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大宋大有问题 » 第六章 罗真人 孙思邈

第六章 罗真人 孙思邈

    离开五台山已经数日了。

    赵佶对智真问道“法师怎么不为本王讲解佛经啊?”

    “殿下本就对佛法没有兴趣,小僧何必浪费时间呢?”智真答道。

    赵佶反问道“本王明明让方丈为本王讲经几天不断,怎会说本王对佛法没有兴趣呢?”

    “殿下,方丈早就看出了殿下并无兴致,其实殿下想要小僧随行直说就好,殿下直面过佛祖,凡是真正的佛教子弟若是殿下的要求不是特别过分的话一般都不会拒绝。”

    “那本王这些天听经岂不是多余了,哈哈”赵佶笑道。

    其实话是这么说,但不做好样子,智真这种高级人才会不会追随还要两说。

    又过了两个月,在各大道观和寺庙都进行了祈福。

    “殿下,接下来我们目的何处啊?”周同看着并非在规程之上的方向,问道。

    “我们去拜会一位高人”赵佶卖着关子到,其实魏忠贤和汪直这两个随行的太监肯定是知道的,但赵佶不说,他俩也不能直说出来。其实另一个人也能知道,就是智真,但除了赵佶没有人知道他的本事,他也就乐得装哑巴。

    时间眨眼而过。

    “殿下,前面就是二仙山了”汪直在旁说道。

    “还是要奴婢先去知会一声吗?”魏忠贤接话道

    “不用了,本王直接去吧”赵佶和之前都派人先去通知不同,这次要直奔道观。

    观内。

    “躲不过喽,胜儿待会无论如何都别说话知道吗”罗真人对着公孙胜嘱咐道。

    “徒儿知晓”公孙胜应声道。

    不一会。

    “观主,有人敲山门。”有道童前来通传。

    “哎,开门吧,随我出去迎接”罗真人吩咐道。

    “迎接谁啊,师父”公孙胜一脸好奇地问道。

    “刚才怎么和你说的”罗真人板起了脸。

    “徒儿知错。”看到罗真人脸色不对,公孙胜立马承认了错误,然后不在言语。

    “当面可是罗真人”只见一个十几岁的小童一脸老气横秋的向着一位中年道士询问道。

    “贫道见过端王殿下。”罗真人直接挑明了身份。

    “道长果然修行颇深啊,本王没到就准备好了迎接本王”赵佶赞叹道。

    “不过小道尔,殿下不用放在心上”罗真人自谦的说道。

    寒暄过后,罗真人才仔细地探视了赵佶以及一众的随从,这一看饶是罗真人都不免觉得出乎意料了,随行的护卫一看就是先天高手,一看命相宗师必成,这两个太监也并不普通,一眼望去,都是福运鼎盛之相,随行太监福运鼎盛岂不是意味着,想到这罗真人便不好继续探究了。

    但是旁边的公孙胜还是没忍住说出了话“师父,这两人都是官运到了极致之相,但不可能两人同时存在这等命格啊?”公孙胜一脸的不解。

    “混账,看相没学好就出来胡说,而且就算命格相同也不必同时担任同一职位。”这话虽然是明面上说给公孙胜听得,其实也是给赵佶以及那两位被看相之人说的。

    “罗真人言之有理。”赵佶能不明白怎么回事吗,连忙打个哈哈过去。魏忠贤和汪直也看出了赵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也是附和道“没错,你这小鬼一看就是本身没学到家。”

    “呜呜呜,我不看了还不行吗。”公孙胜带着哭腔退到了罗真人后面。

    罗真人也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便转向他处。但一转头,一种浓浓的违和感铺面,一个和尚出现在了道观,而且仔细一看这和尚修为也是不弱的。

