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二百四十二章 东南崛起

二百四十二章 东南崛起

    但是高宗的这一不堪回首的经历却意外造就了温州在南宋时期的快速崛起,可谓是一路晦色中的一丝丝令人欣慰的光亮。在宋代尤其距今七八百年前的南宋,温州有幸成为中国大航海时代的第一港口,温州地方经济融入了与丝绸之路异曲同工的“瓷器之路”,走向空前的繁荣。温州制造的海船,装载着瓯江流域的特色物产,成百上千艘驶出瓯江口,奔向东南亚、非洲和欧州。金军的骑兵、步兵骁勇善战,非常强悍,在广漠的中原击溃了宋军防线。宋高宗从海上乘御船逃亡一路南逃来到了温州,在大门岛、琯头、江心屿、鹿城广场路一带小住了50多天。

    高宗的“逃亡”对温州这座城市,意义非同一般。皇帝住在江心屿的十几天里,一边在寺院里潜心禅修,偶尔玩玩字画心里惦记着失去的大片河山。他站在岸边遥望着瓯江水潮涨潮落,心里盘算着如何破解危局。这个时候温州最大的造船场就在江心屿对面的郭公山脚下,一艘艘正在打造的木质海船及匠人的劳作场面,跃入他的视线让他印象很深。与此同时从瓯江上游龙泉方向驶过来的木船,把一箱箱精致无比的龙泉青瓷,运到温州港口装上大海船,分批运送出瓯江口,去往海外。皇帝是亲眼目睹了温州的造船工业和繁荣的海运业。高宗肚子里有本财政帐:朝廷可没往这个地方多投钱,但是这个地方是如此的繁华。经过十多天的考察他得出结论:“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动以百万计”。

    当时的明州(宁波)与温州同是南宋两个最重要的出海口,但在南宋时期的际遇确实有明显的差别。确实有时就是那么一点运气的成份在内,经济更为发达的明州因为更接近杭州后来惨遭金兵屠城,元气大伤。相反温州就因为相差了那么一二百公里的路程,如有天佑金兵到达台州已成疲惫之师,再没有气势和兵力南侵。高宗皇帝建南宋,事实上定都杭州后,为了政权的延续他谋定国策,把注意力放到外海贸易方面,“号召对外开放,向海外招商,不光以招商引资为国策,更以拓海为战略”。由此温州港一跃成为南宋的第一港口。温州的地位瞬时高了,大发展的机遇来了。从此山不再高皇帝也一下子近了。有国外学者说,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个地方的经济直至企业发展,与政治分不开。而在古代皇权就是最大的政治。

    文人们喜欢将今天的江心屿喻为“诗之岛”,似乎登岛驻岛全是来舞文弄墨的,其实就高宗皇帝而言,人在逃亡途中哪有心情赋诗作画?他是强装镇定,内心实际是慌的不得了。当时的岛上东西两侧各有一座航标灯塔,指引着瓯江上下游过往的贸易船只,启发了皇帝新的经济思路。那一刻温州的江心岛更象南宋的复兴之舟,在“诗与远方”的选择中,皇帝把远方看得更重要。

    早在北宋,温州的造船业已初具规模,后期更是由于指南针的发明并运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这样的一个核心技术带动了一个大产业-造船业的快速发展。瓯江的沿岸、古平阳蒲门,都是宋代造船的重要基地。公元1090年温州分到的造船年度计划是600艘。温州既能造海防船,也造客货船。这些官营、民营的造船机构叫造船场或造船坊。浙南多山,山多林木必多,松木、杉木、樟木都能派上用场。温州的先人们心灵手巧,在朝廷的技术规范指导下,匠人们大显身手造船技艺更是有了极大的提高。“南宋后期浙东明、台、温沿海三州,不计绍兴府,民间海船已近两万艘”,山海优势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

