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第十二章 雪夜访赵普

第十二章 雪夜访赵普

    上自即位,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赵普每退朝,不敢脱衣冠。-宋史

    赵普起于草莽间,以一介小史跟随赵匡胤。从此之后,赵普与赵匡胤在多年的共事中不断磨合,最后形成了在历代君臣中算得上非常默契的组合。赵匡胤的雪夜访赵普与刘皇叔的三顾茅庐诚请诸葛亮完全有得一拼,成为历史上“君臣和”的范本。赵匡胤喜欢微服私访的行为虽然体现了自己精于政事的良好品性,但对于众臣子而言真是苦恼之极。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皇帝就会亲临自己家里,因为皇帝一来那就得规范有礼的接待啊。所以众大臣就是下班回家了朝服也不得脱啊也不敢脱啊,当时不但赵普回家了不敢立即脱工作服,其他的大臣也不敢回家了就脱了工作服,所以绝大部分的大臣是回家了也不能穿舒服点的衣服,还得绷紧神经。因为精力过人的赵匡胤下班后不是专门找赵普一人聊天,也会不定时的找其他的大臣聊天。这种情况就是今天的我们想想也是可怕啊。所以万恶的资本家提倡“996”工作模式原来在一千年前就有而且更狠。简直就是“白加黑,二十四小时永远待命”的工作状态啊。

    赵匡胤当政后经常干这种夜访大臣的事情,赵普作为皇帝重臣更是机会多多被亲临。一天漫天大雪,赵普同志认为今天皇帝总不会出访了,于是早早脱了朝服想好好休息休息。结果偏偏赵皇帝在这样的天气中来到赵普家中闲聊来了。当真是大雪天也挡不住皇帝勤劳的脚步啊,当然皇帝怎么可能来闲话呢。并且赵匡胤这次到赵普家,可是把赵光义也拉来了,还把赵普的媳妇称作嫂子。宋史记载这次夜访是这样的:即普堂设重茵地坐,炽炭烧肉。普妻行酒,上以嫂呼之。。。。。。上曰:“吾欲收太原”。普默然良久,曰:非臣所知也”上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边患我独挡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彼弹丸之地,将何所逃?”上笑曰:“吾意政尔,姑试卿耳。”君臣闲聊间,宋初最重要的一件军国大事被明确的定下来了。先南后北,统一中原,再行北伐,这一政策成为宋初一直坚持的基本国策,并最终指导大宋初步统一了大部分国土,基本奠定了宋三百年基业的版图范围。鉴于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明太祖朱元璋“命画古孝行及身所经历艰难起家战伐之事为图,以示子孙。且谓侍臣曰:‘富贵易骄,艰难易忽,久远易忘。后世子孙,生长深宫,惟见富贵,习于奢侈,不知祖宗积累之难,故示之以此,使朝夕观览,庶有所警也。”这充分说明明太祖朱元璋对宫廷里富贵安逸的生活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也从另一角度说明雪夜访赵普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力。朱元璋的这种认识对后来的帝王一直产生着影响。于是就出现了利用古代历史故事和民间风俗故事隐喻、警世后人的院画。古代历史上有不少君臣相得的故事,如刘备与诸葛亮,唐太宗与魏徵,宋太祖与赵普等。

    据《宋史·赵普本传》记载:“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问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说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喜欢微服私访功臣家,赵普每次下朝回家后,不敢随意换上居家衣服。有一夜,宋太祖赵匡胤冒雪拜访赵普家,并且还约了晋王赵光义。屋外大雪纷飞,屋内炭火烤肉,围炉聚谈,商定了宋朝“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方略。

    这一事件最终被画家以画作的形式保留下来。《雪夜访普图》就是明代宫廷画家刘俊根据这一故事进行创作的,主要在于赞美明主忠臣之间的融洽关系,歌颂贤君礼贤下士,勤于政事的美德。

    《雪夜访普图》画面的中心部位绘有前后两间房屋,门庭宽敞。前厅正中盘膝坐着两人。上首客位正坐者,身穿盘领窄袖袍服,腰束锦带,袍服的前胸及两肩袖上,织有盘龙纹,身材俊伟,气宇不凡,此人即宋太祖赵匡胤。他头扎巾帽,表明是“微行过功臣家”。庄重的表情,侧首聆听的姿态,恰当地表现了赵匡胤深夜访贤、商议国家大事的仪态和心境,确实不愧为一代明君。赵普下首侧坐,便服扎巾,拱手答语,恭谦地侃侃而谈,也细致地刻画出了他既“惶惧迎拜”又诚恳进言的谋臣风度。

    虽然大宋政权的子孙后代并不十分争气,不但没有开疆拓土到了南宋更是不断失地,帝国版图不断缩小。但这个时期通过君臣二人商谈后定来的这一基本国策还是非常英明的。宋初虽然周围列国林立,急需展开军事斗争,开疆拓土。因此还是要依赖军事将领的领军征战。但北宋一立国,赵匡胤出于对武将掌权危害政权稳定的清醒意识还是迫不急待的对手握兵权的将领们下手了。于是老赵安排了一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酒宴,实现了中国人喝酒谈事的最高境界-杯酒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