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一百三十二章 打酱油的宋英宗(一)

一百三十二章 打酱油的宋英宗(一)

    送走了大宋第一完人-范仲淹,送走了大宋绝世名将-狄青,送走了大宋最有名的文臣-包拯,送走了一切该送的和不该送的大臣后,仁宗自己觉得也该走了。公元1063年,仁宗突然之间觉得自己不行了。分手的时候终于到来了,仁宗立刻召见了皇后,准备交代后事。曹皇后来到后,宋仁宗已经神志昏迷,不能说话。御医进行了全力抢救,什么诊视、投药、灼艾全都用了,但也没能挽救这位皇帝的性命。

    当天晚上,宋仁宗在自己常年居住的福宁宫驾崩,享年53岁。这位两宋十八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41年),终于不甘心地闭上了双眼,结束了自己的统治时代。按照以往的习惯,每一位皇帝死后,都要给他一段评价,以概括其一生的功过。

    在这些评价中,我个人认为,《宋史·仁宗本纪》的归纳最为优美、准确、堪称神来之笔。现将这段评语、抄录如下:“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期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侧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得评价如此,宋仁宗足当含笑九泉了。

    仁宗走完了他的一生,但是帝国的统治者不能中断,谁来接手统治帝国是马上要解决的问题。仁宗一生以仁治国,但上天却没有因他的仁慈给他带来一个成长成人并且有作为有担当的儿子。为此继任者始终是仁宗本人及朝中大臣万分关心的一件大事。仁宗走了,英宗来了,帝国最终得以正常运转。

    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是濮王赵允让之子,因仁宗无子过继给宋仁宗为嗣,是北宋历史上的第五位皇帝。宋英宗幼年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等职位。嘉佑七年(1062年),在包拯,司马光等众位大臣的催促下被仁宗正式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仁宗去世后的当年即嘉佑八年(1063年),赵曙即帝位。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虽然此时的帝国已经困难重重但英宗对内不想改革,对外竭力用金钱维持现状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治平四年(1067年),赵曙因病驾崩于宫中福宁殿,享年三十六岁,在位五年,谥号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元丰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英宗的在位期间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为什么赵曙能成为大宋帝国的第五个皇帝?

    宋仁宗赵祯自己没有儿子(三个儿子全部早夭),于是在景佑二年(1035年),幼年的赵曙被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也是大宋朝第一家族曹氏的一位重要人物)抚养。

    赵宗实(后来的英宗赵曙)天性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喜欢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穿着朝服见他的老师,并且对老师说:“虽然我是皇室之人,但是您是我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见。”当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呈《宗室六箴》,仁宗把它交给宗实并让他好好学习并用心领悟,赵宗实把内容写在屏风上以便能日日看见由此来约束自己警示自己。

    景佑三年(1036年),赵宗实被封为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升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宝元二年(1039年),仁宗的亲生儿子豫王赵昕出生后,赵宗实出宫回到生父赵允让身边。赵宗实也实在是一个苦命的备胎,但是能当上备胎而且是皇帝的备胎也是不容易的。而且最终他的命还是不错的,最终的皇位还是由他来继承了,虽然在位时间是比较短,历史上的评价也不怎么高。

    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豫王赵昕早夭。皇室子弟也成长不易,不断的有从小夭折的皇子。仁宗皇帝传宗接代的命是太不济了点,在他的一身中生了几个儿子最终是死了几个儿子。宗室成员赵宗实在一惊一乍中还是有机会成为皇位的继承人。估计赵宗实同志在这种等待中所受的煎熬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他之所以在三十六岁时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恐怕和他的这种一上一下,时有希望又时时破灭的生活状况有莫大的关系,精神压力有时比实际的病痛更能要人命。所以保持精神的愉悦是生命得以继存身体是否康健的一个重要因素。皇佑二年(1050年),随豫王赵昕的早夭,赵宗实(即后来的赵曙)的官职又升为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使他又有了登基为帝的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