    浙南都有哪些好货物出海呢?有两大件值得一提,一是龙泉过来的青瓷,一是海边滩涂上嗮出的海盐,一个出口,一个内销,都是高附加值的货物。此外还有极富盛名的漆器、木材、柑橘、酒、茶叶等等名目繁多的货物都可以出口及内销。宋廷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海上贸易,并且有政府颁布的市舶条法作为法律制度保障,形成了船主、纲首、中小商人合伙经营的多种形式,从货物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条完完整整的产业链。那个繁荣的时期里,自备大型商船的温州巨商已不鲜见,并且当时的温州马路上寺院里酒肆茶楼里,时常有肤色不同的各国僧侣、商人的身影,至今温州商人遍布世界各国形成有名的温商具有历史的渊源。宋代造船业发达是商业贸易在推动俗话说有需求才会有动力,当时的海上贸易几乎全为民营,这就为古代温商的成长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造船的能工巧匠与擅长经营的商人结合,让温州商人、匠人合作共赢赚了个盆满钵满,也为南宋一百多年的国运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本主导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经济发展。自古中国有陆地和海洋两个途径对外进行贸易,唐代的海外贸易事业已经达到了历史的一个高峰,不管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为古代中国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润和发展。在东西方经济交往的过程中,不管是唐朝还是富庶的宋朝,都靠着海上贸易,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南宋王朝由于客观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依靠海上的海外贸易,南宋是怎么靠茫茫海洋鼓起自己的钱袋子来的呢?

    乘船起航,皆为利往。在宋朝为了防止白银流入敌国,在海上贸易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禁止政策比如对朝鲜半岛的贸易就比较严格,但是因为海上贸易能带来可观收益南宋政府对贸易的税收依赖程度非常高,所以不得不鼓励民众开展海外贸易,仍然有很多人通过茫茫海洋来让自己的钱包鼓起来,最终形成了非常繁忙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时宋朝与海外各国的航海路线,也是古代宋朝的交通大动脉。

    在当时宋朝的水密隔仓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进一步提高了船只的安全性能及舒适度。在宋朝因为陆地上的丝绸之路被西夏阻拦,想要发展经济的宋朝就必须另寻他处,现实情况逼得南宋开发海上丝绸之路,因为全国商人都希望通过海上贸易来实现经济复苏,在众多呼吁下,以及在现实需求的刺激下南宋的造船业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南宋在当时可以说是造船技术最好的国家,前面我们讲到的南海一号沉船的发现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南宋的商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不管是在重量上还是载重上都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因为社会的呼声越来越强,所以造船基准基本都是以货船基础建造的,古代的船只都是由木材建造的,所以在一些结构上就要认真考量。因为木材不如钢材建造的船只坚硬,为防止一些变故或者船只撞到暗礁,导致沉船。所以一系列的先进技术都开始运用,例如“水密隔仓技术”,南宋的商船中几乎都会在船舱中加装隔板,将船舱分为多个部分。有了这个技术之后,就算木船因为某个部位触礁而破损进水,进水就会限制在某个船舱,而不会让整条船吃水而快速沉没,这对船员的生命和船上的货物,都是一个重大的保障,这一项技术至今也仍应用在造船业中。有了这项技术的加持,使船只的安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所造的船只也越来越大,极大促进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尽管宋朝有海禁政策但总体上政府是支持海上贸易的发展,有了更先进技术的支持,只会使海外贸易得到更大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造船业的这项技术,让海上贸易有了安全的加持,对于中国商人远航其他国家有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宋朝造船业的繁荣为海上贸易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宋代造船业相较于唐朝又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在南宋就有很多地方设立了造船厂、造船坊,比较密集的地区是在东南沿海。宋时在广州、泉州等地都已经形成了以海外贸易为经济支柱的产业,宋代的造船修船,都已经得到了发展。宋代不仅造船业技术发达,在数量上比较惊人,同时质量也都不错,对于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宋代的船舶有两种一个是“客舟”另一种是“神州”,后者相较于前者要大的很多,在运输效率上自然也要强很多倍。还有就是造船技术和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防止了海上贸易方向迷失的问题,一艘好的船只能决定海上贸易能够走多远,所以想要去往更远的地方,就需要通过“神州”这辆的船只来运送。当神州去往高丽地区时,高丽人民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船,感到非常的震惊。南宋还造过很多车船,车船是一种战舰,通过人力踩踏来带动轮浆转动,前进速度非常快,在航海上防止了海上敌军对南宋船只造成伤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宋军的海上军事力量。

    宋代是中国海外贸易的大发展时期,宋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大发展,都是在海外贸易的基础上才得到了提升,虽然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提供了技术保障,海外贸易本质上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和发展,所以海外贸易还是需要获得政府的支持,大宋政权对海外贸易的态度那是完全支持,正是靠着海外贸易才让宋朝经济如此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