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二百二十九章 宗泽抗金(一)

二百二十九章 宗泽抗金(一)

    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省义乌市)人,宋朝名将。他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宗泽出生于北宋嘉佑四年十二月十四日(1060年1月20日)。据传说宗泽出生前,他的母亲刘氏曾梦见天空出现猛烈雷电,有光照耀其身体。

    宗家虽贫苦,但有“耕读传家”的传统,父亲宗舜卿就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宗泽自幼随长兄宗沃参加劳动,农闲则在父、祖的教导下,读书识字。天资聪慧的宗泽,勤奋好学,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大约宗泽十几岁时,宗家举家迁居交通比较便利,商贸、文化较为发达的义乌市廿三里镇。在那里,宗泽视野扩大了,耳闻目睹宋朝吏治腐败和外敌频发,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思想抱负。

    不到二十岁的宗泽毅然辞家外出游学,历时十余年,就学之地多达数十处。他不仅悉心求学,研读“古人典要”,而且学以致用,考察社会,了解民情,孜孜不倦地追求治国之道,逐步看清了整顿吏治是解决政治腐败的关键所在;同时眼看辽国、西夏屡屡入侵,也产生了靖边安境、为国效力的思想。于是他认真研读兵书,苦练武艺。这样宗泽迅速成长为一个博学广识、文武兼备、富有理想和抱负的青年。

    靖康元年(1126年)初,在御史大夫陈过庭的推荐下,宗泽被借以宗正少卿身份充任和议使。宗泽说:“此行不打算生还了。”有人问他原因,宗泽说:“金人能够悔过撤兵当然好,否则怎么能向金人屈节以辱君命呢。”因此投降派中有人认为宗泽刚直不屈,恐怕有害于和议,钦宗把宗泽派往战争前沿的磁州任知府。当时太原失守出任两河地区的官员都借故不到任。宗泽说:“受朝廷俸禄却逃避困难是不行的。”他在受命当日就独自骑马上路,随从的只有十几名老弱士卒。

    磁州经过金兵蹂躏之后,百姓逃亡仓库空虚。宗泽到达后立即组织人员修缮城墙,疏浚隍池,整治器械,招募义勇,开始做固守阻敌的打算。他上奏说:“邢、洛、磁、越、相五州各屯精兵二万人,敌进攻一郡,则其余四郡都应进行援助,这样一郡的兵力就能经常保有十万人。”钦宗表示称赞,任命宗泽为河北义兵都总管。

    同年十月,金兵围攻大宋北方门户真定,钦宗命宗泽率部前往救援。真定陷落后金兵分路南下,分遣数千骑兵进攻磁州。宗泽披甲操戈登城指挥战登城指挥战头斗,命士兵以神臂弩射之,粉碎金兵的攻势后打开城门,乘势纵兵追击,斩敌数百缴获大量战利品。这是宋军在北方地区在金军南侵过程中首次击败金兵,极大地鼓舞了河朔各地宋军的斗志。

    康王赵构再次出使金营经过磁州,宗泽迎拜说:“肃王一去不回,现在敌人又诡辞召大王,希望大王不要去。”康王于是转回相州,也正因为宗泽的劝阻才有了赵构建立南宋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宗泽功莫大焉。

    同年十一月,金兵分东西两路先后抵达开封,再次包围了宋都。钦宗任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命他们尽起河北兵马赴京勤王。宗泽认为应该立即会兵李固渡,断绝敌人归路,其他人不同意,宗泽于是独自领兵赶赴李固渡,在路上遇到金兵,宗泽派遣秦光弼、张德进行夹击,大败金兵。金人败后留兵分别屯守。宗泽派壮士乘夜袭击金营,获得成功,击杀了大量金军。

    当时赵构设置大元帅府,檄令会兵大名。宗泽踏冰渡过黄河见到康王,说京城被围困很长时间,救援京城不可缓慢。恰逢签书枢密院事曹辅带蜡封钦宗手诏从京城来,说和议可成。宗泽说:“金人狡诈,这不过是想欺骗我军罢了。君父盼望救援,胜过饥渴,应该赶快令兵直趋澶渊,依次建造营垒,以解京城之围。万一敌人有别的阴谋,则我兵已在城下了,可以敌人的行动进行快速的反应,避免应对不及时的情况出现。“汪伯彦等人加以阻难宗泽计划的实施,劝告赵构派宗泽先行,从此宗泽不能参与元帅府中的谋议了。

    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宗泽前往抗金前哨京师充任东京留守。他六月十日接到朝廷任命,立即出发十七日即到了汴京。靖康元年初,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撤退后,宗泽入京任台谏之职。八月金兵第二次南侵,他出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并任河北义兵都总管。他不仅在磁州击退金兵,还主动出击获取一些战果,使磁州军势声震河朔。这时钦宗派赵构(康王)前往金营求和,到达磁州时,宗泽劝阻赵构使金,使其免当金军俘虏。金兵第二次围攻开封时,钦宗任命宗泽为河北兵马副元帅,协同兵马大元帅赵构等人救援京师。他力主向开封进军,并不顾赵构、汪伯彦等人的阻挠,率兵奋战多次挫败金兵,虽由于势力单薄未能解京师之围,但有力打击了金军视南宋为无物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