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情种本源1心跳女神 » 第23章 开学什么人设最受欢迎

第23章 开学什么人设最受欢迎

    在很多年很多年前,在上个世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末期,1989年,还没有人设这个词吧?

    早在那个时候,罗马得一就早一步悟得了人设的重要性和人设的设定与操作,这和他后来在商业上、社会上、爱情上深谙策划组织管理领导的学问一脉相承。

    人设应该是近几年出现的网络用词吧?而罗马得一可以说提前了30年就进入了人设学前沿领域。

    他那时考上花容一中报到一事,就是经过精心考量了的。预想了怎样做才能博得班主任老师的刮目相看。

    1989年九月初的报到,他心里早就计划好了,不是第一个去,而是最后一个。不是一大早就去学校,而是快到中午时分才赶到报到的班级。

    进到教室的时候,只有一个中年男教师坐在第一排的课桌第一张上。

    他从后门迎着男老师的目光走上前,礼貌地打招呼:

    老师好,我是罗马得一,来报到的。

    老师有些责怪,更多的是有些惊喜。他感觉到自己一定是没有让班主任失望。在老师的眼中他捕捉到老师的想法:

    我倒要看看这么一个优秀的学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邓永寿,教政治的,你们的班主任。邓老师倒真是一个爽快人,自己倒先做了个自我介绍。你的档案在等你的时候我看了好几遍了。非常优秀!以后要在班里起带头人作用啊。

    对,是带头人,不是带头。这已是预先嘱咐了。

    他心想这个虽迟但到的报到算是达到预想加深老师印象的效果。

    邓老师又说,按规定是要报到学生做个自我介绍的,你就免了吧。

    很少见,副科的老师当班主任,他一般习惯了主科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当班主任;在初中的时候到了初三,换成了教生物的老师做班主任,到高中了,又遇到了教政治的老师当班主任。

    后来到了高三,又是教历史的老师当班主任。

    早在初中的时候,在填写学生的毕业鉴定时,就被班主任选拔,成为学生档案填写的几个人选之一。看到自己的档案时,他预见性地打下了伏笔,一支妙笔把自己的档案写的花团锦簇:

    在自己的角度看是有点过于溢美之词了;但如果是老师这样写出来的,那就是高度肯定一个学生了。

    这分寸和角度真是很微妙。

    邓老师在他有意延宕的报到时间里反复看到的档案就是出自自己的手笔。

    这个秘密和心机永远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

    开学没几天,邓老师要到外地去学习一个星期,临走邓老师在班上宣布,他不在班上的这段时间,就指定他为临时班长,管理班上事务。

    这真是莫大的荣誉。他一下子惊艳了全班。

    一个星期下来,他成了全班的焦点人物;他也不辱使命,尽全力处理好班上大小事务。在小学、初中一直就是班长,那些锻炼一脉相承,无缝对接,在高中派上了用场。

    后来顺其自然他就由邓老师提议为了班长人选。经过现场选举,他以绝对压倒性的优势当选为正式班长。

    他的传奇色彩、不走寻常路,不止在一个方面,也没有局限于学校。

    到了后来的高三阶段,他无视应试教育的清规戒律,成为一个自觉的反叛者,超前主动拥抱素质教育。

    他这种不可思议的独特与他后来不可思议的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

    踏上社会后,他投入到几乎零成本、白手起家的完全自主创业模式。短短几年时间,就在省城买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遥遥领先同时代的同学们。

    后来即使因为经济案件,身陷囹圄,他还真正做到了出污泥而不染,他大量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2012年到2019年先完成了系列长篇小说中的《情种本源:海市蜃楼》的手稿写作;

    2020年、2021年、直到满刑前的2022年初,他专事诗歌写作,又写下了一生中最大量的诗歌,他处于创作欲望空前旺盛的诗歌时期,写作风格也越来越坚实,他的诗歌的诸多重要元素,如创作风格、美学元素和精神特性,在这两年都已喷薄而出。

    阅读、长篇小说写作和诗歌写作,身处绝境,这三驾马车仍并行不悖,互相滋养。

    诗歌和长篇小说互为有益补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小说和诗歌既可独立成文、成诗,又可互相映衬。

    他用小说的方式写作诗歌;用诗歌的方式写作小说。或者用诗歌的语言打磨小说,让小说获得诗性、诗意;用小说的特性注入诗歌,让诗歌获得叙事性、故事性、戏剧性。

    ——因为这一探索和实践,他因此写作出了超过5000多行的长诗《爱上了你,我爱上了你身体的海市蜃楼》,这也是他的第一次长诗写作实践。

    现在的写作,他独自租住在异省异乡的江城,一间狭小的单间,写作的桌子,准确的说就是一张酒吧椅的圆形凳面,就摆在窗前,凳面很小,只够放一台笔记本电脑。

    就像彻底幽居的狄金森当年那样,写字的桌子就摆在窗前,桌子很小,只够放一张信纸。

    透过窗户,楼下就是马路、行人、车辆,城市街道的喧嚣;隔一条马路、一片居民小区,就是绿树成荫的汉口学院,就是青春的男女学生。

    凳子上的电脑里是虚构的世界,回忆的世界;窗外就是真实现实的世界,两个世界互通互联,联结扩展成了一个互补的世界,一个生动的、雀跃的世界。

    他甚至一直预想,就在哪一天,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学生、一个灵魂知己,就机缘巧合地走进了他的房间,坐上他的床头,看着他敲击键盘。

    她看着她自己被他写进他的小说,活生生的人、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甚至他们之间有一搭没一搭的零星对话,她的气息、清香,肢体不经意地轻触、以及由这种轻触触发的一系列肢体语言、动作,还有很多,很多,即时即刻变成素材,敲进了键盘……

    虚构和真实就这样混淆了界限,现实和文学的边界也随之消失。

    聪明的读者一定会惊艳于他如此天然而高超地在诗歌和小说中表现抽象与具体时,同样以惊人地方式处理了生活的抽象与具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