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合魂之刘永 » 第十五章有些不一样

第十五章有些不一样

    诸葛尚,带着几名差人从,食道,一直走到城下的村庄,这村庄确实和其他地方有些不太一样,石砌房屋,高大坚固,美观耐看。建筑群规模竟然比很多郡守州府的规模还大,而且在村庄内部有那么一长条的商业街,繁华的程度不亚于蜀国各个大城的商业街,不光有林林总总商品的店铺,还有见不得光的墓地倒斗的物件,不光有路边摆摊的商贩也有装修考究的各类商户。小小的山下小村商业的发达程度,着实的让诸葛尚吃了一惊。

    要知道,这龟山在刘永没来之前,可是一个不出名的小山包,山上只有一个破旧不堪的驿站,附近狼虫虎豹比人更多。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外迁了上万的人口。形成了一个中等城市聚落的规模。商业街的形成是一个城镇发展的必然要素。鲁王刘永几乎清空了方圆几百里的村庄而且还发动了自己手下的族群进行整体氏族的搬迁,才形成了现在如此这样的规模,也让刘永急切修筑封地的外墙,对自己领地进行保护。

    诸葛尚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有些错愕,身着各色各异的服装的人们在这个集市各处购买商品或者以物易物,并将各种商品进行分类买卖,而村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相关的摊位,精心挑选适合自己的农产品和其他商品。市场上已经陈列着各种农副产品,布档口店铺门内门外都存满布匹染料,神色各异的人群,人来人往的的繁荣景象。诸葛尚看着各类商品,猜的到这个三公里长的集市已经能够提供给人们各种各样的商品,满足不同村民的多种需求。

    这里的小商贩主要是农民弃农经商或流民转化而来的。所以鲁王府的招牌式的标志证明着,这里是被鲁王刘永保护着的,沿街叫卖流动摊贩,此时农闲时节经商的小贩更多。经营肉、鱼、家禽、时鲜果品、日常百货之类的摊贩,也有为数众多的早晚专营食品小吃的餐饮“个体户”都有鲁王府的背景。但是对于地摊的摊贩、商户、手工业者、各行各业来说,鲁王刘永就是最大的保护伞。所以这里的人民平等团结而且自信。

    “街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但是,这些集市都在鲁王府颁布的规定严格管理之中,交易的商品、时间都有着明确的制约,轻易不能逾越。

    小民经济非常繁荣。讨价还价,高声吵闹声声不绝于耳,人们习惯生活并以此为乐。

    这种没有限制人员流通的政策,当然也方便了商业和路边摊的发展。

    今天杨甜穿着最爱的藕荷色侍女服正和和几个侍女在山下采购生活物资,这个天真的小丫头俯下身子在挑选蹦蹦跳跳的鱼儿。新鲜的鱼儿在油布上甩着尾巴,让小姑娘甚是难抓,而鱼儿甩头甩尾好几次都刮蹭到杨甜的小脸,引来杨甜“呀、呀”的尖叫,逗的路边过路人们哈哈大笑。

    当杨甜手忙脚乱的把鱼儿放到了装菜的篓子里,泥水沾到了小脸还浑然不知。

    此时抬起头却望见对面有一双明眸时不时的打量着自己,而眼睛的主人是个二十多岁青年才俊,一身着汉服执事,有着品级的皮弁冠服。而且一看就不是本地人,这人肤色白皙,宛如珠玉。一双眼睛更是炯炯有神,气势逼人。身材清秀瘦削、修身细腰,端得是一代美男。

    杨甜与之四目相对竟然看的痴了,她其它姐妹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目不转睛。愣了片刻,杨甜猛的底下了头,满脸绯红,扔下了钱拿着装菜的篓子迅速的逃离这里,而其它姐妹也缓过来神跟着她的背影而去,还不时的回头望向“美男子”想把他狠狠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这美男子正是诸葛尚,他被皮革制成的马鞭套吸引,一转身看见了买鱼的杨甜,这小姑娘看侧面甚是可爱,当女孩子抬头望向他的时候,他竟然看的呆了。清秀的面孔,一双三角眼,小鼻子上几个小小的雀斑,这可爱的模样简直长到了诸葛尚的审美标准中。是的,他太喜欢这名女子了,故而刚才失态。

