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穿越之生而为神 » 119.土包子的能耐

119.土包子的能耐

    “早餐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孙书敏不知道谁说的,但深以为然,所以二人梳洗罢第一件事便是去寻早餐。

    出了客栈左转便有一条小巷,彼时,城内无风巷子又窄,整条小巷被摊铺冒出的蒸汽充塞得严严实实,单单让人看着都感觉到温暖扑面而来。

    空气中充斥着铺面老板和走街串巷各类商贩的叫卖声,甚至还夹杂着媳妇与婆娘因为几个铜板与菜贩的争执声,孙书敏还专门停下脚步认真听了一会儿。

    这一切在孙书敏听来特别生活,特别有味道,以前他是从不留意这些的,但为什么这次却出奇的关心起来呢?他想或许是自己离家太远太久的缘故吧。

    二人不差钱,寻了街边摊坐下,一人叫了一碗羊肉面片儿,外加两个蔬菜包子,一顿早餐吃得酣畅淋漓。

    姚驰宇不愿去官府,在他看来那些地方太过拘束,万一有个不妥冲撞了城守大人反不为美,所以能少招惹,还是少招惹为妙。

    所以吃罢早餐,二人分道扬镳,姚驰宇去坊市逛花街,虽说对于各类花卉他半分兴趣也无,但胜在热闹。

    凑热闹姚驰宇还是很喜欢的,何况指不定还能碰上点什么新鲜事物,好容易来一趟高阳城,断然不能空手而回。

    孙书敏则回客栈拎了两串各色山菇,外带一张黄麂皮,才晃晃悠悠的往衙门走去。

    到了门前只见几名衙役拎着水火棍躲在角门里的小房子里取暖,虽说天放晴了,风势也小,但外面终归比不得房间里的火盆暖和。

    衙门左侧的木架子上支着一面大鼓,老村长交代过这是击鼓鸣冤用的,敲了鼓城守大人便会升堂办案。而且和孙书敏说了,无事不能乱敲,不然会被拖去打二十水火棍。

    在老村长眼中,孙先生什么都好,也有主意,就是行事太过跳脱,而姚驰宇又是个不管事的,所以事无巨细老村长都是细细交代一番。

    衙门前冷冷清清,偶尔有了行人,也是匆匆而过,按老村长说法到了门前自然会有衙役前来招呼自己。

    却不想二人都忘了,老村长来得多了熟人熟面,自然有人会迎出来,而衙役从未见过孙书敏,哪里会随意理睬。

    何况,每天街上人来人往,若是每个过路行人衙役都要迎上来招呼一番,那看门衙役当一天差恐怕会被累死。

    结果孙书敏来来回回走了五趟也不见个人出来,等得急了,只好在外面高叫道:“郭城守大人,青峰村孙书敏求见。”

    街上本就冷清,而这一嗓子又特别突兀,顿时衙门里有了动静。角门里屁滚尿流的冲出四个衙役,当街就把孙书敏在地上按瓷实了。其中一个叱道:“你是何人,敢在衙门前咆哮?!”

    孙书敏知道自己大呼小叫十分不妥,但死活找不到人也只能出此下策,却不想这帮人如此粗鲁。用力挣了一下想要站起,却被按得纹丝不动,他只好说道:“我是青峰村孙书敏,是城守大人专门请过来的,你们让我起来。”

    这几日郭子玉和庞道统在府上没少说孙书敏的事情,几名衙役也有耳闻,听得他说是青峰村孙书敏,知是屏州城守要找的少年俊才,定是贵客,才慌忙将他扶了起来。

    孙书敏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雪沫冲几人哈了哈腰,算是打过招呼,又从怀中掏出一吊钱来,从串钱的绳子上,一人捋了几个,拍在对方掌心,说道:“天儿冷,各位兄弟买口酒喝。”

    这也是老村长叮嘱过的,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别看衙役无官无职,但若是刁难起人来,让你在雪地里候上一个时辰,这么冷的天气也是要命。

    孙书敏从没正式上门拜见过官家,对老村长的话自然从善如流,一样不漏的操办起来。只是刚才被众衙役按在地上,心中略有不快,便将老村长说的一人五钱银子的孝敬克扣了下来,换做一把铜板。

    衙役都是人精,虽说几个铜板的孝敬就仿佛打发乞丐一般,实在难看,但毕竟刚才他们动粗在先,而孙书敏又是城守大人贵客,也不知是不是他有意敲打,所以非但不敢刁难计较,反而越发恭顺。

