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天赐重来 » 第十章 插班生

第十章 插班生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秋日携着成熟的金黄随风而至,伴随着急转直下的温度幻作凉意上人心头。

    经过亲戚的帮忙,交了一千的建校费后路尘来到了镇小学,以插班生的身份被安排进了五年级二班,一个班五六十人,班主任叫陈建军,是一个年轻帅气的数学老师。

    不过二者的缘分只有一学期,因为到六年级分三个班,又会有新的老师出现,路尘记得自己是在六三班。

    班上很多同学,都是以后初中相处三年的同学,路尘在陈建军介绍之后走进了教室,少年都睁大着眼睛看着这个不知从哪来的同龄人,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好奇。

    而在清水村小学,开学之后同学们发现路尘不见了,有些失落,尤其路小波和曾国建二人,放学之后更是跑到了路尘的家里,才知道路尘去镇上念书了。

    陈建军刚开始也不知道路尘的底细,知道是花了关系进来所以没给路尘什么好脸色,在他看来,转校生、插班生多半是在原来地方待不下去的差生,所以换个地方继续祸害,而一次测验之后他的看法改观了。

    不止是他,语文老师也是,这少年太厉害了,作文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很多成年人都没有的思考,老师看过之后都是羡慕,已经不是文采那么简单。

    测验只是初露锋芒,期中期末成绩一出来老师同学们更是吃惊,因为他们几乎看不到路尘看书,上课也在走神开小差,手上但是没停,钢笔在一个大大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不给他们看的秘密。

    虽然在镇上读书,但是路尘还是每天骑车上下学,车是路明学买的,路尘叫他小白,因为整体都是白色,还是铝合金的轮圈,路尘每天骑着它来回十多里地,风雨无阻。

    五年级的时候路尘就一直参加作文和数学竞赛,新概念小学作文大赛、新希望小学作文大赛、奥林匹克小学数学竞赛……能得的荣誉路尘是当仁不让,而数学竞赛中路尘也是有题空着,的确不会,要用的也不是小学生思维。

    升入六年级后,班上的同学还是要一如既往的多,从镇上各处而来,因为民办的小学很多上到五年级就没了六年级,断层了,上学就只有镇上的小学可以选择,所以一个班六七十人挤在一块,扫地时最难,谁扫谁知道。

    看着一个个同学,路尘觉得熟悉又陌生,有几个他即便听了名字怎么也记不得,或许是以前就忘了,或许自己的人生轨迹因为自己的改变也出现了偏差,不知。

    当看到班上那个一脸笑意的女孩时,路尘又觉得就是这没错,这个小女孩的笑容可以融化冰雪,在路尘后来的回忆中,不过可惜的是也如同过客一般只做了一年的同学,初中之后就不知道去哪读书了。

    她也是路尘记忆里,在懵懂的年纪心中喜欢的女孩,从古至今都是这样,人们对越美越优秀的趋之若鹜,而有的却又不愿多做了解甚至路不拾遗,唐琳就是这样一个漂亮女孩。

    虽然重生回来,路尘还是觉得她很漂亮,不过心中受良心道德的谴责,实际来讲,他是个快三十岁的人了,心理年龄更是苍老,过往由于自卑与很多美好擦肩而过或只是避免了尴尬,这一世他要好好努力试试。

    老天恩赐,两人还是同桌,可是羡煞了不少人,而路尘这个名字在分班的时候他们也知晓了,学校大门的红榜换了又换,铁打的路尘的名字还是在红榜的第一排醒目。

    路尘前世就总结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分类也对应了大多数人思维成型的学习阶段,总要到一定的年纪才能明白此中真意,个中逻辑,代代相传,从古至今的择善而从才有了如今教育的完整。

    所以路尘重生之后以自己的思维逻辑看一切都觉得简单,路尘也没打算坐吃山空,好在对于数学是真爱,在大学里也没有荒废,唯一拿得出手学科。

    他对小学知识的理解便是系统知识的化繁为简,他认为小学就是培养思考方式和学习习惯,后续的学习只是不断完善和充实的过程,一个人学识能到达的层次也是日积月累的思维延伸。

    “路尘,你吃糖吗?”

    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的龙兴平正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着题,唐琳声如细蚊地说到,同时将糖粒倒在桌面上,目不斜视地看着黑板,同时将糖粒用手肘分到路尘的二分之一课桌。

    路尘是投桃报李的性格,从课桌下递给了唐琳一个橘子,唐琳偏头一看,笑靥如花,那一刻路尘痴了,甚至自我想象中不经意笑出了声。

    龙兴平听到了笑声,心想我的课上居然开小差,但是要看看你是谁,回头一看路尘正拿着一颗糖粒,就是不往嘴里放,就像是做给他看,龙兴平背过身去,“是这小祖宗,算了,忍了忍了。”

    路尘并不是为所欲为,前世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勇敢与畏首畏尾之间他选择勇敢,不管刚刚他露出的是怯懦或是骄横,他人对于自己的言说或是评价都不会好到哪去,在被诋毁和看不起之间他不想被看不起。