    看着女子远去的背影,诸葛尚叹了一口气,不知是谁家的女儿,待上几天再次见到你,定要把心里的话说给你听。

    诸葛尚打定了主意现在山下找个客栈休息,慢慢的寻找这个让他怦人心动的女孩子。

    三国时代旅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就比如说旅行打尖的客栈条件就十分有限,不可能一客一换床铺行李,更不可能给你清洗消毒。可以想象里面的味道和卫生环境。不过配套服务却很齐全,比如仓储、代理、洗浴、跑腿,但这也是不是一般家庭能负担的起的服务,所以穷人就只能找个残破道观或者是没人住的破屋,因为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带,也不怕强盗惦记。

    住店的时候,店家需要严格核对对方的身份,并存储客户的信息。

    各地受聘于官方的管事会定期检查。当时的检查比现在详细多了。就跟查家底差不多。你做什么的?干什么去?等等,都要告诉店家。而且还有一点,天黑以后不允许客人出门,店里也不再“收留”“旅者”和客人。也就是说,天黑之前就要找客栈。此外,祖先庙宇是禁止容纳非本地人的,也不允许陌生人收留在百姓和差人家中,因为无法辨别是否他国的奸细和贼人。

    住到客栈中,店家的小二一般都会问客人是吃饭还是住宿。如果是住宿的话还会提供级别不同的房间,好的房间环境都是非常好的,各种设施都齐全。而且店里面各种东西都是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店里面都是有正规的营业执照,也都会正常交税。

    其它地方的小客栈的墙壁大多用竹条覆盖,并涂上石灰,隔音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客栈都是通铺比较多,墙上很多都漏风,好一点的可能会用竹篾夹抹石灰,看起来好看一点。不过由于住的人多,而且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墙面即使做得再好,也会被人乱写乱画,上面写什么的都有。时间久了之后,墙面又是比较脏的。

    客栈往往是建在道路边或者驿站旁,大多数都是民办的。当然主要的客人往往是路过的商人、传递信件的差人,高级一些的还会接待一些前来朝拜的使臣和外交人员。当然随着行脚商人和各地人员流动,几个月的时间让恒城山下不断发展,客栈的规模和等级媲美长安的客栈和酒楼。一般来说,客栈的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天号、地号、人号、通铺。等级越高的客栈自然规模越大,服务也越好。

    其实除了普通的客栈外,还有不少开客栈的表面干着生意,其实背地里是干着坑蒙顾客的勾当的,和黑店类似,他们身后往往都有一定的势力,一般人只能自认倒霉吃哑巴亏。

    诸葛尚选择了位置最好,开在集市中间的永辉客栈,这个客栈门脸挺大,永辉客栈这几个字写的是苍劲有力,进得门里,别有洞天,里面是三进的大院,最外面是行脚商人的几间通铺,后面是多人间和双人间,最里面是上房、套房。上房几间都没有人,在小二的介绍下选了几间,安排完手下,自己则在屋中休息顺便整理信息。