    “不知这位是?”罗真人一脸古怪的问道。

    智真也是一脸的无奈,作为修行到了一定地步的人,智真也能看出来罗真人的不凡,但两个得道之人,却不得不在这陪一个小孩,实属无奈。

    “这是五台山文殊寺的智真禅师,路上随行为殿下讲解佛家经典。”魏忠贤看着有些冷场便解释道。

    简单介绍了在场众人,也就进入了主题。

    “罗真人,本王想为皇祖母寿辰祈福,不知真人可否襄助啊?”赵佶直接点明主旨。

    “分内之事,殿下勿忧。”罗真人答话很快。

    “那本王一行人就要叨扰几日了。”赵佶随后便说道。

    一众侍从听到这耳熟的言论,都明白了些什么。在文殊寺您也是这么说的。

    尤其以智真脸色最为奇怪,毕竟他就是被直接拐过来的。

    “殿下何必如此,您要贫道随侍左右,直言便好。”罗真人倒也光棍,直接把赵佶的目的说了出来。

    这么直白反而打了赵佶一个措手不及,不过也是都预料到了自己的到访,那知晓目的也是理所应当。

    “殿下,但您还是要盘桓几日。”罗真人接着道。

    “祈福要时间,我唤来师兄弟帮我看山门也要时间,不然几个道童也支撑不了一座道观啊。我没猜错的话,胜儿也是要随行对吧。”

    “理当如此,理当如此。”赵佶尴尬的回应道,毕竟能撑门面的也就师徒二人了,其他道童杂役确实都是混人数的,自己把两人带走了,这道观就真成了空壳了。

    只见罗真人用符纸幻化成信鸽便朝着远处飞去。

    接下来的日子罗真人进行了祈福法事,之后罗真人的一位师侄赶到了此处,替他镇守道观。

    “真人,您既然有着师侄那应当是有着师承的吧,您的师傅可还安在。”赵佶在法事之后向着罗真人问道。

    “家师已羽化成仙了。”罗真人面色如常的回应道。

    赵佶到没感到冒犯,因为说羽化成仙并不是去世了,那就是真成仙了。

    “家师并非寿极升仙的。”罗真人接着解释道。

    这个世界前面修行都是按部就班,但到了最后一个关口就不是单纯地修行了,只是活着,虽然修行法门难以计数,但到了最后一步,大家一般都认可称为天人。

    天人的修行很简单就是单纯地活着,天人寿命极为漫长,但只有活到寿元终点才能直接成仙。但这漫长的过程中要避免因果纠缠,甚至偶尔还会遇到灾劫,上一个真活到成仙的还是孙思邈。

    但这世上的修行法毕竟是道祖重新改良过得,怎么可能成仙的人少到极致呢。其实修为到了先天的话死后要是有着仙班空缺,就可以直接成为神仙。但仙班毕竟不是很多,先天一般要是没有意外的话是排不上的,宗师就看运气了,天人一般都是必然能得到仙职,但终究看着分配如何,而孙思邈这般真活着成仙的就是自有对应的仙职显化。其实如果生前功德加身,声名远播就算修为仅仅是先天死后也大概率能位列仙班,但一般而言还是宗师和天人成仙为主。

    “尊师是自主羽化成仙的?”赵佶问道。

    “确实如此,就因为这个我们师兄弟被药王教训了好几次。”

    罗真人的师傅应该就是修到了天人直接选择羽化,这人间他是一天都不想呆了。

    “药王?孙思邈?”赵佶有些惊讶的问道。

    “没错,他看到家师没有继续感悟红尘而是直接羽化去和宗师等候仙职十分气恼,为此把我们师兄弟教训了,板子打的现在想来还是很疼啊。”罗真人颇为感慨的说道。

    其实虽然仙佛不可以干预凡间走向,但偶尔下凡游戏人间也是常有的,孙思邈就常常化作医者救助贫苦的病人。

    “小罗澄,背后说人坏话可不是好事。”就见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向着两人走来。

    二人匆忙行礼。

    “见过妙应真人”赵佶颇为恭敬的行礼道。

    “唉,你是人间天潢贵胄,不必如此。”孙思邈则回应道。

    “药王活人无数,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的。”赵佶虽是说的是场面话,但确实心中也是真的崇敬的。

    “那我也就受你这一礼了。”可以听出孙思邈对于赵佶的态度还是挺满意的。

    “不知妙应真人来此有何吩咐?”罗真人恭敬的问道。

    “无事,只是我在附近游历,正好听到你谈及我,也就顺路过来,敦促你们这些后辈好好修行,别像你师父一样直接去和后辈抢仙职,至少也要在人间修行一段时间啊。”孙思邈嘱咐道。

    “晚辈还不知能否修到天人呢?”罗真人有些无力的回应道。

    “你天资不错,应是没什么问题的。也没什么事了,我也该走了。”孙思邈立马就准备告辞。

    “哦对了,这味药你记得服用。”临走时孙思邈送给了赵佶一张药方。

    赵佶一看就感觉这必须好好保存啊,因为它叫肾水补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