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兮欤四季 » 第三十章 新丰酒家

第三十章 新丰酒家

    两人按地图导航来到了新丰镇一家老字号的饭店,据介绍这家店传承了正宗的红泥荷叶窑鸡,吃过的人赞不绝口,每天晚上都是宾客如云。

    还不到六点,门口的车位就已经停满了,看样子生意确实不错,王明昊只能把车停在对面的路边,两人走路过来。

    店的名字叫“新丰酒家”,门口立着的招牌上还写着专注窑鸡五十年,听起来就挺唬人的。虽然是两个人,但是还是要了个包间,点了招牌的窑鸡和几个特色菜。

    等待上菜的时候,王明昊问孔磊:“这家是你真的想吃还是说这家店也跟莫家村有关?”

    孔磊:“你呀,也变得跟我一样疑神疑鬼了,但是实话跟你说吧,在丰北村的时候,我确实只是单纯地想吃窑鸡罢了。”

    王明昊:“那现在呢?有什么新发现吗?”

    孔磊:“有一句话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上楼的时候,我看到店家在介绍自家窑鸡历史的时候,讲到了创始人,你猜猜是谁。”

    王明昊:“这里就我们两个人,别卖关子了,搞快点。”

    孔磊笑着说:“莫家村的莫国田。”

    王明昊很惊讶,居然能在这里找到几十年前莫家村的村民,毕竟在莫家村,想找一个祖祖辈辈都在那里生活的人可不容易,要么年纪大去世了,要么就是年轻时搬走,老了再回来的。

    王明昊:“但是这家店开在新丰镇这里,这莫国田就算是在莫家村出生,也不会对莫家村很了解吧。”

    孔磊:“不急,找个服务员问一下这个窑鸡的历史吧,先听听他们怎么说。”

    王明昊趁服务员送饮料进来的时机,问她这里窑鸡的发展历程。

    服务员:“本店的招牌红泥荷叶窑鸡由莫国田老先生及其夫人共同研发,用的都是散养的果园鸡,加上本店特有的秘制香料腌制两个小时,包上干荷叶,裹上红泥,放入荔枝木的炭火中,烤制而成,一经推出就大受好评。”

    孔磊:“这位莫国田老先生最开始开店就是在这里吗?”

    服务员:“不是的,莫大爷最开始开店是在莫家村附近的,后面是莫大爷的儿子把店改在了这里,目前现在是第十年了。”

    孔磊:“莫大爷?你认识他吗?或者说见过吗?”

    服务员:“我当然见过,我妈当时就在老店那里当服务员的。”

    王明昊:“那现在还能见到莫国田老先生吗?”

    服务员:“很可惜,莫大爷几年前离世了。”

    孔磊:“那现在的老板以前也是住莫家村的吗?”

    服务员:“不是的,老板一家很早就搬到新丰镇来了,只是之前老先生舍不得那家老店,所以店就一直开在那里。现在这里的老板是最开始莫国田先生的孙子。”

    王明昊:“你们老店的地址你还记得吗?”

    服务员:“我记得,但是那里已经全拆了,什么都不剩了。”

    孔磊:“好吧,谢谢你的介绍。”

    服务员:“不客气,贵宾请稍作休息,您点的菜马上就能上了。有什么需要的话就随时按铃。”说完,服务员退出了包间。

    王明昊:“可惜啊,莫老先生不在了,现在的老板又住在新丰镇,很难保证他会知道莫家村的事。”

    孔磊:“不一定。从我们之前的走访来看,莫家村大量人员的迁出是在五十五年前,刚才她说现在的老板是莫国田的孙子,那么莫国田的儿子有没有可能在莫家村住过几年呢。”

    两个人都沉默一会,还是王明昊率先开口了。

    “这个难说,推算下来,就算他儿子在莫家村住过,那他很小的时候就会随大众搬走,不能确定他就一定记得莫家村的事。而且还有可能莫国田一家很早就搬走也说不定。”

    孔磊:“除非他老爸会给他念叨村里的事。一个小孩太小的年纪离开的村子的话,村里的事他是记不太住的。”

    王明昊:“那我们今天要去找这个老板吗?”

