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一百三十三章 打酱油的宋英宗(二)

一百三十三章 打酱油的宋英宗(二)

    日子就这样在一惊一乍中慢慢的过去。嘉佑三年(1058年),濮安懿王逝世后,府内把他所佩带过的玩物分给各位儿子留作纪念,赵宗实所得到的东西全部分给了那些等安葬父亲后就要离开这里的王府旧人。宗室子弟中有人向他借了金带却拿铜带还回来,主管的人把这事告诉他,赵宗实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十分肯定的说:“这就是我的腰带啊,没有什么弄错的地方!“说完便把还回来的铜带接受了下来。可见其为人还是十分不错的,有度量,不计较。

    还有一次赵宗实曾让殿前侍者给他卖掉自己的一条犀带,那犀带起码值钱三十万钱,最终却被殿前侍者弄丢了,当然到底是真的弄丢了还是出了其他的问题,还是被人私吞了那就不得而知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赵宗实也不追问,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赵宗实在日常生活中不太计较这些事情,确实显示了他的气度非凡,还是有非常不错的表现的。

    嘉佑三年(1058年)6月,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又向仁宗提立皇太子的事情,仁宗皇帝当然希望自己的亲生儿子能够继承帝位,正好后宫又有怀孕的妃子,所以对大臣所提议的立太子之事,对他们的回复是此事等等再说。结果没多久,后宫确实生产,但出生的是个女孩,也就是个公主了,并没有皇帝的继承人出生。当时赵宗实刚好因生父赵允让逝世服丧,虽然生父去世对子女都是一种痛苦,但生父赵允让的去世对赵宗实继承皇位一事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如果赵宗实的生父还在,但是赵宗实最终继承了皇位,对皇家礼仪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称谓,待遇,都将带来很大的麻烦。少了这样的麻烦,对仁宗最终下定决心立其为帝也是很有帮助的。

    嘉佑六年(1061年)农历十月十二日,朝廷打算起用赵宗实担任秦州防御史知宗正寺,赵宗实以守丧期未满而推辞。赵宗实四次上奏推辞,朝廷才允许他继续守丧。守丧完毕之后,赵宗实又被授给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他再次推辞。嘉佑七年(1062年)农历八月,朝廷允许赵宗实罢去宗正一职,又担任岳州团练使。

    嘉佑七年(1062年)农历八月初四,赵宗实被正式立为皇子,初九改名赵曙。赵曙听到诏命后称病,推辞当皇子,请潭王宫教授周孟阳撰写奏疏说明自己不愿意来当这个皇子,周孟阳做了些劝诫为赵曙分析了接受诏令和不接受诏令的利害关系,赵曙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连忙拜谢。但是赵曙为不当皇子还是接连的奏疏上了十多遍,仁宗皇帝对此当然是没有同意,下诏同判大宗正事安国公从古等人前往劝告赵曙服从命令,于是众臣到赵曙卧室扶起他强行把他送入皇宫。赵曙在这种情况下才答应做皇子,但在出门前还是告诫自己府中的舍人说:“谨慎地守好我的屋舍,皇上有了后嗣,我就回来。”赵宗实的心情实在可以理解,换了一个心理比较脆弱的人,这样的事情反反复复来几次,估计得早就心理崩溃玩完了。就像一代名将狄青,在一帮文臣的日夜心理折磨下,不久就抑郁而终了。再比如范进,就中了个举人就一下子高兴过头,差点整疯了。所以说其他的都不讲,就心理素质而言,赵曙同志还是挺不错的。农历八月三十日,赵曙出现在清居殿。从此以后,赵曙每天两次朝拜仁宗,有时还到皇宫内服侍仁宗。农历九月,赵曙被封为齐州防御史、巨鹿郡公。

    北宋嘉祐八年三月二十九日(1063年4月30日)夜里,宋仁宗赵祯突然驾崩。曹皇后痛哭一场后,忽然想到了什么,当即阻止了想要出宫报丧的内侍,并悄悄派人去召韩琦等重臣天亮后入宫,共同商量由谁来继承皇位,此后不久赵曙就被召入了宫中,显然经过商量后大家都同意由他来担任下一任的大宋皇帝了。赵曙进宫后,听闻众人的意思是要让他来继承皇帝之位,大惊失色连忙说“我不敢做,我不敢做”,说罢转身就走,说什么都不肯继承皇位......韩琦等人见状,只得冲上去将他抱住,七手八脚为他穿上了黄袍,安顿好了赵曙,才派人出宫报丧,与此同时众人将翰林学士王珪找来草拟遗诏,王珪从没想过会遇到这样的场面,慌乱得不知如何下笔,亏得韩琦临变不惊,吩咐他按自己说的写。到了下午两点左右,百官自垂拱殿门外哭着涌到了福宁殿前,韩琦宣读遗诏,新皇赵曙登基,这位新皇帝就是宋英宗,那一年他31岁。宋朝开创以来,宋太宗赵光义为了夺位,还发生过“烛影斧声”的千古疑案,所以皇位是个好东西,只要有机会,都会去争抢。但宋英宗赵曙是个例外,他天生不想当皇帝,被赶鸭子上架,被迫当了4年皇帝。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宋英宗的皇帝生涯不开心,导致他只在位4年就病重,对外宣称“帝不豫”,被迫提前传位。他的传位过程更加无奈,堪称宋朝最无奈的传位,皇帝写下太子的名字时,最后竟然委屈地哭了。宋英宗在位时间短,没有太大的作为,宋英宗临死前,已经不能说话,手还能动,宰相韩琦连忙拿来纸笔,让他写下继位之人。英宗颤抖的手,勉强写下7个字:“立大王为皇太子”。

    宋英宗一共有4个儿子,其中三儿子早夭,还剩三个儿子,长子赵顼(后来的宋神宗)为颍王,次子赵颢为东阳郡王,四子赵頵为乐安郡王。因为英宗病重,“赵顼”这两个字难写,所以他为了节省力气,才写出“大王”两个字,意思很明确,就是让长子赵顼继位。但宰相韩琦是个老古板,他说:“皇上,这不明确,要重写!”因为在韩琦的心中,皇位传承不能马虎,一定要指名道姓的说出来。宋英宗无奈,抬起颤巍巍的右手,憋着一口气,又写下了:“颖王顼”三个字,韩琦看完才满意,连忙让翰林张方平去拟诏。宋英宗看已经“交差”,顿时委屈的哭了,他热泪横流,呜咽不已,在场的皇后和诸位大臣,无不心疼。为了江山社稷,他勉强登基。勉强支撑4年,临死前终于可以解脱,写个传位诏书还被宰相苦苦相逼,实在可怜。韩琦作为和范仲淹齐名的名臣,他的做法也没有错,只是苦了宋英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