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大槐树下开始 » 第四章、等待

第四章、等待

    去找老爹的路上,大哥拉住陈良问道:“老三,你说给我说说到底啥意思?”。

    “哥,你想想,咱家羊还剩下五十六只对吧,我故意说成五十只,剩下那六只就是给李叔的好处,毕竟人家是看着黑子叔的面子才帮咱们的,不能没有好处,咱们呢把羊卖出了一个最高的价格,不仅没赔还挣了,那两个老板之所以愿意出那么高的价格是因为他们以后在市场里还仰仗黑子叔他们的照顾,羊又不多,所以他们就是在花钱买门路。一举三得,大家都高兴。”陈良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那你拉着我出来,是不是那个李叔要收好处了!”陈兴问道。

    “嗯!大哥看来你开窍了!哈哈”。

    “臭小子,敢嘲笑我,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啊,跟你姐说的一样,你粘上毛就是猴!”陈兴反击道。

    “哈哈,赶紧走吧,别让爹等久了!”陈良笑着跑开了。

    等到了牲口市,只见到自己老爹已经和陈黑子在税棚了已经喝了起来,桌上摆着一坛子酒,两碟小菜,税棚外边的空地上,有税丁已经架起大锅,水咕嘟咕嘟开着,里边炖着刚宰杀的羊肉。

    “爹,我们回来了,羊都已经卖完了!”陈良和大哥进来汇报一声。

    “还挺快,这是三儿吧,长这么大了!”陈黑子上下打量陈良。

    “是我,黑子叔好!”

    “好,说说你的羊卖了个什么价啊?”

    “这还得多谢黑子叔,李叔给谈了个最高价,一只五百文,我们五十只羊可是卖了不少呢,二十五两,爹这是钱!”陈良一边给黑子道谢一边把银子放在桌子上。

    陈庆山和黑子两人一对视,然后点了点头,“干的不错,放这吧!黑子正好这个你先拿着,求人办事不带东西肯定不行,之后需要多少你再给我说。”

    “行,我也不跟你客套,银子先放我这用多少回头再说。来两个大侄儿别愣着坐下来喝点。”黑子应下然后招呼两人。

    “坐这干啥,又不会喝酒,这样老大你带着三儿去城里转转,拿上两吊钱,给你娘还有妹妹买点花布啊零嘴啊什么的!去吧”陈庆山将准备坐下的两人又赶了出去。

    “好嘞爹!我们去了啊!包袱给您放这了啊!”从包裹里拿了两吊钱,包裹放在陈庆山坐的板凳上,陈兴拉着陈良的胳膊兴奋的跑向城门。

    每人两文的城门税,交完钱两人兴奋的跑进城中,洪洞县作为山西人口最多的县城,还是非常热闹的,一条笔直的大街直通向远方,道路两侧都是各种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

    沿着道路往前走,不一会两人手里就多了不少东西,给娘买的花布,给姐姐陈雪买的珠花,水粉,还有哥俩自己正在吃的糖葫芦、甜饽饽。走累了随便找了一家卖馄饨的小摊,坐下来哥俩一人来了一碗馄饨,骨头熬的汤汁,十几个大馅混沌加上几叶青菜,再点上两滴香油,那个好喝啊。

    年轻人总是爱玩的,看看斗鸡耍猴再看看卖艺杂耍,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慢慢的太阳西垂,戌时的钟声敲响,两人才急着往城外跑,还好赶在了关城门之前出城了。

    回到客栈中,陈庆山早已在客栈待着了,中午和陈黑子吃酒喝的有些多,现在正躺在炕上休息,见到两人回来:“一跑跑了一天也不知道回来,吃饭了嘛?”

    “还没呢爹,您喝多了啊?现在好点没?”两人低着头关切的询问。

    “我也没呢,老大你去找店家买点粥和饼子,再弄两碟小菜。”陈庆山吩咐道。

    “好嘞爹,老三你给爹倒碗水喝。”说完陈兴就转身出去了。

    陈良从桌上给老爹倒了一碗水端过来,看着陈庆山一饮而尽,接过来放回桌上,才开口问道:“爹今天和黑子叔谈的怎么样?”