    孔磊:“先不用,我想先听听姜高那边有没有什么进展,明晚再说吧。”

    王明昊:“你还是觉得他会比我们快?”

    孔磊:“这是一定的,你就等着姜高明晚的汇报吧,我相信他找到的东西一定不少。”

    王明昊:“如果他真的查到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是好还是坏呢?”

    孔磊暂时也想不清楚,理论上来说,知道的越多,离事情的真相也就会越近。可是如果你调查的东西都是背后的人故意引导你发现的,那你的后续推测会不会也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一方面害怕毫无进展,一方面又怕收集到的是错误的信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掌握这场较量的主动权呢?真正的突破口会在什么地方?

    沉浸在思索中的二人默契地都没有说话,直到房间门被敲开,是菜上来了。那就开吃。

    不得不说,这里的菜品的确不错,窑鸡更是一绝,难怪受到大家的追捧。看来这莫国田老先生对美食的研究很用心啊,那么多年前就想到了这个组合,秘制香料更是让人难忘。

    两人都吃得差不多了,经常在学校附近吃快餐,难得吃一次这么好的菜,也勉强算是小确幸吧。

    下楼的时候又路过了那张海报,主要讲述了莫国田当年是怎样想到这个窑鸡的做法的,然后又经过他老婆的改善,才传承到了今天。细节的是,海报最下面有行小字说到,这家店的前身是某某地的一个饭店,那个地方就在莫家村的南边。

    孔磊用手指示意王明昊注意最后的那行小字,王明昊看后也心领神会,这个地址应该就是服务员说的那个,即使明知已经被拆掉了,两个人还是决定再去看一眼。

    两人来到海报上的地址,现场四周一盏灯都没有,显然除了饭店被拆之外,附近的居民也都搬走了。不过,饭店门口很宽阔,又直连着马路,之前这里应该也是条重要的交通枢纽线,只是后来人们都聚集在新丰镇附近了,这里来往的人就越来越少。

    饭店的面积也很大,估计当时放下几十桌都不是问题,莫国田的窑鸡的确有一手,能把生意做这么大。

    王明昊:“好像一堆废墟也发现不了什么吧,现在又是晚上,要不我们先回去?”

    孔磊在不远处听着,没有回答他,而是盯着整片废墟陷入了沉思。见孔磊没有出声,王明昊走过来拍了拍他,“想什么呢,这么入迷。”

    孔磊:“你觉得这个饭店的布局像什么?”

    王明昊听他这么说,又看了看眼前的废墟,说:“都拆成这样了,基本什么都没剩,能看出来啥?”

    孔磊:“那你应该没见过农村里面起房子的,这家饭店整体看起来就像个‘田’字,莫国田的田。”

    王明昊愣了一下,真有这种巧合吗?还是故意为之的。再往前面走了走,但是他还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

    王明昊:“人家的饭店起的规规整整的,不一定是‘田’字吧,或者是个‘口’字,又或者只是随便起的,弄得规整点罢了。谁家新建的东西愿意整的歪来扭去的,都是搞横平竖直的。”

    孔磊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

    王明昊:“你也差不多就行了,别逮住什么都往奇怪的地方想,巴不得它带有什么惊天秘密一样。没听说过吗,物极必反。该果断放弃的不要再纠缠了,别到时候自己把自己带沟里去了。”

    孔磊:“你说的有道理,回学校吧,这里先不管了。”二人上车,赶回学校。

    此时,别墅区里,那个喝酒看书的男人站在二楼书房的窗后,眼睛盯着外面的路灯,自言自语道:“居然能找到那里,算你们合格,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

    说完,将手中的红酒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