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云1起兵建唐 » 第二十一章:瓦岗覆灭(3)

第二十一章:瓦岗覆灭(3)

    如果说,童山一战见证了瓦岗军彪悍的战斗力,那么接下来的邙山之战则使李密的军事生涯走上了下坡路。

    这一战不仅结束了他与王世充旷日持久的对决,也惊醒了他“依洛阳取天下”的美梦。

    武德元年九月十二日,北邙山,表面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但这里的早上却危机四伏,大战一触即发。

    李密与程咬金率领的内马军驻营于北邙山上,单雄信率领的外马军驻营于偃师城北,两军遥相互应。而王世充主力部队此刻正向着李密大营慢慢靠进。

    提及程咬金这支内马军,实际上就是当初李密建立魏公行军元帅府时组建的“内军”之一,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警卫部队。

    这支部队八千人,分为四骠骑,也就是四支队伍。分别由程咬金、秦琼等人统领。李密经常对其手下说:“这支八千人的内军,可抵百万军队!”

    在这里,瓦岗军的使命是阻止王世充东进,攻取位于巩义的洛口仓。当然,如果能把王世充消灭在这里,李密绝不会介意。

    王世充精挑细选了一支数百人的骑兵队伍,准备伺机渡过通济渠袭击单雄信的大营。

    俗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

    不要看王世充这支骑兵队伍只有区区数百人,但战斗力却非同一般,比之骁果卫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就连大名鼎鼎的“飞将”单雄信,也差点败北。

    所谓“背水一战,哀兵必胜。”

    对于王世充来说,此时的他们已经陷入断粮的绝境,如果退缩,就算没有战死也得活活饿死,就算硬挺着撤军回到洛阳也是死路一条。

    此时东都军已无退路,唯有奋力拼杀或可活命。因为,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信念,这种信念可以暴发出惊人的战力。

    大战在早上打响,王世充的精锐骑兵如狂风一般冲进单雄信大营,其余二万将士紧跟其后,大营中顿时乱作一团,就在此时,王世充将一人五花大绑带入阵中,命人大喊,“赶紧投降,李密已被我活捉!”

    其实,这个被绑的人只是长相酷似李密,这是王世充玩的心理战。话音刚落,提前埋伏于此的东都军已逼进李密大营,立即纵火烧营,瓦岗军见状,主人都被抓了,大营也被烧了,这仗还怎么打?

    此时,单雄信大营也被王世充的精锐骑兵团团围住,纵使你是“飞将”,也双拳难敌四手。幸好,在这千均一发之际,瓦岗军猛将裴行俨、程咬金及时救援,单飞将这才幸免于难。

    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李密见单雄信独木难支、寡不敌众,立即派裴行俨和程咬金救援。裴行俨率先策马冲入乱军之中,左突右冲,横冲直撞,立即搅乱了东都军的战斗节奏,但很快被流矢射中,跌落马下,昏迷不醒。紧接着就是在电视剧中被称为“混世魔王”的程咬金从山上冲杀下来,冲入阵中一把抓起昏迷的裴行俨,一马两人冲出大阵。

    写到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程咬金所用兵器并非电视剧中的宣花斧,而是马槊。这在史料上是有明确记载的——“善马槊”。

    不过,剧中与历史中的程咬金有个相同的特点,就是打起仗来很生猛。这一点在下面的战斗场景中得到充分证明。

    程咬金把裴行俨抱在怀里快速突出重围,但由于两人一马,严重影响了马速,很快被东都军追上,程咬金一个不慎被马槊刺穿后背。

    要不说程咬金是位猛人,他被马槊刺穿后背强忍疼痛,回身抓住马槊一把折断,并杀了追兵。这样的血腥场景、硬汉形象着实吓呆了东都军,调头就跑。就这样,程咬金带着昏迷的裴行俨逃了出来。

    这一战斗场景是史书的记载,并非艺术加工。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在想象当时的场景,程咬金究竟是怎么转过身来的?很大可能是刺穿的肩部。

    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王世充挥师东进直逼洛口,单雄信、邴元真等人各自为战,拒绝接受李密的号令,以致被各个击破,最终投降了王世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