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一百九十四章 日落西山(七)

一百九十四章 日落西山(七)

    郭熙树色平远图,《树色平远图》是由北宋时期画家郭熙所作的一副绢本墨笔画,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此图无款,卷后有元明诸家诗文题跋。《树色平远图》描绘的是一河流两岸树色平远的景色。画中之景以河为界可分作前后两部分。前景画河流近岸,平地坡石,其上生古树数丛,枝干盘曲伸张,树上枯藤缠绕,垂蔓点水。开卷处为远山野水,次而出现坡陀老树,冈阜上筑有凉亭,正是文人雅士诗酒嘉会的理想佳处。

    屈鼎夏山图,《夏山图》绢本,淡设色,纵45.3厘米横115.2厘米,屈鼎,河南开封人,仁宗朝为图画院邸侯,擅画山水,喜作山林四时风物之变态,善於布置,涧谷常见曲折之状,林木皆掩霭,颇有思致。论者称其“颇得燕文贵之仿佛”。此图原题为《燕文贵夏山图》,为全景式构图,描绘夏季山野景物。开卷为江水沙岸,远山隐现的平远之景,继而转入烟笼雾罩的崇山峻岭,点缀以舟桥水榭、楼阁寺庙及行旅、鱼樵、高隐等人物活动,景色明润,景物多变,从中可以看到燕文贵山水的影响。

    许道宁秋江鱼艇图,《秋江鱼艇图》也称《渔父图》。为许道宁代表作之一,绢本,淡设色,尺寸为48.9cm×209.6cm,现馆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该图画群山远峰之下开阔江面上的数只渔艇。一笔焦墨和浓墨直扫而下的长皴,绘出屏风一样陡峭的壁崖,表现峰峦的峭拔之势;其山势和曲折迂回的江水增加了构图上的变化;画树用大笔、粗笔,树干不皴,枝似雀爪,只用墨点点树叶,笔法豪壮而有气势;远处树木则用浓墨作长条状,少画枝叶,长短不一,这些画法不同于李成和范宽,体现出风格狂逸的许氏特色。

    燕文贵江山楼观图,《江山楼观图》是北宋画家燕文贵所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山水画,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此图绘长江两岸初冬始雪时景色,是将山水、人物相结合的一件画作。画卷上,寒风凄厉,初雪纷飞,江岸小桥,渔人行旅,浩瀚江水,涟漪层层,枯树黄芦迎风摇曳。苦于生计的渔民们,或驾着小舟穿梭江面,或架设网罟捕鱼,或卷起裤脚在冰冷的浅水处布网,衣单裳薄的纤夫逆风拖船,骑驴奔波的商旅在寒风中瑟缩着身子艰难前行,寒冷之景,宛然在目。全卷人物神态生动,刻画准确,鱼鳞般的水纹用尖细流利的线条绘成,一丝不苟。绘坡石及树木大多用笔简劲老硬,皴法与墨染浑融,表现出一种清刚利畅的情趣,天空则用洒粉法弹出轻盈飘舞的飞雪,技法颇为别致。图中山势挺峭,山石用小斧劈皴,笔法瘦劲。从山水取势看带有李成、范宽的山水画特色。楼台殿阁画法严整工秀,一丝不苟,草木林峦刻画入微,体现了北宋山水画严谨工整的时代风格。

    燕文贵(967—1044),北宋山水画家,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太宗时至汴梁于街头卖画,被画院待诏高益发现并加以举荐,后进入翰林图画院,甚得太宗赏识。作画时常自出机杼,落笔命意不因袭古人,所画景物清润秀雅,又善于把山水与界画相结合,将巍峨壮丽的楼观阁榭穿插于溪山之间,点缀以人物活动,刻画精微。

    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五月五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十月十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他多次下诏搜访道书,设立经局,整理校勘道籍,政和年间编成的《政和万寿道藏》是我国第一部全部刊行的《道藏》。他下令编写的“道史”和“仙史”,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道教史和道教神化人物传记。宋徽宗还亲自作《御注道德经》、《御注冲虚至德真经》和《南华真经逍遥游指归》等书,使我国道籍研究有了完备的资料。

    俗话说十道九医;黄老道家的著作《黄帝内经》就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而道家隐士与道家继承者道教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扮演了地方医疗机构的角色。宋徽宗在地方上大建宫观,他的一个想法就是把当时先进的医疗送到基层--是他作为道君皇帝的惠政之一。

    宋代是我国茶事演进的重要阶段,盛行点茶、斗茶以及茶百戏等。宋徽宗精于茶艺,曾多次为臣下点茶,蔡京《太清楼侍宴记》记其“遂御西阁,亲手调茶,分赐左右”。

    据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还下诏北苑官焙制造、上供了大量名称优雅的贡茶,如玉清庆云、瑞云翔龙、浴雪呈祥等。

    宋徽宗对中国茶事的最大贡献是撰写了中国茶书经典之一的《大观茶论》,为历代茶人所引用。关于该书书名,此书绪言中说:“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因其所作年代为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遂称《大观茶论》,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收录此书时沿用此书名,今仍之。

    《大观茶论》全书首绪言,次分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共二十目。对于地宜、采制、烹试、品质等,讨论相当切实。其中尤其是关于点茶的一篇,详细记录了宋代流行点茶这种代表性的茶艺,为后人了解宋代点茶提供了依据。

    宋徽宗还发展了宫廷绘画,广集画家,创造了宣和画院,培养了像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他组织编撰的《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是美术史研究中的珍贵史籍,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北宋灭亡后,兴盛一时的徽宗宣和画院随之结束,一些画院画家经过辗转逃亡,逐渐集结于南宋的都城临安,先后被恢复在画院中的职务,成为南宋画院的骨干力量。李唐、刘宗古、杨士贤、李迪、李安忠、苏汉臣、朱锐、李从训等都属于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