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九十八章 千古名臣范仲淹(七)

九十八章 千古名臣范仲淹(七)

    在为国为民的大事上范仲淹本着真心总是做的无比的正确,然而命运就是这样地荒诞不经。没过多久,因为一件事情,范仲淹就亲手摧毁了自己的良好形象,从一个皇帝信任、尊重、喜爱的大臣一落千丈变成了一个让皇帝讨厌、痛恨、仇视的大臣。这是怎么回事呢?

    明道二年(1033年)范重新回到朝廷后,他接连干了几件漂亮的事情,得到了仁宗皇帝的赏识,也彻底铺平了官场晋级的道路。然而,范仲淹还未在朝廷待够一年,就因为一件事情,再次得罪了皇帝,再次被轰出了朝廷。这件事情,就是明道二年十一月,发生的那场废后风波。咱们前面讲过因为挨了一个大嘴巴,宋仁宗雷霆大怒,他跟宰相吕夷简“狼狈为奸”,共同密谋了一场废后运动,罢黜了郭氏皇后之位。当时,废后的诏书一经颁布,朝堂一片哗然。在大家的眼中,皇后不小心给了皇帝一个大嘴巴,虽应该严惩不贷,但不应该废后呀!这个处罚是不是太重。

    当时的范仲淹也是反对废后的,为此几次与皇帝展开辩论。但是仁宗皇帝对罢黜郭氏皇后一事已经是铁了心的要做下去。由此保后的大臣们也该承担严重的后果了。据说当时范仲淹准备上朝时,他的妻子李氏曾苦苦请求,希望范仲淹不要再招惹皇帝,不要再为一个废后请愿,由此招来不测之祸。范仲淹不为所动,他头也不回地就出门了。然而等他刚到宫门就彻底地蒙了。

    原来,当时在宫门外,已经聚集了一大帮等候的太监。大家一看范仲淹来了立刻围了上去,领头的太监第一时间宣布了一道诏令--把范仲淹轰出朝廷发配睦州。听完这个诏令后,范仲淹都快气疯了。他想进宫去跟皇帝面对面的辩论。但是这些太监们哪给他这个机会,七手八脚,就把范仲淹架了起来,大家一路小跑离开了皇宫,奔着范仲淹的府邸而去了。回到自己的府邸后范仲淹再次傻了。原来宫里的办事效率,在这件事情上表现的极其的高。当时范仲淹一家十几口人,已经被驱逐出府了。大家站在路边就等和他会合一块离京了,范仲淹出门的各种物品太监们也替他整理好了,甚至已经帮他装好车了……这效率,这速度,不服都不行。

    至此在太监们的监督下,范仲淹第二次被驱逐出了京城,又被发配到地方去了。当然其余那些请愿保后的大臣们,结果也好不了,孔道辅被外放到了泰州,其余的参加人员不是罚俸就是被贬,一个都没跑掉……

    至此,保后事件随着范仲淹、孔道辅的离京,再也没有人敢提反对意见了,仁宗皇帝终于废黜了郭皇后。当然,即使第二次被外放地方,范仲淹也不会改变自己直言进谏的为官之道,他还是那样的勇猛,那样的强悍无比。当时按照朝廷法度,官员被发放离京时,要给皇帝上一封谢表,以“感谢”皇帝把自己赶出京城。一般来说,为了让皇帝念及自己的好,在写谢表时,官员是怎么惨怎么写,怎么可怜怎么来。官员也一定会告诉皇帝,我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未成年的孩子,您可千万别再罚我了。再罚我全家就都饿死了等等。总之一句话这篇谢表,一定要让皇帝潸然泪下,而自己在皇帝的心中,也一定要比窦娥还要冤!

    在宋朝官员写谢表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当然了极个别的官员除外。这些极个别的官员,有前朝“大事不糊涂”的吕端、还有这个宁死不折的范仲淹。那么范仲淹是怎么书写谢表的呢?

    范仲淹在《睦州谢上表》中是这样写的:皇帝,您相信宰相的话,行汉唐之事,干废后之举,我无话可说,只要您不走前朝昏君之路就行了。

    至于您下放了我这个“腐儒多昧”之人,我还得感谢您呢!因为睦州是一个好地方。这里“静临水木之华、甘处江湖之上”,风景秀丽景色迷人,臣在这里吃得好睡得香都不生病了。而且在这里生活,臣也可以“乐道忘忧,愉对江山之助:含忠履洁,敢移金石之心”,我依旧可以上书朝廷,清除奸人,造福于民,以表自己这颗金石之心这就是范仲淹的骨气。即使被贬下岗,也绝不屈服权贵。他还是那个“以天下为已任”的范仲淹。

    他的这种性格,矢志不渝……估计仁宗皇帝看见这个谢表后,也就只能干笑二声了。如果赶上一位不太明事理的皇帝,范大人这辈子恐怕也不要再想回来了。范仲淹被贬到睦州地方后,他没有唉声叹气。而是马上放下个人恩怨,积极投身工作。对于他而言,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干一些好事实事,这才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范仲淹被贬半年后,苏州发生了数十年难遇的特大水灾,朝廷接连派去了几拨人,都无法完成赈灾工作。最终朝廷只能拉下身段,加封了范仲淹的官职,让他去苏州赈灾。对于其他人而言,赈灾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在范仲淹眼中那就根本不叫事。

    他到了灾区后还是采取了三样措施:一是审查官员,二是查找原因,三是对症下药。

    最终在范仲淹的指挥下,当地百姓疏通了河道,把太湖水引入大海,一举解决了水患问题。后来因治水有功,宋仁亲再次把范仲淹召回京城,并授予了他礼部员外郎、章阁待制的官职。在宋朝编制中,但凡什么“阁”的官职,虽然名头很大但其实官职很小并且没有实权。但是这些官职的未来前景却很好,堪称前途无量!因为这些人基本都是皇帝的侍从跟班,是皇帝的贴身秘书,直接为皇帝服务。以范仲淹新获得的这个天章阁侍制为例,虽然官职很小工作内容也很琐碎,基本上就是一个领取旨意,传送到各个部门再回来向皇帝汇报工作的跑腿事儿。但是这份跑腿工作却只有一个服务对象,且不用对第二个人负责。这个服务对象就是那个九五之尊大宋的皇帝--宋仁宗皇帝。一个显然易见的道理越接近心脏的地方,越能得到充足的血液。同样的道理越接近皇帝的地方,将来越能获得一个好的官职。

    著名大臣范仲淹每一次被贬后,被召回后都能获得一个更好的官职,这不仅代表着他能力优秀,也代表着皇帝对他的能力对他的忠心是完全认可的。要不然宋仁宗怎么可能提拔范仲淹为自己的贴身秘书天天跟他见面呢?当然对于范仲淹而言,被提拔为皇帝的贴身秘书固然是好事。但是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皇帝也不是容易服务好的把皇帝服务好了可能一夜之间飞黄腾达。同样把皇帝惹不高兴了,也能一夜之间让你身败名裂甚至人头落地。

    能力出众凡事直谏的,其实并不十分适合在皇帝身边工作。没过多久范仲淹干了一件事情,又惹恼了皇帝导致他再一次被贬到了地方,还好只是离开京城没有被砍脑袋。这个事情的导火线就是废后郭氏之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