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五十五章 宋辽之战,不死不休(三)

五十五章 宋辽之战,不死不休(三)

    大宋皇帝软弱的本性总是在关键时刻暴露的一清二楚。宋真宗可以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国力如此强盛,手下文臣武将如此众多的情况下,想到的第一打算还是跑路为上。所以跑路皇帝,真宗排第二,没人能排第一。后世的赵构同志四处跑路,那是实在和金国的力量对比不可同日而语,还是情有可愿的。

    史料记载,被王钦若和陈尧叟再次劝说后,赵恒马上改变了初衷,重新颁布了一道圣旨--中心思想就是出逃!在确定逃跑后,又有一个问题出现在了赵恒面前,逃到哪里去呢?对于这个问题,王钦若是江南人,自然希望皇帝去江南。他建议皇帝去金陵(南京)。那里有长江天险,昔日曹操、符坚的几百万大军都过不去,咱们到了那里以后,绝对安全。

    对于这个建议,宋真宗沉思了一会没表态。当时他要是同意了,建炎南渡的事情,可能就提前一百多年上演了。但是虽然没有表态,但皇帝确实有了南下的心思。

    与王钦若意见不同,陈尧叟是四川人,自然希望皇帝去蜀地。他建议皇帝,咱们应该去成都。昔日安史之乱时,唐朝明皇就曾幸蜀。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把剑门一关,谁也进不来。何况那条长江防线,再怎么坚固也被晋朝、隋朝和本朝太祖攻陷过,所以去蜀地,比去江南更安全、更保险。

    王钦若建议去江南,陈尧叟建议去四川,两人争持不下,吵得宋真宗头都大了。他只得圆场道:“两位爱卿的意见都很好,但朕想征求一下第三方意见,再定夺不迟。”

    由于这两人都推荐自己的家乡。找一个不是他们老乡的人来公证一下,真宗的这个决定是对的。但他找来的那个公证人,只能说真宗同志自己的脑子进水了!因为宋真宗找的那个公证人裁判员,竟然是寇准大人。当时寇准正在忙着准备御驾亲征的事情,他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皇召来了。宋真宗见到寇准后直言不讳道:“爱卿呀,有这么一件事情找你商量。如今大敌当前,有两个宰执建议让我去金陵,或者是去成都,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当然了你要说去你老家陕西,去有潼关镇守的西安,那也完全可以……

    闻听皇帝要逃跑、寇准气得青筋暴起,按寇大人的暴脾气当时的他差点儿说出:“陛下,你是想当李煜,还是想当孟昶?”但是寇准终究还是大宋的官员,把当今圣上比作亡国之君的事情怎么能说出口。寇准只能强压怒火,望了一下四周,一眼就看见王钦若陈尧叟这哥俩后,寇准什么都明白了。他转过身来,对着皇帝大吼道:“陛下,是谁给您出的这种主意,请砍了他们的脑袋!“

    此言一出皇帝大吃一惊。本朝有太祖留下的祖训也就是“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的祖训,寇准今天是要疯了不仅要“开张”破了祖训,还要一下杀俩个。然而皇帝还没来得及反驳,就听寇准继续怒吼道:“启奏陛下,如今圣上神武,将帅同心,御驾亲征,必定大获全胜,就算您不打算亲征,我军坚守城池,时间长了敌军粮草断绝也会退兵。无论怎么算,胜者都是我大宋王朝!退一万步说,即便战局不利,也到不了您丢弃宗庙社稷,出逃到金陵成都的地步!”

    宋真宗也是一个明白人,他一想寇准说得对轻易放弃都城,确实不妥。祖宗基业陵寝神主都在这里,怎能说扔就扔?万一扔给了辽国,自己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生前愧对全国臣民,死后无颜去见列祖列宗。想到这些,宋真宗脑子也算清醒过来也就暂时放弃了出逃的打算,不管是金陵还是成都,他都不打算去了。虽然宋真宗偃旗息鼓了,寇准却还没完。

    寇准继续怒吼道:“启奏陛下,如今敌军即将兵临河北大名府,我们应该往那里派遣援军。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派一位德高望重天下皆知您的亲信大臣去,这样才能让大名府的百姓相信,您还没有放弃他们,他们才能同仇敌忾共同御敌。”

    对于这个“德高望重、天下皆知、亲信大臣”的人选,寇准没有说是谁,他只是不怀好意地看了王钦若一眼。

    四目交汇王钦若瞬间感觉被雷劈了。他完全读懂寇准那快意恩仇的表情,也明白寇准每一个绵里藏针词语的真正意思:“该死的懦夫!你敢当逃兵,还敢忽悠皇帝当逃兵,老子让你第一个去扛炸药包!”王钦若双膝一软,瘫跪在地上道:“陛下,臣是文官呀!怎么能去前线,去大名府督军呢?”宋真宗都没明白怎么回事,刚想安抚王钦若几句,寇准则在一旁大叫道“国家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身为国家大臣,就要有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觉悟。现在不是你推辞的时候,就这么定了!臣启奏请皇帝批准,让王钦若去大名府督军。”

    寇准如此咄咄逼人,宋真宗毫无办法,在这个时候就能看出王钦若的为人了。

    虽然王钦若这个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臣,但是对于赵恒他却真的是忠贞不二。为了不让皇帝为难,王钦若跪谢道:“陛下,臣愿去。”就这样在寇准的逼迫下,皇帝的亲信王钦若大人随即北上督促军抗辽去了。

    王钦若(公元962年-公元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宋真宗时期的宰相,主和派的代表。王钦若为淳化三年(992年)进士甲科及第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咸平四年(1001年),王钦若出任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大举南下,围瀛州(今河北河间),进逼贝(今河北清河西)、魏(今河北大名东)。他密请真宗往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寇准所阻。后出判天雄军(今河北大名东)。因与寇准不协,要求去职主修《册府元龟》。大力挑拨宋真宗与寇准关系,指责澶渊之盟为城下之盟使寇准罢相。

    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梦见神人赐“天书“于泰山,他为迎合宋真宗,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号为大功业。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为枢密使,同平章事。次年上表领衔编纂的《册府元龟》书成,功揽于己而咎归于人。天禧元年(1017年)为相。三年出判杭州。宋仁宗即位后复为相。因他状貌短小,颈有疣故时人称为瘿相。王钦若为人奸邪险伪,善迎合帝意。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交结,时人谓之五鬼。

    王大人心中在一片骂娘声中恨死了寇准,但是王钦若不得不去大名府上任了。从此他的内心深处深深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这颗种子也一定会生根发芽,结出那颗清算的果实。寇准从今天开始,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咱俩没完!

    虽然“送走”了王钦若,改变了宋真宗开溜的想法。但寇准却惊讶地发现,宋真宗御驾亲征的事情也不了了之了。

    从此之后,不管寇准如何催促宋真宗赶紧北上亲征搞敌。赵恒都是“王八吃秤砣彻底铁了心了,他哪里都不去就打算在京城一直待下去了。对于这个叫赵恒却没有一点恒心的人,实在令人无语……

    然而几天之后,当宋真宗看见那份奏报后,他就再也坐不住了。因为那份奏报上,清楚地写着--“大名府已经失守,敌军正全力南下,是战、是和,还望陛下早日定夺。”

    宋朝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彻底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