    众人小心翼翼的将他引进门来,孙书敏也客客气气分别道谢。

    这时候孙书敏越是彬彬有礼,众衙役就越发忐忑不安,简直觉得他就是笑面虎一般的人物,指不定转过脸,就会在城守大人面前告刁状。

    所以早有衙役飞奔进去通报,只求尽快送走这尊瘟神,生怕再弄出什么幺蛾子,葬送了自己的差事。

    孙书敏老老实实站了一会儿,那进去通报的衙役出来对他拱了拱手:“城守大人有请。”说罢便在前面引路。

    孙书敏笑着和几名看门衙役拱了拱手算是作别,这才跟着去了。过了前院却不上大堂,转过侧门兜兜转转才到了一间偏房。孙书敏进门时郭子玉和庞道统正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房中三个火盆烧得很旺,火苗窜起一尺来高。

    郭子玉一见孙书敏很是高兴,再一看他寒冬腊月只穿薄袄更觉对了自己胃口,知他不喜下跪,干脆站起身来在孙书敏肩上拍了几下,又扶着他的双肩哈哈一笑:“小伙子,身体很棒啊!男子汉就应该接受老天爷的锤炼!”这才将他与庞道统引荐了一番。

    在庞道统看来眼前这个小伙子模样虽然周正,但胸前挂了两串各式蘑菇,左手还拎着一张黄麂皮,这扮相又实在是既土气又怪异,怎么看也不像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更弄不懂这个乡巴佬怎么会把稳坐高阳城行商头把交椅的张虎为难成那样。

    思前想后,他越发认为一定是张虎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东海伍家,而伍家不好以大欺小,便用这么个玩意儿恶心张虎。

    虽然如此想着,但庞道统却不动声色,拱了拱手道:“孙老板以一人之力填了高阳城的缺漏,这可是天大的手笔,而今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佩服佩服!”

    孙书敏将蘑菇和黄麂皮随手扔在地上,赶紧还礼道:“过誉过誉。”然后就没了下文。

    若是说个农耕、水利方面的事情,孙书敏自信经过这几个月的浸淫,还能说出个门道来,而这种看似说了一大堆,结果什么实质内容都没有的场面官话,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对答,总不好自吹自擂一番吧。

    而他与庞道统又实在不熟,就算互相吹捧献上马屁,却连点基本素材都没有,根本不知从何处入手吹捧,所以只好尴尬陪笑。

    郭子玉一看孙书敏不善溜须拍马,和高阳城的张黄二人显然不是一个路数,心里越加欢喜,赶紧插言道:“坐下说话,坐下说话。”适时化解了孙书敏的尴尬。

    庞道统见孙书敏这木讷模样,越发疑心,这显然是个雏儿,要做好商人第一要务便是嘴皮子利索,再怎么嘴笨,场面话多少还是要会几句的,三拳打不出个屁来,还做个什么劲的生意,所以更加觉得孙书敏与伍家关系匪浅。

    他虽然心中疑虑重重,但始终不露分毫,反而温煦一笑。“不知孙老板是哪里人士?”他依稀记得张虎似乎说过这人来历不明。

    不想,这一问孙书敏反而打开了话匣子,之前就担心被人问起自己是何方人氏,便陆陆续续从墨萱那里将东海的风土人情了解了七七八八。现在庞道统猛然问起,他赶紧将自己不知道准备了多久的答案,一股脑儿抛了出来。

    先说自己是东海人氏,然后又将如何家贫,又如何遭灾,背井离乡一路来到这里说了一轮。

    只不过家贫的景况是他混合了青峰村几户贫困人家综合而来,而遭灾更是简单,把今年旱灾情况复述一遍就行了,只不过变了地名而已。

    哪知庞道统根本意不在此,一听他和东海有所关联,便在心中已经将他与伍家死死绑在了一起。一个是东海伍家,一个是高阳张家,孰轻孰重庞道统心下已然有了计较。

    他是官家自然不会因为亲近张家而怕了伍家,但若是能和伍家搭上关系,那可比十个甚至一百个张家都要有用得多,所以他并不介意放弃张家。

    只不过在放弃前,他要弄清楚,自己在这中间究竟能得到什么。于是他看似无意的又问道:“孙老板不知做的哪门生意,竟然能填了高阳一城的缺项?”

    这个问题在孙书敏决定以银钱换得青峰村不服劳役、不加公粮时就已经考虑过了,毕竟这么大一笔钱若是没人打听来路,他是万万不信的,于是说道:“也是赶了巧,我在青峰村的后山里寻来一颗珍稀药材,名叫金胆果,价值连城,却被伍家收了去。”

    这话孙书敏说得面不改色心不跳,毕竟他确实是用银熊胆换来的本钱,而那胆不就是金黄色的么,所以现编了这么个名字,也算是七分真三分假,说出来一点压力也无。

    庞道统大骂孙书敏滑头,虽说他对药材一类并无研究,但好歹管着整个屏州往来商贩,若真是价值连城的药物,哪有他闻所未闻的,例如西极之森产出的药王参、冰凌花,虽说罕见但哪一样他没听说。

    更何况药材的产出和地域关联十分紧密,若是某地出产一种药材,即便极其罕见,断然也不会空前绝后只有一株,若是没有繁衍,它又从何而来呢?