    又是一年过去,小升初的考试完,路尘的成绩还是一如既往的百发百中,县上的学校是随便挑,拿通知书那天是六年级三班的最后一次团聚。

    大家交换了照片,路尘走到了唐琳身边,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路尘询问了唐琳以后会去哪读书,因为前世唐琳从考试后就彻底地从自己的世界消失了,这一世路尘知道了,她家里安排她去了县城的初中。

    路尘也可以去,但他没有去,唐琳家他去过,这一世还长着呢,总有见面的机会。

    当路尘以两百分满分报名清河镇初中时,路家人不解,清河镇的校长和老师们也是被突如其来的惊喜给震到了,当天就在校门拉起了“恭祝全县第一就读我校”的横幅。

    也有阴谋论者说路尘就是想享受人人敬仰的感觉,不敢在人才济济的好学校竞争,这种说法是气急败坏没能录取到路尘的其他学校招生办老师说的,因为他们亲自登门结果吃了闭门羹。

    路小波和曾国建也和路尘也在清河镇初中再次会面,小学时路尘虽然转学到镇上读书,但是放学骑车回家之后还是一起快乐的玩耍,阡陌交通的村子连接了三人的友谊。

    初升高的考试中七百分的满分路尘考了六百九十九分,至于扣的那一分,扣在了语文作文上,原来写了个错别字,与满分作文失之交臂,也失去了满分的机会。

    全镇甚至全县乃至城里都有学校盯着路尘,心想这小伙子会选择哪所学校呢,路尘把悬念留在了最后一刻,最后他选择了双溪镇中学,因为这里他会遇上生命中的挚友。

    他的选择,没有错,只是他人想得太多,和当初路尘报名初中一样,这天上突然掉下的馅饼把双溪镇中学的校长和老师砸蒙了,因为双溪镇中学既不是省重,也不是国重,甚至市重都不是。

    路尘报名的时候,招生办老师打电话的手都是颤抖的,他拿着路尘的成绩单,像是难承其重的沉甸甸,确认之后校长亲自到招生办公室做的欢迎,热烈的掌声为路尘,也为学校。

    横幅一拉:全县第一就读我校,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人人心向往之,不服气还想继续跟路尘磕一磕大有人在,然而他们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路尘是卡点报的名,要较量也只能在联考中比试了。

    路小波和曾国建也顺利地进入了双溪镇中学,不过三个小伙伴不同班。

    初中三年路尘从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变成了光荣的共青团员,身高也从一米四拔高到了一米七,面庞尚有稚嫩,而帅气初显。

    而在路永成的老屋,所有路家人都挤在屋子里,从众人的穿者打扮上已经看到了好日子的一角缩影,路明祥几兄弟的脸上都带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在他们眼中路尘就像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一般,从零三年来路尘的说法便一步步的从初见端倪到变成每家每户手中的真金白银,所以四年后的今天路家人又齐聚于此。

    当他们投身这一行,才清晰地感受到这一产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如同翻天覆地进步的社会一样,都是一种大势所趋,更是一种天道使然。

    路永成看着屋子里叽叽喳喳的儿孙,拍了拍桌子,示意都静一静,“来,路尘,过来爷爷身边。”

    路尘走了过去,一米七的他在家里算是高的了,但是在一米八几的路永成面前还是矮了一截,乖乖地靠在路永成身边,等待着路永成的训话。

    路永成说道:“看得出来,你们一个个都能耐了,腰包也鼓起来,吃水不忘挖井人,可不要忘了路尘。”

    “爸,你不说我们也不会忘记小尘的,小尘你看,幺爸给你买的是什么?”

    路明福掏出了一个长方形盒子,路尘一眼就看出来了,是一部手机,开机手牵手的那款,这几年他投入的大,赚得也多,还打算继续扩大经营,打算继续向路尘取经,所以如此贵重。

    路明福起了头,路世秀没准备什么礼物,给路尘准备了一个大红包,里面有一千块钱。

    路明章笑嘻嘻地看着路尘,“小尘啊,二爸可没有现成的,就给你做一套结婚的家具吧。”

    路明祥吧唧着叶子烟,乐呵呵地说道:“他们送这送那,我这当大爷的也不送什么,你回家盖新房的时候大爷带人给你盖!”

    路永成摇着扇子:“小尘,长辈给的礼物还不快收下,还有老大老二记住你们的话,对了老三,你今天怎么不说话?”

    路明学愣了一下才答话,因为刚熬夜跑了一趟长途押运了一车厢货,“爸,你说的对!”

    路明祥等人笑着,路永成也是瞪着眼睛,路明学瞌睡一下醒了,“对什么对!”

    路明学见路尘已经是一手礼物了,于是转移目标,“路尘!”

    ……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了一顿团圆饭,因为今天是路永成七十五岁的生日,亲戚也没请,就一家人坐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