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三百三十四章 大将孟珙(一)

三百三十四章 大将孟珙(一)

    孟珙(1195年-1246年10月13日[1]),字璞玉,号无庵居士。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人,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南宋中后期军事家,民族英雄,左武卫将军孟宗政第四子。

    孟珙出身将门,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为岳飞部将。他早年随父于枣阳抗金,在孟宗政死后接管忠顺军,累官京西兵马钤辖。绍定六年(1233年),击败入侵的金国恒山公武仙所部。端平元年(1234年),参与蔡州之战,联合蒙古灭亡金国。宋蒙战争爆发后,统领南宋川蜀、京湖两大战场,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累官枢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封汉东郡开国公。晚年以宁武军节度使致仕。

    孟珙虽为武将,但注重文教事业,于战乱之际兴建公安书院、南阳书院。又精研《易经》,颇通佛学。著有《警心易赞》《无庵法语》等,今已佚失。《全宋文》也辑录有其诗文。

    孟珙别名孟少保、孟忠襄字璞玉号无庵居士。孟珙的祖先在北宋灭亡后,从绛州投奔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岳家军”,此后便随军定居在随州、枣阳(今皆属湖北)一带。孟珙生于将门世家,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曾立过军功;祖父孟林也是岳飞部属;父亲孟宗政在开禧北伐中崭露头角,授京西兵马钤辖,镇守襄阳。孟珙是孟宗政的第四个儿子,由马氏所生。

    从少年起,孟珙和孟璟、孟璋、孟瑛兄弟四人就被孟宗政带在军中。军旅生涯的锻炼,使他不仅练就了良好的武艺,而且培养出了对战场形势的敏锐观察力。宋宁宗在位时,新兴的大蒙古国南侵金朝,金军节节败退,金宣宗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本来向金朝称侄纳贡的南宋见状,便以各种理由拒绝给金国输送岁币。而金宣宗对南宋停输岁币之举十分愤恨,在权臣术虎高琪的撺掇下,他不顾两线作战的危险,毅然发动了侵宋战争,企图从南宋方面补回蒙古人造成的损失。孟珙父子就是在这场持续七年的战乱中成为南宋京湖战场的主要将领。

    嘉定十年(1217年),金军大举进犯襄阳,驻军驻团山,京湖制置使赵方命孟宗政等率军抵御。孟珙认为金人必犯樊城,向父亲献策由罗家渡济河,孟宗政同意。等宋军临渡布阵时,金人果真到来,宋军趁其半渡出伏兵击之,金军半数被歼灭。孟宗政又奉命救援枣阳,在战阵中父子失散。孟珙看见父亲穿着白色的战袍并骑着白马在敌阵中,大声喊道:“那是我的父亲。”立即率骑兵突入敌阵,救出其父。战后因功被补授为进勇副尉。

    嘉定十二年(1219年),金将完颜讹可率领号称步骑二十万的大军分两路攻枣阳,聚集城下。孟珙登上城楼,引弓注射,立毙数人,将士无不惊服。随后,孟宗政命孟珙取它道偷袭金军,连破十八寨,斩首一千余级,缴获大量军器,金军撤退。孟珙以此功进升下班祗应。

    嘉定十四年(1221年),孟珙拜见了赵方。赵方听说是孟宗政的儿子,一见奇之,十分器重,辟用孟珙为光化县尉,转任进武校尉。嘉定十六年(1223年),孟珙因功被特授为承信郎。同年,孟宗政在荆鄂都统制、知枣阳军任内去世。孟珙按例为父服丧,但京湖制置司想要起复他任职,被孟珙推辞。到孟宗政安葬完毕后,孟珙又被催促就职,他再度辞命,被转授为成忠郎。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理宗即位,特授孟珙为忠翊郎,不久后,差遣他为峡州兵马监押兼在城巡检。京湖制置司方面又差遣孟珙提督虎翼突骑军马,旋即辟用他为京西第五副将,权管神劲左右军统制。当初,孟宗政在世时,招收金国境内的唐、邓、蔡三州壮士两万多人,编为“忠顺军”,到他死后,由江海统辖。由于军队成分复杂,军情不安,京湖制置司便命孟珙接替江海权管忠顺军。孟珙受命后,将忠顺军分为三部,军情很快平定。绍定元年(1228年),孟珙于枣阳城西“至军西十八里”创修平虏堰,“由八叠河经渐水侧,水跨九阜,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可溉田十万顷,确立十庄三辖,由忠顺军与民户分屯,当年收获粮食十五万石;同时命忠顺军每家养马,官府供应饲料和粮食,于是粮丰马增。

