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往事农村 » 第十回:农村教育

第十回:农村教育

    80后90后也许还有特别的记忆,那时村里的小学几乎都还存在。虽然校舍破旧,硬件设施不达标;但旗杆上崭新的国旗总是存在的。

    只要国旗在,村里的教育就在。

    强哥读书的时候,村里的小学有幼儿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每个年级都只有一个班。每个年级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体育都是由同一名老师兼任,那时的农村教育相对来说还是很落后的;无论是师资水平还是师资规模都是很受限制的。到现在跟强哥同龄的,也还有不少人也只有小学文化。后来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才逐步帮助农村适龄儿童完成了应尽的学业。那时有些孩子不读书就不读了,总之还有牛放,不至于过早地失业。当时的条件,农村的老一辈人有些对教育还是很不重视。

    强哥读书的时候,村子里面的小学有一位曹姓爷爷,偏瘦、头发不多、个不算矮;说话也很和气。他常年住学校里,同时也兼职给村委做饭。印象较深的是他住的地方有一台电视机,那可是全村唯一一台电视机,而且还是彩色的;具体归属谁,强哥到现在也说不清,小孩子哪里知道那么多;也许是学校和村里共有的吧。

    因为常去曹姓爷爷那里喝凉水,所以至今印象还是很深刻……也许在村里读过书的都知道电视机的事,一下课基本上学校的孩子都是去那里直接在大水缸里舀生冷水喝。比起现在孩子的人手保温杯当时的条件确实是恶劣的;那时每个孩子脸上都有白白的小圆圈;据说都是因为喝冷水造成的。

    每逢下课,曹姓爷爷也因为孩子喝凉水的事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苦口婆心地在劝着。孩子太多,他老人家也顾及不过来,80年代的孩子生性比现在的孩子要疯一些;有些时候老人家被孩子们挤得连门都出不了。

    五年的光阴一转眼的工夫也就没了,点点滴滴的小学时光却怎么也挥之不去……很快乐、很自在、那是最美好的时光;就连农忙的时候给校长家收稻谷也是开心的事。当然校长也会给每个孩子准备一块面包,在那时已经算是很奢侈了;毕竟那时候为了舔一口方便面的调料都能使几个同学围着操场跑好几圈,关系不好的还轮不到舔;没舔到的同学估计到现在心里都还有疙瘩……

    后来强哥他们读初中、高中后,自然也就没去学校了。在家门口就能看见学校,但就是没去过。渐渐地村里的孩子少了,学校也改成了只有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而且还是三个年级在一起上课,学生才三个人;老师一人。这样的情况肯定难以维持下来。慢慢地就取消了村里的小学,改成学龄儿童都去镇上上小学了。

    农村的教育每个村要想有自己的小学确实很难坚持下来,何况还是那个年代。虽说村里的小学不在了,但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还是有很多现在是因为教育才出人头地的……

    教育是根本,知识就是本钱。农村的教育现在比以前离家远一点,但条件却高了很多,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却是显而易见的。

    怀念那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