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云1起兵建唐 » 第二十章:大战余波(2)

第二十章:大战余波(2)

    第五波:武德二年春,宇文化及迫于解决温饱问题,想就近找个软杮子捏,于是决定带领所剩无几的残兵败将攻打魏州。

    驻守魏州的是李密的部下元宝藏。这个时候李密早已降唐,而元宝藏还未降。

    此时的魏州,看似是一座没有援军的孤城,很容易攻破,然而令宇文化及没想到的是,他自以为的“软杮子”却是块不折不扣的难啃的“硬骨头”,攻打了四十来天,不但连城门都没摸到(有点夸张了,比喻而已),还差点让元总管给包了饺子。

    后来元宝藏在老部下魏征(已随李密降唐)的劝说下,举城归附了李渊。

    宇文化及意识到,如今他的手下再也不是当初那支战斗力强悍的精锐了,此前能打的骁果卫基本都逃了,如果这样相持下去恐怕会彻底藏送在宝藏手里。于是他把目光转向聊城,因为那儿有个变民军首领叫王薄。

    王薄,山东邹平人,是隋朝未年最早的变民军首领。当年因兵役繁重,他与同郡孟让以长白山为据点发动农民起义,后被隋末名将张须陀等人一路追一路打,先从黄河逃至临邑,又与孙宣雅、赫孝德等起义军会合逃至章丘,最终转战聊城。

    宇文化及之所以转战聊城,是因为他不缺钱,缺兵,可以花钱请王薄的部队作为雇佣兵,联合攻取聊城。在金钱的驱使下,王薄欣然同意。

    经过这段时间以来的几次战役,宇文化及在军事上有了点长劲,撤离魏州前,安排其弟宇文士及前往济北征运粮草。

    应该说,这一作战计划想得很周全,万事俱备,只欠攻城。然而,宇文化及接下来先后接触的三个人物,一个让他吃尽苦头,一个替他打开了城门,一个要了他的命。

    先说第一个,让他吃尽苦头的人。这个人就是李渊的堂弟、淮安王李神通。

    前文提过,李神通和平阳公主为李渊攻取长安扫清了外围,立下了战功。此时的他为大唐山东道安抚大使,负责指挥山东各路兵马。

    就在宇文化及撤兵还未走出魏县,便遭遇了李神通,于是边打边往聊城撤。李神通在魏县斩杀宇文化及部将两千余人后,一路追到聊城。

    这个时候,宇文士及征粮还未到,宇文化及缺粮,陷入绝望之地,对于这位一贯锦衣玉食的轻薄公子来说,忍饥挨饿的苦头是吃不得的,只好请降于李神通。

    出人意料的是,宇文化及的请降遭到了神通大人的断然拒绝,理由竟是,“若接受投降,就无法虏获财宝,没有钱财就无法犒赏将士。”这个理由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大唐安抚副使、黄门侍郎崔世干这是第一次跟着神通大人公干,之前对神通大人扫清长安外围之英雄事迹大为钦佩,本想跟着神通大人学点军事本领、兵谋机略,可神通大人的理由实在让他感觉叛若两人,于是极力劝道:“化及缺粮,军心不稳,身心疲敝,今请降于我,此军功唾手可得,为何要拒绝呢?”

    其实,崔副使这番劝说,没有说到神通大人的心里,也可以说没有真正说到点子上。

    如果崔副使接着再往下说一句“接受请降,既可不费一兵一卒轻而易举获得军功,又可虏获财宝犒赏将士”,或许,神通大人就能欣然接受。但,崔副使只说了半截,便激怒了神通大人,遭到了囚禁。

    当然,神通大人看问题确实有点儿一根筋,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这件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你给领导提建议,要尽量把准领导的意图,把话说到点子上,话不在多而在准。

    神通大人认为,宇文化及缺粮,即便围而不攻也能取得胜利。

    就这样,一转眼几天过去了,宇文化及吃尽了挨饿、遭受手下白眼、吐槽的苦头。

    然而,不利战局在几天后得到扭转,因为几天后宇文士及的征粮队伍回来了,化及得粮后军心大振:投降?不不不,老子要和你死磕到底!

    这下麻烦了,要想拿下聊城只能强攻。

    庆幸的是,李神通所安抚的山东并不缺猛将,贝州(今河北清河)刺史赵君德就是一员能打硬仗的猛将。

    虽说赵君德官至刺史,但攻城拔寨从来不含糊,常常冲在前面,都是弟兄们跟我上,而不是弟兄们给我冲。

    聊城之战,赵君德依旧身先士卒,不但稳稳地发挥了他正常的作战水平,而且第一个攻上城墙。

    强将手下无弱兵。

    他的手下也纷纷爬了上来,杀得宇文化及将士几近崩溃,眼看就要取得城墙的控制权,胜利已经在招手,这个时候收兵鸣金声响起,诸位,这可不是宇文化及见势不好鸣金往城内撤,而是李神通的命令。赵君德气得差点吐了血。

    至于神通大人下令鸣金收兵的原因,《资治通鉴》告诉我们:“神通心害其功,收兵不战。”

    不管是起初崔副使关于接受请降的建议,还是赵刺史力拔头筹胜利在即,在神通“大人”一番神一般的操作下,使原本两次能够取得胜利、获得战功的战役白白藏送了,不得不令人感叹:神通确实人如其名,真是位“神人”(大仙)也!

