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九州第一谋士 » 第二十二章 城门审案(下)

第二十二章 城门审案(下)

    “燕将军?”

    苏云意外喊了一声。

    陈锦年一听,知道二人相识,便令城外护卫放行。

    燕南飞下马进城,到了跟前,见陈锦年那一身四品官服,隐隐猜到其身份,但见苏云和他平份而坐,又一脸的困惑和诧异。

    随即看到跪在二人旁边的一名囚犯。

    仔细一瞧。

    这不正是阳平县令吗?

    “燕将军。”

    吕清福唤他一声。

    燕南飞牵马过去,惊诧问道:“道长,这……怎么回事?”

    吕清福没回话,示意他好好看戏。

    ……

    这边陈锦年也没在意,继续审阳平县令:“你说辖下有贼子作恶,只因一时失察,事先并不知情?”

    “是。”

    “那征缴税赋之事,你也是不知道的?”

    “是。”

    “那你是何时得知的此事?”

    “是这位先生,昨日到我府上问罪,我担心确有其事,便让属下去查,没想到还真有一伙贼寇,假借征税之名,为虎作伥,到处欺压百姓!下官痛恨不已,愧疚难当,便来向大人负荆请罪。请大人主持公道,严惩下官失职之罪!”

    “原来如此。”

    陈锦年走完流程,问苏云,“先生以为如何?”

    哪有这么简单?

    就算是苏云,也立时觉察到问题。

    如果这阳平县令昨日就去请罪,那昨日就应该审过一遍了,又何必跑到这里来,故意当着这么多人面又重新审一次。

    “我觉得吧,此事还得再查一查。”

    “怎么查?”

    “至少要先找到那伙贼寇,听听他们怎么说,兼听则明嘛。”

    “在理。”

    陈锦年大手一挥,“来啊,带下去。”

    阳平县令被架下去。

    与此同时,城门外送进来几个大箱子,每个都有圆角柜大小,挑箱子的扁担压得有些弯曲,看样子重量不轻。

    七八口大箱送到百姓面前,同时打开。

    众人一瞧,里面赫然是一堆血淋淋的人头,少说得有百八十条性命!

    “啊!!”

    胆小的姑娘吓得叫出声。

    小孩被蒙住眼睛,老者不忍直视,只有少些个年轻大胆的,敢直勾勾地盯着这些人头,面色却也不大好看。

    苏云皱起眉。

    他本是个文明人,前世连只鸡都没杀过,哪里瞧过这等血腥场面。

    这一世七年都在山上,也少有捕杀野味。

    要不是有这一身宗师修为,此时早就吓得跳了起来。

    陈锦年却平静如旧:“在下也是如先生这般所想,擒住这伙贼寇,询以作恶之事,故而昨夜便派了人去围剿,不曾想这伙贼寇负隅顽抗,拼死也不肯就擒,还伤了好些衙吏,我便只好下令,就地正法,也是万般无奈之举。”

    苏云默不作声。

    一方面,是确实有点被吓到了。

    另一方面,是对面前这个,从始至终都和颜悦色的太守大人,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是笑里藏刀的虚伪和狠辣。

    很明显。

    这就是杀人灭口。

    没有掩饰。

    没有借口。

    就是明明白白告诉你,我杀了他们,杀得理直气壮。

    那边燕南飞按捺不住,想要站出来说话。

    被吕清福劝住。

    陈锦年这时又问道:“先生以为,我做的对吗?”

    苏云借着修为平复心情,突然抬起头,朝他看了一眼。

    这一眼,很平静。

    没有怨恨,没有不甘,也没有杀意。

    只是看了一眼。

    陈锦年却莫名觉得一阵心惊。

    就仿佛山河欲裂,乾坤震荡,高天之上,有一双遮天蔽日的苍穹之眼,自更古长夜中悄然苏醒,万物生灵臣服其下,具为刍狗蝼蚁。

    等回过神来,他才发现,自己背上湿了一片。

    轻风拂过。

    一阵冷意袭来,瑟瑟发抖。

    “我想杀你,就和你杀他们一样简单。”

    苏云是真的有点厌恶这个人,所以说话也不客气,“这些人是咎由自取,你自己也留点心,别等到哪一天,沦落到和他们一样的下场。”

    陈锦年张了张嘴,喉咙卡住了似的,半个字也吐不出来。

    苏云也不想跟他多废话。

    原本来阳平县,就是冲着那伙流寇和阳平县令。

    现在县令辞官了,这伙流寇也都被杀头了,也算是有了个结果。

    至于这位陈大人。

    无凭无据,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参与其中。

    只希望刚才那一吓,能让他醒醒脑子,往后别做伤天害理的事就行。

    “行了,既然事情已经解决,我也就不多奉陪了。”

    苏云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那几箱人头,默然离去。

    吕清福三人立马跟上。

    ……

    四人大摇大摆地走出阳平县城,身形渐远。

    陈锦年仍干坐着。

    他不明白,以自己的城府和心智,为何只被看了一眼,就吓到如此田地。

    刚才那一眼,简直比生气的老师还可怕!

    为何会这样?

    他不过才及冠之年,就算是王玄龄弟子,也不该有如此气势……

    “大人?”

    “大人?”

    有护卫近前轻唤。

    陈锦年定了定神,看一眼围观百姓,知道眼下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便起身,就今日之事,给了个交代:“诸位,阳平县令治辖无方,有失其职,现已被本官革职查办。此案亦是本官失察,日后定会引以为鉴,还阳平县一个太平,还东郡一个太平。”

    本来是要多说几句的。

    结果刚才被苏云那一吓,嘴巴都有些打瓢,心下更是乱作一团。

    终究是除了一方祸害,百姓们自然纷纷叫好。

    比起那伙贼寇,他们似乎更痛恨阳平县令,一个个义愤填膺,连祖宗十八代都骂上了,可见平日里受了多大的委屈。

    有人大胆问了句:“陈大人,方才那位年轻公子,究竟是什么人?”

    此事终究会传开去。

    陈锦年也不隐瞒,反倒做了个顺水人情:“太华山而来,王玄龄之徒。”

    “王……王玄龄?”

    “他是王玄龄的徒弟?!”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一众百姓,惊得是目瞪口呆,简直听到了谪仙下凡一般。

    陈锦年顿时失了光辉,默默离去。

    到了城门外,远远望向四人背影,眼前又一闪而过刚才的那眼神。

    “大人,那包万兴……”

    有护卫上前询问。

    陈锦年有气无力道:“去送他一程,包大人不懂水性,好生看护着。”

    “是。”

    护卫领命离去,知道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