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云1起兵建唐 » 第十五章:返乡征途(1)

第十五章:返乡征途(1)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当李渊为天子梦想努力一跃时,远在江都的宇文化及也在为他的皇帝美梦忙碌着。

    虽然宇文化及就一轻薄公子,草包一枚,但他也明白,杨广已经被他弄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必须拥立个傀儡皇帝。但立新君之前,他要做一件极其重要的事,那就是斩草除根。

    于是,轰轰烈烈的“大清除”运动开始了。

    首先中招的是杨广的弟弟、蜀王杨秀以及他的几个儿子。

    杨秀当年曾与杨广争夺太子之位。作为自己的亲兄弟,当年的杨广即位后没有选择清除,而是很仁慈的保留了弟弟的性命。

    接下来就是杨广的儿子、孙子以及大隋的宗室、外威全部被杀。

    一众被杀的这些皇室宗亲中,当属杨广的次子杨暕最为死不瞑目。

    杨广活着的时候,爷俩就不对付。杨暕长期受到父亲的猜忌,他很害怕,时刻担心哪天就会被父亲赐死或来个“意外身亡”。

    江都政变那会儿,杨广还曾怀疑是杨暕搞的鬼,而直到杨广被杀,杨暕是不知情的。所以,当他被宇文化及抓起来时,还大声叫喊,请求父亲大人饶命,因为他认为这是父亲大人的命令。

    那么,杨广一族还有人活下来吗?答案是肯定的。

    仅保留了一个,已故秦王杨俊的儿子杨浩。至于原因,史书的说法是,宇文智及与杨浩私交甚笃,加上宇文化及需要有个傀儡过渡,所以杨浩暂时逃过了一劫。

    而当时依然忠于大隋的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在乱军中身死。

    写到这里,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骁果军叛变时,虞世基、裴蕴等这些依然忠于大隋的政治老手难道不知情吗?宫女都知道骁果军要造反,虞大人他们肯定知道。

    但为什么没有采取措施制止呢?这个“功劳”恐怕要归功于虞大人了。

    虞世基,贞观名臣虞世南的兄长,隋朝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同时也是出了名的奸臣。

    当然,他能成为一代“名奸”,一定程度上也是拜杨广所赐。关于这一点,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有明确记载,“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

    当时天下义军、匪盗蜂起之时,杨广自欺欺人,不愿听更不愿相信天下有那么多的造反者。而这位虞大人很善于察言观色,在一次诤谏遭到杨广质问后学乖了,一切按照皇帝大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心一意取悦杨广。

    江都政变之初,御史大夫裴蕴得知骁果军欲造反,先是和江都县令张惠绍起草了一个应对方案,决定矫诏把宇文化及先抓起来再说。由于裴蕴自己不敢擅作主张、擅自行动,于是第一时间找到了虞大人。

    虞大人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于是把矫诏的计划压了下来。

    估计裴蕴等人至死时,一定会发出这样的长叹:“杀我者,非宇文化及,真正的黑手是虞世基啊!”

    的确如此!虞大人虽然统揽朝政,但这几年来主要的工作就是屏蔽一切造反的消息,任何造反的消息到了他这里都是危言耸听,可谓“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可以说,正是这位虞大人的“尽职尽责”,使杨广错失了翻盘机会。

    这时的大隋虽然名存实亡,但大隋的不少文臣武将仍在。宇文化及他们弑君,是打着“匡复大隋”的旗号而进行的“爱国主义”运动。该杀的都杀了,该收降的也都收降了,接下来就该拥立新君了。

    于是,宇文化及以萧皇后的名义拥立秦王杨浩为帝,自称大丞相、总百揆,任其弟宇文智及为尚书左仆射,裴矩为尚书右仆射,三弟宇文士及为内史令,司马德戡为光禄大夫。

    至此,宇文化及摇身一变正式踏上“摄政”之路。

    大业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以宇文化及为总指挥的返乡团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启了返乡征途。

    之所以称之为“征途”,是因为这一路实在不太平。

    路线是这样的:返乡团从扬州出发,先乘龙舟走水路到徐州,然后走陆路,经山东、河南到达陕西。

    当宇文化及站在豪华的龙舟(杨广在位时打造的)上,备感春风得意、志得意满之时,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队伍出现了政变,差点终结了他的帝王美梦。

    第一次政变发生在返乡团刚刚启程之时。

    宇文化及摄政不久,骁果军便目睹了这位轻薄公子的作派,奢靡淫乱程度比杨广最后一段人生时光里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发觉宇文化及论“文”比不过朝中这些大臣,论“武”比不过司马德戡这些武将,论“抚恤”比不过杨广,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他都不具备一个天子的潜质。

    他们深感,跟着这么一个草包主子,自己的前途堪忧,搞不好还得背负谋反弑君、不忠不义的罪名。于是,不满情绪迅速蔓延。

    刚开始,他们选择了沉默和隐忍。但沉默时间久了,最终会暴发的。

    每当夜幕降临,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冥想,谈论、回忆着杨广在时,他们不但可以时不时的领点赏钱,可以与情人幽会,可以再娶妻纳妾。

    而如今,宇文化及丧失人伦道德,淫乱后宫那些女人们,这是他们不耻的,他们当时之所以响应,是想着有个明君带领他们走向辉煌,从而能够光宗耀祖,而从宇文化及一段时间的种种表现看,他们极为失望,美好的梦想破灭了,随之而来的是愤怒,是极大的不满。

    在这种不满情绪的支配下,骁果卫折冲郎将沈光、虎贲郎将麦孟才、虎牙郎将钱杰一拍即合,决定大开杀戒――趁夜偷袭宇文化及。但不幸的是,计划泄露。

    当三位猛人带着几百兵马悄悄来到宇文化及的中军大营时,发现空无一人。沈光立即反应过来:“不好,中计了!一定是有人泄露了咱们的计划。如今之计,唯有奋力拼杀!”

    话音未落,司马德戡便带军抵近,两军顿时混战在一起。

    同样都是骁果军,知已知彼,但沈光一伙人数少,明显占据劣势,没过多久,沈光三人战死,第一次政变失败。

    经此一劫,宇文化及产生了担忧,明白了一个道理:骁果军队长期被司马德戡把持终归不保险,如果哪天司马德戡再来个政变,自己岂不是性命难保?不行,骁果军队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这一深刻认识下,宇文化及在上朝时宣布了一份重要人事任命:鉴于司马德戡在“匡复大隋”中是首倡功臣,理应“重用”,任命司马德戡为礼部尚书。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宇文化及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

    明眼人都明白,宇文化及任命司马德戡为礼部尚书,这是玩得明升暗降的把戏,是对司马德勘的不信任,这一点司马德戡自然清楚。他不但清楚这一点,他更为清楚的是,一旦失去军权,等哪天回到关中,如果天下人借为杨广报仇的理由讨伐他们,宇文化及很有可能把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他将成为最大的“背锅”者,到时候不但跳进黄河洗不清,而且不得好死。

    历史真是很有意思,当时策划集体大逃亡的是他,带军闯入彭城阁的是他,拥护宇文化及的是他,平叛沈光的是他,如今要反叛宇文化及的还是他――司马德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