    “挺好,我和你黑子叔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还沾亲,只是后来他家搬到县里,不过这些年也没断了联系,让他办没问题。就是不知道衙门里有没有这个空!”陈庆山说道。

    “那咱们怎么办?一直在这等着吗?”陈良点点头又问道。

    “等着吧,也就一两天的事就能有个回信”

    正说着,陈兴捧着一个笸箩进来,手上还拎着一个罐子:“快快,老三来接下东西。”

    陈良连忙上前接过笸箩放在桌上,掀开上边盖着的搌布,十来个饽饽,和两碟咸菜,瓦罐里是稠稠的小米粥,罐口摞着三个瓷碗。

    看着儿子们摆好碗筷,陈庆山坐在桌子前,喝了一口粥:“啊~~!舒服!咱们啊这两天就在县里好好转转,玩玩等着消息,等有消息了再回去。”

    “那咱的驴或者骡子啥时候买?”陈兴问道。

    “等看看办事要花多少钱吧,有剩再看买啥,不过今天黑子说应该用不了多少”陈庆山边吃边说,很快一碗粥一个饽饽饼子就下去了。

    ……

    转天,爷三个又开始在县城闲逛,年龄不一样关注点真是不一样啊,老爹陈庆山没事就想去牲口市,铁匠铺转转,老大陈兴想着去看杂耍卖艺,陈良的关注点则更多的是各种建筑、小吃还有书摊上的奇闻异事,

    毕竟这个是时候的城市,对于见惯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人来说,虽然那是遥远的记忆,但是场面肯定比这大多了,能引起好奇的就是各种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玩意。尤其是见到卖瓷器和玉器首饰等这些店铺的时候,陈良就两眼冒蓝光。

    连着逛了两天,又买了一些日常用的东西,比如油、盐巴、大酱、醋、碗碟等一类的东西,反正一堆东西够把小毛驴背上两侧的架子装满了。

    第二天傍晚,爷三个抱着一堆东西返回客栈的时候,陈黑子已经在客栈里等着了,看着几人大包小包的回来,起身迎上来:“出去买东西啦,还弄的挺不少!”

    “闲着没事带着他们两个去转转,顺便买点家里用的东西!”陈庆山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边开门边说道:“走屋里坐,三儿去找店家弄壶茶水来,老大你去弄些酒菜”。

    “正好今天晚上我要在坊市里值夜,今天咱们好好喝点!看看我还弄了坛子好酒还有两只烧鸡!”黑子举了举手里的东西。

    “来,屋里坐,说说事情你打听的怎么样了?”陈庆山问道。

    “看把你急的,放心吧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我舅子跟主簿打听了,等移民的时候确实会任命一些临时管事之人,分别是百人队、五百队和千人队的管队。这些管队不仅要负责移民一路上的饮食安排还要负责关好本队的人不能掉队和逃跑,万一出了事轻则罚银打板子,重了可是要掉脑袋的!你想好了?”陈黑子又确认一遍。

    “嗯,想好了,什么价钱啊?”陈庆山坚定的点点头。

    “这些差事一般都是让村长、里长或者乡老、大户担任的,不过你既然想干那我自然要帮你,用不到几个钱,有个五十两银子上下打点一下就能派个千人管队,毕竟朝廷不是卖官,而且这是临时性的,等到了地头,官府接受了就会解职。”

    “那乡勇队的事儿呢?”

    “要不我怎么说弄千人管队呢,低了这个职位乡勇队想都不要想,朝廷规定除了沿途护送的差役官兵,每千人可以组织五十人的乡勇护卫安全,官府提供一些刀枪之类的简单兵器。”黑子解释道。

    “那行,就弄个千人管队,博一下,我给你拿银子你抓紧弄。”陈庆山考虑半天,看着自己家老三陈良不住的点头,咬着牙应下来。

    说完就要让陈良把包袱拿过来,却被黑子打断了:“别拿了,之前不是你给了我二十五两了嘛,剩下的我替你给了。”

    “那怎么行,哪有求你办事还让你搭银子的道理!”陈庆山连忙反驳。

    推让了半天,最后陈黑子说道:“你就别跟我客套了,我这来钱比你容易多了,就算我借你的以后有机会了还我就是,我倒是提醒你,把你剩下的银子尽量多买些粮食,你的队里万一出现几个饿死的那谁也救不了你!”黑子提醒道。

    “好我知道了,市面上你比我熟,到时候你帮着我采买。一块石头落地终于可以放心了,来今天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来,老大、三儿一块来,都这么大了也该学会喝酒了”黑子招呼陈良他们。

    “来吧,好好敬你黑子叔两碗!”陈庆山笑着说。

    这晚四人喝了个酩酊大醉,一直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来。

    简单吃了点早饭,陈黑子抄了陈庆山的户帖便匆匆的回城里去了。

    陈庆山父子三人也没有耽搁,在牲口市上花了六两银子买了一匹骡子和一头驴,才往回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