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三百零六章 吃货的天堂(五)

三百零六章 吃货的天堂(五)

    但是虽然吃的东西让你眼花了,宋朝时期,主流社会最喜欢吃的是羊肉,其次就是牛肉,而如今非常普遍的猪肉,在宋代的处境是比较特殊的,虽然宋人瞧不起猪肉,但吃猪肉的人也并不少。古人吃肉很麻烦,讲究非常多如今的人只要有钱,只要身体允许,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肉,通常就是猪肉还有牛羊肉,其他像是鸡鸭鱼肉也非常常见,根本就不是啥稀罕的事情。

    可古人对于吃肉这档子事,各种规矩还有条件约束是非常多的。先秦时代,周礼规定不同身份的人吃不同的肉,天子什么肉都可以吃,诸侯王吃牛肉,卿吃羊肉大夫吃猪肉,士吃鱼肉,寻常百姓不吃肉,只能吃菜。直到春秋战国时代,因为礼崩乐坏,对于吃肉的礼法禁锢消失,人们只要有条件,想吃什么肉就吃什么肉,那时候因征战需要,诸侯国都有大量耕牛,吃牛肉是很普遍的。从战国到西汉初期,吃牛肉、羊肉还有猪肉的都很常见,并不少见。有一点需要说明,牛在当时受到管束保护,牛角、牛筋、皮革等都要上缴,但牛肉作为副产品是可以自由食用与交易的,并不比羊肉、猪肉等肉类贵价难得。猪羊为主,牛肉珍贵却并非吃不到。

    汉朝时期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开始明文禁止私宰耕牛,这样的法律也被后来的王朝所延续,但需要弄清楚,历代所禁止的,都是私宰耕牛,没有说牛肉不能吃。自然老死的牛、出意外的牛,所有无法继续耕作的牛,全都会被送上餐桌。正因如此,古代从来都没有说牛肉不能吃,吃牛肉会受罚,并且因为这样的空子,很多有钱人与显贵,他们想要吃牛肉的时候,就会有些牛会很巧合的“出意外”。自然,与其他肉类比起来,古代的牛肉产量有限,实在难以跟羊肉还有猪肉相比,在明朝以前的时候,中国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其次才是猪肉。南北朝时代,羊肉就成为了产量最大的肉类,成为了中原饮食的主流。到宋朝时期,人们对羊肉的喜爱达到了巅峰,北宋宫廷每年要吃掉四十多万斤的羊肉,还出现了“御厨止用羊肉”的规矩,其他肉类都难以与羊肉相比。

    宋朝流行的肉,先猪羊再牛肉延续之前的风俗,宋朝人对于羊肉的喜好程度还是很高,不过羊肉在宋代也不那么便宜,最便宜的肉,是当时并没有什么人愿意吃的猪肉。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猪肉在宋代就处于这样一种相当两难的境地中。宋代最常见的肉食,当然就是羊肉,而牛肉的话,宋朝当然也严禁私宰耕牛,但宋代的牛肉产出巨大,浙江与福建一带甚至还有经营牛肉生意致富的记载,牛肉当然也能吃到。因为羊肉贵,而猪肉比较便宜,加上苏轼等美食博主的推动,猪肉从北宋中后期开始,也逐渐受到了欢迎,越来越常见,也渐渐成了一种宋朝人日常的肉食。

    现在能够吃到的肉类,在宋代,几乎也全都能够吃得到,并没什么两样。如果在宋代进一家店要求切两斤肉,首选是羊肉,其次是猪肉,而牛肉的话也不是没有,至于其他的鸡鸭鱼肉,通常都没有“切两斤”的说法。古今“宋朝题材”的小说里,一个常见的场景,就是“下馆子切肉”。比如古典名著《水浒传》里,诸如林冲、武松、宋江、李逵等好汉们,都有在酒店里“切出二斤熟牛肉”“大块肉切二斤”“切了二斤羊肉”的经历。《三言二拍》里几篇以宋朝为年代背景的小说里,同样有“每日要吃二斤多肉”“要讨二斤肉”等场景。仿佛这“下馆子切二斤肉”,就成了宋代生活的标配。

    其实,如果对照宋代历史的话,这类场景,也确实有生活素材。比起唐代来,宋代的肉食消费,范围显然更大。以苏东坡的话说,就连生活在宋代农村的“上户”,每天的生活也是有酒有肉。而放在宋代的城市里,餐饮消费更是火热。

    北宋都城汴梁里,仅知名大型酒楼就有七十二座,号称“七十二正店”,大多有百步长的主廊,其中最大的樊楼高三层,可容客人上千。小型的“脚店”更有上万家,各种名吃琳琅满目甚至在宋朝餐饮业,还出现了名为“逐时施行索唤”的外卖服务。比如在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有外卖小哥的身影。那活灵活现的身姿,叫多少观者都恨不得穿越过去“下个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