    第二个人,就是替宇文化及打开城门投降的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宇文化及花钱请来当雇佣兵的江湖大佬王薄。

    什么是江湖?江湖就是男人之间的道义。

    这位江湖大佬本来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但却背弃了江湖道义,做了一个江湖男人不该做的事情,不但没有替宇文化及消灾,反而给宇文化及制造了灾害,而且是致命的。

    神通大人刚刚鸣金收兵,占据河北的窦建德便率大军而至。

    他来此的目的不是支援李神通的,也不是来趁火打劫的,而是为了传国玉玺而来。虽然传国玉玺对此时早已登基称帝、建立夏政权的窦建德来说,表面上看好似已无任何实质性作用(若此时未称帝,获取传国玉玺可以为自己称帝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得到传国玉玺的意义却非同一般。

    因为自古以来,传国玉玺是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手握传国玉玺就能光明正大的布告天下,自己才是正统的皇位接班人。

    然而,实则虚之。

    窦建德讨伐宇文化及的真正用意是不能摆到桌面上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窦建德对群臣说:“吾为隋民,隋为吾君。今宇文化及弑逆,乃吾仇也,吾不可以不讨!”此言一出,立即得到纳言宋正本、内史侍郎孔德绍等人的积极支持,孔德绍抢先进行了一番即捧戴又赞同的表态:“今海内无主,英雄竞逐,大王此举实为顺天应人的义举,必定能义安天下!而宇文化及谋逆弑主,篡隋自代,天下人理应群起而诛之!”

    窦建德:“善!”

    就这样,窦建德高举“义举”之旗来到聊城。李神通自知不是夏军的敌手,无奈退兵自保,本想立大功,没想到一番辛苦到头来却为窦建德做了嫁衣裳。

    李神通有自知之明,但宇文化及却没有这般觉悟。

    宇文化及认为,窦建德起身群盗,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自己又有以王薄为首的雇佣兵做帮手,击败建德不在话下。

    所以,窦建德率军一到聊城,宇文化及便立即出城迎战,不想却数战皆败,只好据城坚守。

    然而,窦建德是有备而来的,见宇文化及退回城内,立即使出杀手锏――砲车,并连番发起猛烈攻击。

    这种砲车属于大型攻城武器,除了运输难度大(路不好走,没有运载的机动车),还对研制、维保等要求很高,重要的是制作花费大。由此可见,窦建德此行是下了血本的,也可以看出他获取传国玉玺的决心之大。

    可以想见此时城内的景况,一定是头顶石块乱飞,官兵抱头闪躲,城内一片混乱。

    相信此刻在城内指挥防御的宇文化及被这大型阵仗吓懵了,被惊着的还有一人,王薄。

    王薄这伙人本来就是一群重利轻义的土匪,答应支持宇文化及只不过是一种交易,来到聊城才发现,宇文化及过得还不如自己,虽说是皇帝又有些钱财,但兵力严重不足,被唐军追打的四处躲藏,还经常断粮,自己手下那帮兄弟大鱼大肉惯了,消受不了这粗茶淡饭。

    虽说是为了宇文化及的高额雇佣金而来,但见到窦建德这攻城阵势,只怕钱没花完,命没了。

    于是王薄与二当家几个一合计,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开门投降,使夏军轻而易举拿下了聊城,返乡团被一网打尽。

    第三个人,就是要了宇文化及等人命的人,这个人便是窦建德。

    窦建德入城后,先是生擒了宇文化及、宇文化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秉,然后以君臣之礼拜见萧皇后,向萧皇后俯首称臣,收了传国玉玺以及隋重要史料,随后下命全军将士着素服为隋炀帝杨广举行了盛大的发丧仪式,追谥隋炀帝为闵帝。

    之后,安抚百官,任命隋黄门侍郎斐矩为左仆射、掌选事,兵部侍郎崔君肃为侍中,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右司郎中柳调为左丞,虞世南为黄门侍郎,欧阳询为太常卿。当即遣散隋宫人一千余人,对于其他文武百官和近万名骁果卫军人,也是尊重其选择,愿意留下的,委以相应官职,不愿留下的,发给军饷和粮食送他们离开。

    这些人中还有个重要人物,就是杨广的媳妇萧皇后,他是宇文化及弑杀杨广后被带到聊城的。

    说起萧皇后真是教人怜惜。杨广被杀后,萧皇后的命运完全主宰在宇文化及手中,被迫开启了极为羞辱的一段时光。

    以萧皇后为代表的这些后宫女人们并没有如杨广所愿,喝下杨广事先为她们准备好的毒酒,而是成了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寻欢作乐的玩偶。

    窦建德攻陷聊城之后,萧皇后暂时梄身于窦建德处。

    那时,窦建德与东突厥交好,东突厥首领处罗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是杨广的堂妹,也就是萧皇后的小姑子,因此关系,处罗可汗遣使恭迎萧皇后。

    于是,窦建德派使者以及千余骑护送萧皇后和南阳公主(杨广的长女)前往东突厥。直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攻灭东突厥后,把萧皇后迎接回长安,幸得李世民的礼遇,总算有个安定的晚年。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享年81岁的萧皇后寿终正寝,李世民下令将她与杨广合藏在扬州。

    发丧仪式上,窦建德下令斩杀了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秉,用这些叛逆者的人头来祭奠杨广。

    至于主犯宇文化及则同其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一道被押回河北河间,游街示众,痛斥其弑君叛国的罪行,然后当众杀之,并将宇文化及首集献给义成公主。

    至此,从武德元年三月至武德二年二月,历经整整一年的江都政变宣告结束,还乡团全大军全军覆没。

    事实上,窦建德为杨广发丧、妥善安置萧皇后,虽说有政治作秀的嫌疑,但也有真心报恩的君臣情份。当年,如果不是杨广登基后大赦天下,窦建德是不会有今天的。

    当然,之所以说窦建德是真心报恩,与他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有关。关于窦建德值得细说的还有很多,以后还会作为主角登场,我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