲是并州刺史慕容章,自己从小熟读各种书籍。十六岁时曾随一云游道士学习武艺,故文武皆略通”韩赵二人听了连表敬佩。随即赵匡胤同志也正式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听完各自的介绍,赵匡胤同志首先开口说到“今日咱们三人有幸在此相遇,实属有缘。如果二位不弃,何不结为异姓兄弟,将来也好有个照应,不知二位意下如何?”其余二人一听,异口同声的说到:“此意甚好。”韩令坤更是说到:“今天要不是二位出手相助,我这条命也肯定没了。二位的救命之恩,没齿敢忘。如果二位不嫌弃俺粗鲁,肯与俺结成异姓兄弟,实在是俺的造化,俺可是求之不得啊。”慕容延钊一听说到:“我看二位都是英雄了得的人物,今日大家也是一见倾心。有缘相识,理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今后三人同心,定能其利断金。”又说道:“我们三人一见如故,肝胆相照,正该结为异姓兄弟,将来齐心协力,纵横天下,创一番事业,也不枉此一生。”

    三人都为今日的际遇感到由衷的高兴。随后慕容延钊微微一笑,从行囊中拿出一个酒囊,对二人说到:“今日野外诸多不便,但大丈夫不拘小节,我等三人姑且以此代杯,歃血为盟。”于是三人各自割破指头,将鲜血滴于酒中,三人的鲜血在酒中融为一体。然后三人走到潭边并排跪下,按年龄长幼排序,慕容延钊年龄最大,此时年纪三十四岁,为大哥;韩令坤二十四岁,是二哥;赵匡胤同志最小时年二十岁,自然是三弟。三人齐声誓言:“苍天在上,今日我三人在此结为异姓兄弟,从今往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有违背,天打雷劈,神人共殛!”誓毕,三人依次将酒一饮而尽,相顾一望哈哈大笑。因玉泉山中此潭名为白龙潭,故此三人之相交相识被称为白龙潭结义,至此赵匡胤同志的赵家班开始慢慢形成。此二人在赵匡胤今后的南征北战中立下无数战功,为大宋王朝的建立可谓是竭尽全力,成为大宋立国的重要功臣。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任何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真心相助的兄弟朋友还是需要的。当然我们讲的朋友是益友是诤友,而不是损友和酒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