    绍定二年(1229年),孟珙升为京西第五正将、枣阳军总辖,“本军屯驻忠顺三军”。次年,被差遣为京西兵马都监。其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至绍定四年(1231年)被起复为京西兵马钤辖、枣阳军驻札,仍统辖忠顺三军。就在南宋恢复宋金战事之后的创伤时,北方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大变化:绍定五年(1232年)的三峰山之战后,金军大部主力被蒙古军击溃,名将完颜彝等阵亡。

    金朝恒山公武仙逃生之后,又跑到了南阳(今属河南)山中收拢溃兵,竟然数月之间就得众十余万,声势大振。而金哀宗认为汴京残破不堪,于绍定六年(1233年)迁都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又迁到蔡州(今河南汝南)。他为做坚守之计,便下诏命武仙勤王。武仙则以蔡州难守,就想夺取南宋的四川作为落脚之处;如果夺取不了,就改夺进军路上的宋军粮饷。绍定六年(1233年),武仙派手下武天锡进攻光化军,企图打开入蜀的通道,号称聚众二十余万。孟珙率军迎击,逼近敌垒。一鼓攻破其营寨,壮士张子良阵斩武天锡,获其首级。孟珙初战告捷,斩首五千级,俘四百余人、户十二万,以功授江陵府副都统制,赐金带。虽然旗开得胜,但武仙的主力仍然在光化境内,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向孟珙问计。孟珙早就胸有成竹,他告诉史嵩之:武仙会进军吕堰(今襄阳东北),我们只要八千人就足够退敌。果然,宋军刘全部、雷去危部在夏家桥挫败金军后,武仙转而进军吕堰。孟珙得知武仙中计后大喜。当武仙行军到吕堰的时候,遭到了木查、腾云、吕堰三砦宋军的三面围攻,孟珙部这时也迅速南撤,以接应守军。武仙到此时才发现地形不利,进有大河阻挡,退有山险拦截,只好撤军,结果被斩首五千级,俘民夫三万余。孟珙接着向北迫近邓州。邓州守将伊喇瑗害怕重蹈武天锡的覆辙,奉表请降。孟珙入城后,显示出大将风范,伊喇瑗伏阶下请死,但孟珙为他换衣冠,以宾礼相待。七月,武仙手下爱将刘仪请降,并向孟珙提供了武仙驻军的情报。针对武仙九砦屯守于马蹬山,他建议步步为营前进,先夺取离金砦,再孤立其他二砦。孟珙采纳建议,第二天,派遣部将进攻离金砦。宋军假扮成金军混进了敌营,然后到处放火制造混乱,很快占领离金砦。当天夜里,宋军又突袭了王子山砦,袭杀守砦金将“小元帅”。孟珙闻报,率军直击马蹬山。他命部将正面攻击,却故意在西边留出一条路,设下伏兵。史称此役“火烛天,杀僇山积”。金军溃退到西边,又遭到伏击,损失惨重,最后一万两千多人投降。之后孟珙回军进攻已经孤立了的沙窝等砦。一日三捷,部将又攻破默候里砦。至此,马蹬山的九砦还剩两个。刘仪再奉孟珙之命,招降了剩下的板桥砦的两支守军。武仙认为岵山地势险峻,居高临下应该还有一线生机。于是他带着人马开始爬山。孟珙早就料到武仙要移军岵山,命人事先埋伏在山脚。武仙军爬到一半,突然伏兵四起,金军溃退,辎重丢在半山腰,大将兀沙惹被杀,共有七百三十人被擒。战后,武仙不仅拒绝投降,还打算退往商州继续抵抗,孟珙也指挥宋军在一天早晨向石穴砦发动总攻。由于下过雨,山中还没放晴,部将非常担心。