    刚刚安顿好这些贵宾,小二把消息报给了管事,管事把情况送了出去。天还没黑鲁王刘永就收到了线报,因为这间客栈的幕后老板就是鲁王刘永。目的就是收集各地情报和商务信息。

    刘永带着安江、张奎下山直奔永辉客栈。

    不一会儿就到了,刘永被管事让到了前厅。

    而小二则马不停蹄告诉诸葛尚有贵客来访。

    诸葛尚心性通透,早以料到正主来了,不敢怠慢。虽然为了维持诸葛家的地位,刘永早就被认定是诸葛家的联姻的人选,可是每每提到此事,皇帝刘备总是叉开话题。

    诸葛尚之父诸葛瞻却很看好刘永这个未来的女婿。所以诸葛尚总是在工作中有意或者无意的收集着刘永的信息。

    当然因为当时的信息不是很发达,各种回传的信息渠道由于不尽相同。

    就比如说,行脚商人回传的信息很模糊而又荒唐。“鲁王刘永好男风,一夜御七男”、“鲁王刘永好女色,封地内外强抢民女达千人就连流民都不放过,而且必须先验明正身是处女”、“鲁王刘永铜头铁臂,杀人如麻”。“鲁王刘永有麻风病,感染了很多人”、“鲁王刘永死而复生,神仙下凡”、“鲁王刘永爱尸成癖,豢养僵尸”、“鲁王养私兵,要造反”、“鲁王住在白房子里,会妖术做法是黄巾军张角重生”。诸葛尚明知带回来的消息大多数胡言乱语、不太靠谱,还得分门别类仔细甄别,只是对刘永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有着越来越多困惑。

    诸葛尚对刘永的记忆还存在于小时候一面之缘,见了刘永深施仪礼:

    “弟诸葛长辰,现居都护参事,见过鲁王千岁”。

    刘永赶忙双手搀扶,心里开心得狠,我正缺一个文武双全的管事,哎呀,送来一个。这个人肯定不能让他跑喽,说什么我都得把他留在这里。就看看有什么要求吧!

    李永直勾勾的看着诸葛尚,双手一直紧握着他的腕,诸葛尚用力还抖不开,就这样被刘永盯着。

    我勒个去,这老哥没准真是好男风,为什么抓住我不放啊,这回妹妹诸葛质可怎么办呢,老爹还在家等着我信那。

    被刘永这么抓着,诸葛尚很抓狂,佯装咳嗦才化解了这尴尬的局面。坐到桌前屏退了张奎和安江。

    然后两人开启了世交子弟常有的没营养问候互相长辈的对话,以及官方版本的夸耀对方年轻有为什么的废话。

    寒暄着辛苦了之类等等的几句,随即步入正题。

    诸葛尚从袖袍的内兜里面拿出了几封信件,交与刘永相看。

    不光有附近郡州官员参他的文本,还有他与黄巾贼寇私通的信件。

    公事公办,诸葛尚看着刘勇,需要刘勇给他一个解释,因为参他文本和私通黄金的信件里边提及很多人物都是真人,而且全面细致并没有造假只是提到和刘永有关的事情都是含糊不清。

    诸葛尚直接拿着信件来找他核实,因为诸葛尚看到了山下的发展,所以官员们的“弹劾”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刘永是王爷,只要他不造反,都是小事,国家都是他爹的,要点老百姓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诸葛尚很想呆一两天再去鲁王府找他相商,没想到刘永竟然直接上门找他。

    刘永仔细看着信件,郡府官员也只不过大致就是说,鲁王刘永为了发展自己势力,竟然强迫有些村民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迁至自己领地,这次强买强卖的手段。看到这些信件,刘勇忍不住想乐

    当然,诸葛尚当看到城下的发展规模,这个事情自然而然的告一段落了,但是与黄巾贼的私通这个有点说不过去。

    “哟,竟然说我是私通黄巾贼寇,这上面还有名有姓的真人,独角山有个渠帅叫王通在我府上做客。可惜他的兄弟都让我踢到江里喂了鱼。这个事三个月之前我已经快报给了郡府大人,黄巾贼寇聚众下山差点没把小王这个山包给灭了。还好村民们同心戮力保卫家园把这伙匪徒全部消灭了。最后王通被村民们抓住押到我的府上,这是村民大家全都已经知道的,信不过我,你可以问问所有的人,对了屋里有些黑了得把油灯点一点”。

    “小二哥上油灯”。刘永扯着嗓子喊了一声,不一会儿,小二就把油灯拿了出来。

    诸葛尚看见这煤油灯,是新鲜玩意挺新奇。

    “公寿兄这个灯,是此地特产吗”?可否给我一盏。

    “不给,除非答应我一个小要求”。

    诸葛尚看着刘永那张秀美的俊脸,心中一阵恶寒。

    难不成,他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