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一百六十三章 更加残酷的斗争(五)

一百六十三章 更加残酷的斗争(五)

    中年丧妻,让苏轼痛苦。殊不知还有让他痛苦的噩耗!第二个噩耗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病逝了。失去爱妻后,苏轼尚未从悲痛中走出来。结果第二年(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父亲苏洵也与世长辞了,享年58岁。父亲病故后,根据规定,苏轼兄弟带着父亲的棺椁返回老家四川丁忧。当年六月,在朝廷官员的送别中,这对兄弟进汴水,入淮河,逆流而上,经江陵入蜀,回到了眉山老家。

    据说在守孝期间,这对兄弟们曾经相约他日功成名就后,要返回老家眉山,在这里颐养天年,共享田园之乐。殊不知这对兄弟俩的这个愿望,一辈子都没实现。这次返回家乡,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回归故里。因为当重返朝廷后,他们将身陷一场庞大的政治风暴,并在这场风暴中经受各种危机,最终兄弟二人都客死异乡--苏轼死在了常州,苏辙死在了颍昌。这场让他们身陷其中的政治风暴,就是那场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准备让苏轼消失在眼前。其实苏轼就是一个实话实说的官员罢了。但是他的这种实话实最终被改革派定性为并判定他是一个反对变法、隶属旧党成员的评价,这其实也怪不了别人,只能怪他自己。史料记载,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不止一次上疏朝廷,请求谨镇变法,不要急功近利,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在《拟进士对御试策》中,苏轼是这样诉说变法的相关事宜的:“警如乘轻车,驭骏马,冒险夜行,而仆夫又从后鞭之,岂不殆哉!臣愿陛下解辔秣马,以须东方之明,徐行于九轨之道,甚未晚也。“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现在的变法,就好比在深夜驾车一样,周围都是万丈悬崖,但驾车的人还玩命纵马狂奔,这随时会车毁人亡呀!希望陛下解下马鞍,让马匹好好休息。等到天亮后再出行也不晚呀!

    在《上帝书中》中苏轼又是这样说的:“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速,进人太锐,听言太广。”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说:陛下是一个好皇帝,天性智慧,能文善武,不可谓不英明,不可谓不勤勉,不可谓不果断,

    但是陛下也有三大缺点。第一,太急功近利;第二,提拔官员速度快;第三,耳根太弱,什么意见都听。在《再上皇帝书》中,苏轼更是这样非常直白的告诉皇帝:“臣以为此法,譬之医者之用毒药,以人之死生,试其未效之方。三路之民,岂非陛下赤子,而试以毒药乎!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而不已,则乱亡随之。臣非敢过为危论,以耸动陛下也。自古存亡之所寄者,四人而已,一曰民,二曰军,三曰吏,四曰士,此四人者一失其心,则足以生变。今陛下一举而兼犯之。”这段话说的更狠意思是说:如今的变法举措,就好比医生在患者身上胡乱用药,以其性命来检查药效,这怎么行呢?大宋百姓都是陛下的子民,陛下真的狠得下手,把他们当实验用的“小白鼠”吗?如今的变法之政,小用则有小失败,大用则有大失败。如果坚持进行尝试下去,就会导致国家动乱了!臣这么说,绝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自古以来,国家都需要四种不同身份的人的帮助,即“民、军、吏、士”,今的变法已经把这四种人都得罪了!苏轼这种反对新法的谏言,还有很多很多。纵观苏轼的言论确实极力在反对新法的实施。

    综上所述,苏轼强烈反对变法和指桑骂槐的话,让王安石自然恼怒不已。于是在新党的眼中苏轼被打上一个深深的旧党烙印了。即使苏轼是一个“无党派”人士,就是一个“说实话”的臣子,王安石最终实在是无法忍受了,再也不管不顾与苏轼的私下交情了,他警死要把苏轼轰出朝廷。

    在王安石的眼中,虽然苏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才子,私下里对苏轼的人品和才情也是颇为欣赏的。但是这个才子不为自己所用,不但不为新法的实施摇旗呐喊,反而处处添堵,不断上奏皇帝反对变法,在变法还是守旧的大是大非面前,为了维护变法的顺利实施那就只能把他轰出朝廷了。

    王安石不止一次告诉宋神宗:“苏轼这个人,学问来路不正,早晚会害江山社稷。”当时一旁的宰相曾公亮听不下去了,反驳道:“苏轼只不过发表了一些不同的意见,王宰相这样说就有点夸大其词了。”王安石大怒道:“没错,苏轼确实有才华。但是这个人就好比一匹马,只有让他吃吃苦头,才会老老实实听话。若不严惩一下他,朝廷怎么好用呢?“本来宋神宗和他的老爸爷爷一样很欣赏苏轼的才华,准备对其委以重任的。结果在王安的不断数落下,宋神宗也开始慢慢讨厌苏轼,毕竟王安石在神宗的心中分量更重,和他的理念更合拍,于是神宗渐渐地疏远了苏轼,最终再也没有对他重用的心思。

    看见皇帝不喜欢自己,苏轼也不傻。于是苏轼上疏一封奏章,请求外放到地方上去做官,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还是去地方上为百姓做一点实事,真正的造福于一方百姓。对于苏轼的请求,刚开始宋神宗还是打算挽留的。但是在王安石的强烈反对下,在新党成员的咄咄逼宫下,宋神宗只能同意了苏轼外放的请求。第一次的时候他把苏轼外放到颖州,让他担任颖州知州。但是宋神宗刚颁布完这道圣旨后就后悔了。于是宋神宗又马上颁布了一道圣旨,把苏轼改派到了杭州,让他去那里当一个通判(副市长)。

    在宋朝时期由于浙江在钱氏的治理下几乎没有经历过大的战火,后来吴越国归顺宋朝也没有发生征战,所以杭州城风景秀丽、富甲天下,到那里做官绝对是一个大大的美差。可见宋神宗对这个苏轼,真可谓不薄,还是非常照顾的。就这样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离开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来到了杭州。从此与这个城市结下了生死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