    孟珙大笑说:“这不就是当年李愬雪夜擒吴元济的大好时机吗?”他亲自策马指挥,宋军激战数个时辰后大破敌军。武仙只好狼狈的换上士兵的衣服,带五六个人逃走,剩下的七万多金军纷纷投降。武仙本人后来在逃窜的过程中被蒙古守军擒杀,金朝打开入蜀通道的计划彻底破产。班师襄阳后,孟珙被转授为修武郎、鄂州江陵府副都统制。

    绍定六年(1233年)九月,围攻蔡州的蒙古军都元帅塔察儿被金军击败于城下,士气低落。塔察儿就一面远远地修筑堡垒以防金军突围,一面派出使者王檝向宋廷发出联合灭金的邀请,同时还希望宋军能支援粮食。早在成吉思汗时,蒙古就希望和南宋结盟,共同攻打金朝。但宋人戒于“海上之盟”的教训,双方虽有使者来往,却并没有形成实质上的盟约,更谈不上出兵。不过形势逼人,金朝被灭已是迟早之事。十月,宋廷在权臣史弥远的决策下,决定联蒙灭金,命令京湖制置司出兵。于是派江海、江万载叔侄携孟珙等领兵两万、运粮三十万石,奔赴蔡州。金朝集结了两万骑兵前来阻击,意图阻止宋蒙联军的形成。孟珙鼓噪前进,一举击溃前来阻击的金军,追杀到高黄坡,斩首一千二百级。十一月初五,宋军进驻蔡州城南,孟珙入蒙军大营,与塔察儿相会。

    蒙古人是崇拜武力的民族,因而塔察儿对孟珙消灭武仙大加赞扬,拉着他一起打猎、喝酒,最后两人干脆结拜为兄弟。一天,金军忽开东门出战,想杀出重围。孟珙断其归路,擒拿偏裨将校八十余名,其余多淹死在汝河里。孟珙断定蔡州城内已经断粮,诫嘱宋军:“当尽死守住阵地,严防金军突围。”他还与塔察儿画地为守,以防交战时宋蒙两军误伤。十二月初六,宋军经过殊死战斗,进逼蔡州城南边外围立栅。初七,孟珙命诸将夺取制高点柴潭楼,经过反复争夺,宋军攻拔该楼,俘敌五百余人。蔡州倚仗柴潭水为固,城上楼架设有巨型弩炮,宋军将士不敢近前。孟珙身先士卒开挖柴潭堤,放潭水入汝河,用薪柴填平潭池,宋军顺利过潭攻城。与此同时,蒙军也决开蔡州城西的练江,逼近城下。柴潭和练江是蔡州城墙外的天然屏障,守城金军为夺回天险,驱赶城中老弱孩童,用大锅熬成热油,往城下浇烫宋蒙士兵。孟珙派出道士劝阻了这种行为。

    入夜,金朝五百死士自南门企图突围,宋军进攻受阻。塔察儿令汉军万户张柔率敢死队二十余人逾沟突城,被城中金军用钩连枪抓去两人,张柔也被钩住。孟珙见状,立即率前锋冲出,飞剑斩断钩子,救得张柔一命。没想到三十多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成了灭亡南宋政权的元将,亲自领导了崖山海战。如果能知道未来的事项,估计孟珙不是冲上去救人而是补上一脚,落井下石了。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初九,宋蒙联军发起攻城,遭到金军的顽强抵抗。初十清晨,宋军发动总攻,率先杀入蔡州城,到西门放入蒙军。城里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金哀宗自缢而死,末帝完颜承麟被杀。在孟珙的询问下,金朝降臣带着他找到了金哀宗的尸体,孟珙把尸体一分为二,一半归宋,一半归蒙古,并分了金帝的仪仗器械和玉玺等宝物。金朝在宋元联军的打击下彻底灭亡。孟珙凯旋襄阳之后,被擢升为武功郎、权侍卫马军行司职事、建康府都统制。武功郎虽官品较低,但是职事官的侍卫马军行司,属于中央禁军三衙之一,体现了宋廷对他功劳的认可。岳飞等抗金名将努力一生都未能实现的夙愿,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