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三百零六章 吃货的遗憾

三百零六章 吃货的遗憾

    不过这里必须要说的是,别看宋朝的餐饮业如此发达,但这其实也只是集中在大城市里。照北宋名相吕蒙正的话说,宋朝城乡差距极大,哪怕汴梁周围的农村,也是“饥寒死者甚众”。在“上户”能吃上酒肉的农村,普通的农民却是“不能营三餐之饱”,有些地方的农民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宋朝官员更感慨农村“田野之民食糟糠”。所以,哪怕未来真有了“时空穿越技术”,“穿越到宋朝吃二斤肉”的愿望,也是个看运气的事儿。但即使这样,小说里的宋朝肉食,也依然馋坏了不少现代吃货们。有个问题更深受“吃货票友”的关心:宋朝人“下馆子切二斤肉”时,主要都是吃什么肉呢?如果参考《水浒传》的话,“切二斤肉”经常是“切牛肉”。武松、林冲等人更有“吃了二斤牛肉后干大事”的名场面。但《水浒传》虽然写的是宋朝事,却是诞生于元朝末年。小说中的生活场景,也多是元代风格。元代虽然也有“并不得宰杀牛马”的禁令,但由于元朝法令宽松,执行力也弱,所以民间偷宰非常猖獗。元曲里还有不少作品,讽刺屠户勾结官差偷宰耕牛的活剧。到了元末施耐庵写《水浒传》时,“吃牛肉”也就更普遍一些了。但放在宋代却不同,宋朝对“擅自宰牛”的处罚更严,元朝只是“杖一百”,宋朝却是要判一年徒刑。只有病死的牛经官府允许后才可屠宰。所以牛肉的价格也奇高。宋徽宗年间时,一头耕牛的市场价不过5到7贯,但一头死牛如果切了卖肉,却能卖到25贯。要知道,宋朝七品县令的月俸,也不过只有12贯钱。切二斤牛肉?在宋朝真是个烧钱的事儿。不过哪怕有钱,宋朝人最“上台面”的肉食,却还要属羊肉。

    两宋三百年里,宋朝社会各阶层,都视羊肉为至高美味。宋朝宫廷规定“御厨止用羊肉”,历代皇帝多是羊肉的铁粉。宋仁宗有次想吃羊肉,半夜里硬是给馋醒了。单是宋神宗在位年间,宋朝皇宫每年消费羊肉就在四十三万斤以上,这还算比较节俭的,多的时候,宫廷每年要杀掉十万多只羊。除此以外,宋朝还用羊肉给官员“发工资”。从宋真宗年间起,宋朝外任官员每月享受“食料羊”福利,即每月给外任官员两头至二十头羊,单为这笔开支,大宋每年就要“发”出去数百万只羊。宋朝的权贵们,自然也是吃羊成风。比如北宋高官蒲宗孟,每年就要吃掉四千只羊,宋朝士大夫们每次举行饮宴,羊肉更是宴席上撑场面的硬菜,“会客食羊肉”成了官员间的习俗。汴京等城市里的大型正店,也多以羊肉名菜为招牌。可以说,放在宋代的高档宴会上,若是“切二斤肉”,大概率就是羊肉。不过,这羊肉虽然好吃,在宋朝却是没几人能吃得起。宋代有些地方的羊肉,一斤能卖到900文钱。这样的“天价羊”别说老百姓,就是官员也“俸薄如何敢买尝”。其实在整个宋代,“吃羊”多是高官权贵们的专享。大诗人陆游就吐槽说,南宋户部的官员由于常有外快,因此能吃上羊肉,但其他各部同级别的官员,由于俸禄太低,就没了这个口福。曾经官居“副省级”的陆游,都是如此“馋羊肉”。陆游尚且如此,更低级别的官员,“吃羊”更是奢望。《夷坚志》里记载,宋朝一位主薄的弟弟娶媳妇,新娘是尚书家的女儿,嫁过来后就闹着要吃羊肉。身为“大伯哥”的主薄大人只能无奈哭穷:“吾家寒素,非汝家比,安得常有羊肉”。没有羊肉吃什么肉?主要是猪肉。所以,能在宋朝随便在饭店里“切两斤羊肉”的人,不是大富大贵,就是发了横财。比起名贵的羊肉来,宋朝人更常吃的,就是猪肉。虽然在北宋皇宫里,每年只消费猪肉四千多斤,地位比羊肉低得多。放在民间市场上,猪肉价格也长期在每斤120文左右,高于宋朝普通市民每天的收入。但对于基层官员来说,这总算还是吃得起的。虽然苏轼都吐槽过猪肉“贱如土”,可在汴京的“餐饮市场”上,猪肉却极得宠。同样还是在还原北宋汴京生活的《清明上河图》里,就有“生猪招摇过市”的一幕。

    印证这一幕的,还有《东京梦华录》里的记载,单是每天晚上,就有数万口猪从南熏门进入汴梁,供应汴梁城的大小店铺。可见单一个汴梁城,猪肉的消费量就如此惊人。而且由于北宋市民爱吃猪肉,还催生出很多“猪肉品牌”。比如汴梁城大相国寺的和尚们,就做起猪肉生意,高僧慧明和尚以烧得一手猪肉菜名闻汴京城,其创造的“烧猪院”,一度是大宋知名餐饮品牌。所以,在真实的北宋城市,如果是一名普通食客,那么就算咬牙下馆子吃顿肉,更大的可能也是猪肉。不过,正如上文所说,宋朝城乡差距大,贫富差距也大。无论牛肉、羊肉还是猪肉,大多数时候都是有钱阶层享用。而在宋朝年间,“涨幅”最高的无疑是“官场饭局”。北宋中期时,一顿高档饭局不过5贯钱,到了北宋徽宗年间,宰相蔡京的一顿饭,花费就在上万贯。然而,正是在“铁血强宋”的高官们喝酒吃肉,饭局越吃越好贵时,整个国家却在腐下去。靖康年间,金军第一次围困汴京时,由于汴京军民的拼死抵抗,金军一度陷入断粮困境。宋朝将士剖开金兵尸体时,发现金兵肚子里只有黑豆。然而当金兵暂时退走后,汴京城里又恢复了歌舞升平,各地军镇将领也天天饮宴,相反前线许多宋军们军粮被扣,连黑豆都吃不上,只能吃着豌豆陈麦苦苦支撑……结果,待到金军不久后再次南下时,如平阳府等重镇的宋军,由于吃够了豌豆,干脆撂了挑子,悲愤大喊“军食如此,而使我战乎”。喊完就一哄而散。金军就这样兵不血刃占领要地,然后呼啸南下,给大宋来了场靖康之耻。以这个意义说,这号称“风雅”“繁华”的“铁血强宋”,真是吃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