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往事农村 » 第三十二回:生财有道

第三十二回:生财有道

    农村过年那些年有些家庭往往都会杀年猪,过去家家户户都养猪,由于饲养时间的长短不同,也不是每个家庭都会杀年猪,按照惯例,农户家杀猪基本都选择在节前,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这个时候猪肉的销售也不愁,过节嘛,每个家庭都需要购买猪肉,再加上人情往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杀年猪的家庭一般都是选择过年前几天进行宰杀,那时候杀猪的屠夫也忙,杀年猪最佳的时间是过年前一天,这个时候杀猪;一是为了保证肉质的鲜美,二来也能够快速的销售完新鲜猪肉,新鲜的肉品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不过杀猪的具体日子都是听屠夫安排,跟屠夫关系好的家庭往往会迎来年前的那一天。

    正常来说,杀猪之前猪肉就已经有人预定过了;农户家养的猪肉比市场上的那种猪肉要紧俏很多,主要还是因为家养的,肉质肉品各方面都属上品,猪肉的味道也甚是鲜美;吃起来也香。而市场上供应的猪肉大多是饲料喂养的猪;肉品自然不能与家养的猪肉相比,正是这个原因农户家养的猪肉在销售方面还是供不应求;农户年底也因此挣来了一年以来辛辛苦苦养猪的钱。

    杀年猪那天是要起大早的,家里的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叫来帮忙的人也很准时的到,都是左右隔壁邻居帮忙过来抓猪的,东家分发完香烟寒暄几句后,大家就坐等杀猪师傅了,他一到那就是要办事了,这个时候是出大力的时候,捉猪、还要将猪抬上杀猪桶上早已安排好的门板;接着再按住不能让其动弹,以便杀猪师傅能够快速地施展他的技术。同时这个时间点,东家会点炮仗,放鞭炮来烘托气氛,年猪年猪毕竟是热闹的事嘛!讲究的杀猪师傅会在这个时间段,以鞭炮声为背景来结束老猪的性命,只需一刀快、准、狠、喷出来的猪血会有专门的大盆接着,猪血这道菜也是农村菜系里的一道特有风味。

    接下来就按部就班不能乱,做事要讲究次序,早已烧好的开水会及时跟上;烧开水是大事,猪杀以后,开水一定要能够及时的跟上,只有经过开水的充分浸泡,才容易去除猪身上的猪毛。杀猪师傅这个时候往往也会大汗淋漓,靠一根大绳将猪来回的在大杀猪盆里翻身,以便能够达到他想要的浸泡效果。然后快速地处理完猪身上的猪毛,这个时候就是一只裸猪安稳地摆放在门板上了。

    东家通常这个时候会分香烟给所有在场人员;往往只有这个时候才可以小歇一下。

    紧接着就是处理猪肉了,好的杀猪师傅那是游刃有余地处理整头猪,技艺的精湛另在场人也拍手叫绝,多年的经验积累,技术确实也是炉火纯青,动作行云流水。

    分切肉的环节更是神,手起刀落,一块块肉整齐的排列在案板上,需要的家庭各自挑选。那些份量买的少的,杀猪师傅一刀切下来不用过称都知道斤两。

    老一辈的杀猪匠,都是人高马大,眼里透着另猪都害怕的杀气,到哪里都是一身行头,杀猪刀及其他一些铁器用一个大竹篮装着,一路走一路哐当哐当地响,也挺霸气……只是干活的时候满身油腻,再叼支烟这就是农村杀猪师傅的真实写照了。

    老一辈的师傅们渐渐老了,村里的杀猪匠也没有了,过了大概两三年的时间,后来村子里又有了杀猪匠,是外乡招亲到了村子里来的,瘦是瘦了很多,但人很利索,杀猪流程细节也不含糊,一看就是练家子真正学过的那种;在村里呆的时间不算太长;不知道什么原因,听说是离婚了,具体不清楚,后来走了,去了别处。很多年以后也遇见过,人很好;看样子较以前要富态一些了,只是现在已经不做这个行当了。当年走后留下来的整套杀猪用具依然在他当时卖肉摊的隔壁小店里。

    渐渐地村里真没有杀猪匠了,开店的老板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竟然靠以前的杀猪匠,留下来的一套家伙式干起了这个营生,也许是卖肉挣钱,帮别人杀完猪,再买下猪肉放在自家的小店门口卖,一来招揽新的顾客,二来又兴起了自己商店的生意,想的倒是不错。

    强哥倒没有见过商店老板杀猪,但听村里人说,他杀猪:大猪三刀;小猪两刀。按这行的规矩他是很不称职的,也是不能再继续这个行业的,行有行规,没了规矩,乱来可不行。

    杀猪最吉利的是一刀结束,在杀猪的过程中有的师傅会补第二刀,但这在他们行业内是很忌讳的。毕竟猪也是生命,不能乱来。

    同他同时期开店的都已经在镇上开起了大超市,他却慢慢地猪也不杀了,店也不开了。

    后来遇见他,稍显落魄,扫起了村里通向马路的一条小土路。

    也许是命吧,这样的结局谁也没料到,曾经在村里也算得上一号人物的人,竞走了下坡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都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