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三百三十三章 武功不振的大宋

三百三十三章 武功不振的大宋

    理宗终究无法振兴大宋,但这也不能全怪理宗。事实上从大宋立国以来,面对西北方强国辽,西夏,金,元的战争,宋政权长期来看,根本没有获得过根本性的胜利,以致国防不固无法抵抗各政权的不断南侵,并最终被灭国。

    这是大宋政权一直没有杰出的军事人才?显然这个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宋政权的军力不振,不断失地?应该说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就社会财富多寡而论,宋朝堪称中国古代最富有的朝代,远远超过秦汉、隋唐、明清等大一统王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在其专著《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曾为宋朝的经济总量做出过相当客观的评估,认为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时,中国的GDP总量已达到265.5亿美元,约占当时全球财富总量的22.7%,而人均GDP则为450美元,远高于同期西欧各国的水平。按照一般规律,富有的朝代往往有意愿和实力来组建一支人数众多、战斗力强的军队,非此不能保障国家安全。然而,宋朝在历史上堪称“异类”,虽然富得流油,但军队的战斗力却比较弱,版图也远不及其他大一统王朝辽阔,并且屡受异族的欺凌,评价其为“经济上的巨人,军事上的侏儒”也不为过。其实,宋朝的军事实力之所以如此不堪,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崇文抑武”的国策消磨了国民的尚武精神,也严重限制武将的自主性。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军人跋扈而导致政局动荡、王朝更迭频繁的教训,不遗余力地推行“崇文抑武”的国策,对文臣士大夫极尽优宠之能事,并利用科举笼络天下英才。与此同时,则对军人采取防范、压制的措施,非但不允许他们参加政治,而且要接受文臣的领导。受这种国策的影响,读书人的地位被无限拔高,而军人的地位则被无限贬低,久而久之,社会上自然会形成“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意识,以刻苦读书、通过科举入仕为征途,将练习武艺、在战场上博取功名视作末途。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的文艺气息固然提升很多,但尚武精神却被消磨殆尽,而没有尚武精神的民族,又怎能被锻造成勇敢无畏的雄师?

    除了整个社会缺乏尚武精神外,宋朝皇帝对武将近乎神经质的防范政策,更是不利于军事的发展。皇帝为限制武将的自主权,不仅实行调兵权与指挥权相脱离、由文官担任监军、将帅平时与士卒隔绝等措施,而且还用“御制阵图”来指导前线将领在战场上行军扎营、布阵作战等事宜,严禁将帅自主行事。如此一来,被束缚住手脚的将领们,怎能在战场上取得佳绩?而事实一再证明,只有破除对“阵图”的依赖,允许前线将领发挥自主性,才能在战场上取得辉煌的胜利。其中,发生在979年的满城之战堪称典型案例。当时,宋军主帅李继隆果断抛弃僵化老套、华而不实的阵图,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地变化阵法,结果一举击溃辽军。然而,李继隆深得宋太宗的信赖,拥有自主行事的底气,一般将领哪里敢这样做?

    其次,战马数量严重不足,并且尽失北方天险。在冷兵器时代,战马的重要性堪比今天的坦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唐末五代的战乱,传统上养殖战马的西北、河套等地区早已被党项和契丹人占据,导致宋朝的战马数量奇缺。按照正史的记载,宋朝战马数量即使到达最高峰时,也从未超过5万匹,严重限制了它跟辽、西夏、金、蒙古等政权作战的威力。更加糟糕的是,石敬瑭为了做皇帝,竟然将战略地位极端重要的幽云十六州拱手献给契丹(辽),由此使得北方天险尽失、中原门户打开,一旦遭遇异族侵扰时,几乎无险可守。虽然后周世宗在位时曾收复三关之地,但辽国依然控制着大部分北方天险,其对中原构成的威胁始终难以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宋朝的国防政策主要用于抵御辽军的南侵,难以腾出手来劳师远征。

    最后,宋朝的对手大多是组织化程度很高的民族,征服难度远超汉唐两朝。仅就北方战场而论,无论是汉朝的对手匈奴、鲜卑、乌桓,还是唐朝的劲敌突厥、回鹘,全都是组织化程度很低的民族,基本上处在部落联盟阶段,君主的权威性完全取决于部落首领对他的依附程度,并不能始终做到政令畅通、整齐划一。更何况,这些民族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决定了他们生存的脆弱性,远比不上过着定居生活的汉人。但宋朝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无论是辽朝、西夏,还是金朝、蒙古,无一不是由组织化程度很高的民族建立的政权,君主的权威性跟宋朝皇帝基本无二,政令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贯彻执行。与此同时,这些政权在保留本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利用被征服的汉人大力发展农业、积蓄物资,生存的稳定性大大加强。在这种情况下,若想击败他们,所需军队和物资远超汉唐,绝非宋朝所能承受。

    正是由于上述三点原因,决定了宋朝无法效仿汉唐两朝,在击灭周边异族的同时开疆拓土,而只能采取保守主义军事策略,并将统治区域基本上限定在汉人的聚居地区,因而疆域要远远小于其他大一统王朝。不过,宋朝虽然战斗力很“渣”,版图远不及汉唐辽阔,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达到其他大一统王朝难以企及的程度,其伟大成就值得高度评价。

    宁宗、理宗时期较大的军事行动基本处于挨打防御的地位。无论是和金国发生的战斗还是和蒙古发生的战斗,基本处于守势。发生的战争基本也是损失大于收获,但一位将领在无数征战中却能屡次获胜,总算为大宋保留了一些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