    而且高阳城这么多年哪里听说过产出如此高价的药材,现在忽然冒出这么一株,显然不是实话。

    庞道统暗忖,差点被他的作态骗了,还以为他是个雏儿,不想也就是面相年轻,内里依然是个老奸巨猾之辈,说出来的尽是假话,东海伍家果然名不虚传,连自己都差点上了他的当。

    于是他又笑眯眯的问道:“如此名贵的药材只可惜不知是怎么个模样,不知孙老板能否形容一二?”

    “就是两片叶子,托起一颗金黄色圆溜溜的果子,不算好看,只可惜我再也没有找到第二个,若是还能找到,一定给庞大人过过眼瘾。”孙书敏摇头叹息,似乎非常遗憾。

    庞道统心道,你要能寻出第二颗来,那才真见了鬼,什么狗屁金胆果,娘的一句实话没有,嘴中却长叹一声:“如此宝物,这世上偏偏只有一株,实在是遗憾啊,遗憾!”说罢将胡须捋了又捋。

    “是啊,遗憾,遗憾,若是多来几个,我就发达了!”孙书敏也是一脸的痛心疾首,仿佛没找到第二颗便是自己的罪过一般。

    郭子玉虽说不喜庞道统拐弯抹角的作态,但浸淫官场多年,又怎么会不懂其中真味,一个老奸巨猾的试探,一个装疯卖傻的对答,让他看得相当过瘾,而且目前庞道统显然未占上风,心中更是高兴。

    如此一来,他看孙书敏越发顺眼,只是一想到这人马上就要被人带去屏州,心里又生出些对庞道统的不快来。于是插嘴道:“有什么好遗憾,天材地宝有缘者居之,孙老板是有缘人,看来造化不小。”

    庞道统见郭子玉截了自己的话头,便不好再在这事上纠缠,便又问了问青峰村农耕、水利之事。

    对于这些孙书敏都是亲历者,说起来自然头头是道,如何划分土地,如何区分劳力,如何计算工时,如何开凿鱼塘蓄鱼充粮,如何开挖沟渠以为灌溉,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仿佛一个无比精彩的故事。

    郭子玉上次去得急,也只听了个大概,哪有这次听得详细,得知上次那几方还未成型的鱼塘而今已经蓄上鱼了,而且年关时候青峰村能吃上鲜鱼更是高兴,于是又不断插嘴问不太明了的地方,孙书敏自然一一予以耐心解答。

    听到后来庞道统终于收起了小觑的心思,方才只道面前这土包子果真当得起人中龙凤的名号,如此农耕简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但效果极为显著,按他说法青峰村今年灾情之重已是罕见,但居然经他妙手能足额交上公粮,简直就是奇迹,偏偏他又说得如此云淡风轻,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这时他终于明白为何张虎会如此忌惮此人,这番能耐,恐怕真不是张虎、黄一龙之流能比的,便是拿到屏州那也是才学惊艳之辈。方才那番对答,恐怕是因为孙书敏未经宦海才稍嫌木讷,若能浸淫几年未来可期啊!于是庞道统也收起了诘难的心思,当真一起讨论起农耕之事来。

    不知不觉三人竟聊到了中午,郭子玉聊的兴起叫道:“来人呐,把这蘑菇拿去炖了,今天中午要与庞师爷,孙老板喝上几杯!”

    孙书敏顿时苦了脸道:“我还有个徒……兄弟唤做姚驰宇,这会儿只怕在坊市闲逛,但约定中午在客栈等我回去,若是我中午不回恐怕他又要担心。”

    郭子玉行伍出生,最重兄弟、同袍之情,越发觉得孙书敏重情义,又叫道:“来人呐,去将孙老板的兄弟姚驰宇从坊市找来,一起喝酒吃饭。”

    孙书敏目瞪口呆,这么大个城,要寻一人谈何容易。

    不想郭子玉仿佛知他所想一般,微微一笑:“高阳城就这么大,各坊市、民居、客栈互为邻里均有里长,成日相见的熟面孔中若是出现个陌生人,逃不出他们的视线,自然也逃不出我的视线,放心吧,找到你的兄弟只要一顿饭的功夫。”

    孙书敏心道果然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能做上城守果然也是胸有沟壑,这郭子玉绝不像看上去大大咧咧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