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九州第一谋士 » 第二十三章 莫名其妙

第二十三章 莫名其妙

    “道长,你倒是说句话呀!那陈锦年,为何会来阳平县?阳平县令又怎成了那副样子?还有……苏先生他……”

    燕南飞一路上都问个喋喋不休。

    吕清福从始至终都没说话,因为他自己也没完全想明白。

    这会儿实在被问得烦了,也只好回应一下:“燕将军稍安勿躁,我且问你,昨日我们是不是去了县衙门前问罪?”

    燕南飞莫名其妙:“是啊!”

    吕清福道:“将军是不是以为,苏先生手无凭证,当面斥问那阳平县令,实非明智之举?”

    燕南飞是个直性子,也不否认:“是……”

    “其实我也这么以为。只是你我这般蕃篱之鷃,又岂能料天地之高哉?”

    吕清福笑道,“苏先生之所以走这一趟,压根就不是冲着那阳平县令去的,而是故意那么闹上一闹,让那县令心生不平,去找陈锦年告状。”

    “找陈锦年告状?”

    “其实就是让他去给陈锦年递话,只是那县令自己被蒙在鼓里。”

    燕南飞想了想:“这么说,昨日之事,他是有意为之?”

    吕清福点头:“若只为阳平县之事,苏先生大可不必亲自走一趟。就按你燕将军说所言,将这阳平县翻个底朝天,寻到那伙贼寇,手握证供之后,直接呈到陈锦年面前,看他怎么做?”

    燕南飞道:“这又有何不可?”

    吕清福道:“并非不可,只是徒劳无益。以陈锦年的手段,这点小事,还牵扯不到他头上,最多也就惩治个阳平县令,还不是在你我眼皮底下。”

    “我们本就是为了阳平县百姓出口气,也没想过要动那陈锦年啊!”

    “所以才说你我都是篱鷃嘛。”

    “那你说说,苏先生走这一趟,又有何益?”

    “陈锦年是不是来了阳平县?”

    “是。”

    “他为何要来?”

    “……”

    吕清福一语道破:“因为他怕苏先生!”

    燕南飞糊涂了,一下子没转过弯来。

    吕清福点拨道:“其实我一开始猜得没错,苏先生说要去县城时,就是想在东郡放一把火。这把火放在哪里,烧谁家的后院,都不重要。这只是随手下的一步棋,试探一下对手,也是那个小姑娘刚好出现,让他顺手在阳平县落下这第一子。”

    “你是说……他一开始就没把阳平县令放在眼里?那位钟姑娘的事,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并不是真的要为她出头?”

    “也不能这么说,至少……不是他真正的目的。”

    “他真正的目的,就是看陈锦年怎么应付?”

    “对。”

    “那你说陈锦年怕他,又是怎么回事?”

    “以苏先生的手段,若真要对付那阳平县令,不知能在他身上挖出多少东西,所以明知是试探,陈锦年也不得不亲自来阳平县。”

    “有这么严重?”

    “你也看到了,那几箱血淋淋的人头,为什么这么着急灭口?如果没猜错的话,那个阳平县令估计也活不过今晚。”

    燕南飞愕然,细想一番,还是不解:“若真如你所言,那苏先生为何不这么做,倘若能把陈锦年也拉下水,不是更好吗?”

    吕清福摇头笑道:“你啊你……两军交战,哪有一上来就全军冲锋的?总得试探一下,摸清敌人的底细,才好排兵布阵嘛。”

    随后又道:“况且,苏先生也不清楚,那县令身上有多少可利用的东西,倘若不足以拉陈锦年下水,反倒先暴露了自己手段,岂非得不偿失?”

    燕南飞彻底傻眼了。

    他原以为这件事,只是简单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替那位钟姑娘出头,除了阳平县祸害。

    谁能想到……

    这里面的水,竟有这么深?

    那个陈锦年倒也罢了,毕竟是一郡太守,又是赵宏渊门生。

    问题是,这位苏先生……

    那位钟姑娘只是偶然出现,在此之前,他们压根没打算在阳平县停留。

    也就是说,这整件事情,都是他临时起意。

    从一开始去县衙门前问罪,到阳平县令去找陈锦年传话,再到陈锦年亲临阳平县,不惜连夜除掉那伙流寇,还将阳平县令丢为弃子,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事先没有任何谋划。

    只是为了试探陈锦年,随手下的一步棋!

    “这些也只是我大致揣测,至于苏先生的真正用意,或许还没这么简单。”

    吕清福大有深意。

    燕南飞问他:“还能有什么玄机?”

    吕清福道:“苏先生见陈锦年,其实也是问候,远在南阳的那位武安侯。此外还有青州氏族,各派江湖势力,天下九宗之一的乾清院,他在东郡的这把火,究竟是烧给谁看的?这第一把火,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也是个七品县令。大火煮不烂,小火烧不开,只有这不大不小的火候,才最是让人煎熬。”

    燕南飞听得一个头两个大。

    什么大火小火的,能不能说人话?

    吕清福又道:“还有件事是我担心的。眼下他虽与我们同行,却从未表明过心意,此番在东郡放的这把火,也不知是不是替镇南王府放的。”

    燕南飞道:“他既与我们同行,自然是替镇南王府放的。”

    吕清福并不这么认为:“此番他略施手段,你我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倘若镇南王府都是你我这样的……他就算去了朝凤城,也未必会留下。”

    燕南飞老脸一红:“昨日之事,我会当面向他道歉!”

    “倒也不必,想来他也不在乎。我是担心,此番他下山,未必就会留在朝凤城,不论是你我今日的愚钝,还是公子的身份,只怕都会让他失望。”

    “公子的韬略,未必就在他之下!”

    “公子是有韬略,但她毕竟……唉,到时候再说吧。”

    ……

    “唉。”

    走在前面的苏云,并没有刻意去听身后那两人在唠什么。

    他的心情有些沉重。

    因为那几箱血淋淋的人头,实在有些触目惊心。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虽说是土匪强盗吧。

    但也毕竟是活生生的性命,死成那副惨样,实在是有些不人道了。

    那个陈锦年。

    真特么心狠手辣啊。

    不过话说……

    他为什么会来阳平县?

    为什么一早等在城门口请喝茶,还一口一句“先生”称呼?

    难道,自己的身份暴露了?

    没道理啊。

    这两天在城里,他可从来没说过自己是王玄龄徒弟。

    就算知道了,这事也说不通啊。

    昨天去县衙门前问罪的时候,他手上根本无凭无据。

    原本还想着,如果燕南飞找不到的话,他可能得亲自走一趟,动用神识,踏遍阳平县每一个角落,势必要寻到那伙贼寇。

    结果今天一起来,阳平县令认罪了,那伙贼寇掉脑袋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

    果真如那阳平县令所言,是他自己跑去陈锦年面前认罪的?

    想不通……

    真是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