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大槐树下开始 » 第七章、归来

第七章、归来

    看着骑士们远去。

    陈良他们从原本的害怕,变成了羡慕。

    “你们看到了没有,多威风啊!我要是以后也能有匹自己的马骑就知足了!”陈麦等人羡慕的说道。

    “哎呀!他们是往咱们村子去的,会不会是坏人啊!?”刘燕儿惊呼一声。

    “应该不会,听那老头说他是回家来的,谁家的啊?”距离那些人最近的一个孩子说道。

    “那咱们赶紧收拾东西!赶着牲口回去,看看是去谁家!”孩子们都是爱热闹的,呼喝一声都快速的行动起来,收拾自己的东西,赶着牲口群往回走。

    刚进村子就看到大人们急急忙忙的往村子东边走,正疑惑着,有人就对着陈良喊道:“陈家小三儿,还不赶紧回家去,你爷爷回来了!”

    “我爷爷,怎么可能啊!大叔你别诓骗我!”陈良不解的问道。

    “诓骗你啥啊,真的你爷爷回来了,还是骑着高头大马回来的!快着点!”说完那人便接着往前去了。

    刚才那些骑士?里边会有自己失踪了二十多年的爷爷?这样太扯淡了吧!

    不过不管怎样还是赶紧回去看看,只能随着人们的脚步牵着自己的牲口往家走,路过刘燕儿家的时候还等了她一下,让她把牛羊赶回去跟着自己一起去见见自己传说中的爷爷。

    这剩下就没有几步路了,等到家门口的时候发现家门外已经人山人海的围着了,门外的树上拴着十几匹马,看来应该是了。

    “让让,让让留神牲口撞到啊!”陈良大喊着。

    人们急忙闪出一条通道,从人群经过的时候,陈良发觉了人们那从未有过的热切的羡慕眼光,踏入家门便发现自己老爹老娘哥哥姐姐围着坐在院中凳子上的奶奶和一个老头跪坐一圈,几个人的统一姿势都是在抹泪儿!

    陈良愣在了原地不知道应该咋办才好,难道也要扑过去痛哭表达一下?还好这时老铁陈庆山抬头看过来,连忙招呼陈良:“三儿赶紧过来,给你爷爷磕头!”

    “哦!爷爷孙儿陈良给您老磕头了!”陈良应着走过去跪在地上磕了一个。

    “好好好,好孙儿,起来来让爷爷看看,嗯,长的还挺俊像你爷我年轻的时候,哈哈”老头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这个小女娃是谁啊,山儿也是你闺女吗?”老头指着刘燕问陈庆山。

    陈良赶紧伸手拉了一把刘燕让她也跪下,解释道:“爷爷,这是我的朋友,叫刘燕儿!”

    “哦!哈哈哈,看来是我未来的孙媳妇啊,长的怪好看的,快起来吧!”老头笑容更甚了。

    这笑声简直能让刘燕儿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外边刘燕儿爹娘也在围观的人群中,便有身旁的人对他们说:“燕儿她娘,啥时候和陈家定的亲事啊?你家燕儿以后要享福了!”。

    燕儿爹脸上有些挂不住,未出阁的大姑娘这么不要脸的去拜见对方家人,以后怎么了得,黑着脸迈步就要进去,结果被燕儿娘一把拉住,低声的说:“现在上去闹不就全村都知道了,还不得丢死人啊!再说了你没看到那些人都带着刀呢啊!!”

    “那就这么看着?啊!”刘燕儿爹质问道。

    “生米都做成熟饭了,还能怎么办,回头找他家理论就是了,这会别找事啊!”好说歹说终于安抚住了丈夫,其实刘燕娘心中还是挺为闺女高兴的,陈良也是她看着长大的,是个好孩子,如果他俩成亲保准能对自己闺女好。

    按下他们心里怎么想不说,院中陈良爷爷正在耐心的安抚哭泣不断的奶奶,也在和子孙们讲着这些年发生的事情。

    当年时逢乱世,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北方王保保、李思琪、张良弼、刘福通;南方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徐寿辉、明玉珍等。

    当时正年轻力壮的爷爷陈初九,心中不愿意给蒙古人当兵成为炮灰,就伙同村中的几个年轻人逃村出走,当时朝廷法令如果逃走被抓住的话肯定会被处死的,几人不敢在北地停留,越过黄河一路往南而去。

    具体年号按陈初九回忆应该是在元至正二十四年,这年朱元璋称吴王,那会援军已经把在北方的刘福通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了,他们哥几个只能一路往南走,等到了南方发觉生活也实在是太难了,南方百姓生活也不好过,而且作为北方逃难过来的流民,不被当地人相信,能找到的工作少的可怜,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最后还是不得以领了当时我吴王朱元璋征兵的签子,躲了大半个国家也没有躲过当兵这一条路,不管了总之能吃饱饭就行了,因为弓马娴熟进入朱元璋军中坐了一名骑卒,随着大将徐达征张士诚,灭掉张士诚之后又随着徐达北伐,攻击山东、占河南,打潼关,攻略陕西、甘肃。

    之后又随着徐达进攻元大都,到了洪武元年,与王保保决战太原,这次距离家乡如此的近,可是都没有来得及回家看一看,也曾让相熟的人给家里带去书信,可是后边听说那人战死沙场了,之后就随军西渡黄河逐鹿漠北,在无数次的战斗中,和陈初九一起出来的几个后生基本上都已经损失殆尽了,而他也因战功和武艺受到魏国公徐达赏识调任亲军之中担任亲军总旗。一直随在徐达身边护卫。

    直至前年洪武十八年,徐达病死南京,他们这些老军失去了守护的人,也就起了归乡之心,而后朝廷传来要移民的消息,这时已经五十多岁的陈初九再也待不住了,向徐达长子继任的魏国公徐辉祖请辞,徐辉祖全力挽留皆被拒绝,最后给官至百户的陈初九谋了一个副千户的头衔退役,跟随陈初九一起退役的还有他的老兄弟和义子十几人。

    要说陈初九这辈子对自己媳妇也是挺忠贞的,虽然这些年徐达也赏赐过不少金钱美女、但是老头从来没有起过再娶的心思,一直想着落叶归根。这次终于实现了,辞呈完毕,带着一众人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

    听说老头这些年在外边一直都没有再娶,一直想着自己,一直在抹泪的奶奶终于露出了笑容,二十余年的心酸痛哭瞬间化为乌有。

    “好啦!老婆子都过去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嘛,这些年辛苦你了,把孩子们都养的这么好!”陈初九轻抚着媳妇的肩膀说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和孩子们都以为你早就死了!”奶奶又要哭起来。

    老头赶紧打断:“别哭了我不是好好的嘛哭啥,山儿,赶紧的杀猪宰羊,爹和你的这些叔叔、兄弟们还都饿着呢!”。

    “对对对,儿媳妇、雪儿赶紧的跟着我去合面,庆山你们去杀羊!”奶奶这时候也反应过来,赶紧吩咐到。

    陈庆山应了一声,向外看了一眼围观的人群喊道:“乡亲们,今天我爹回来了,大家伙都到我家来请大家吃席,一块高兴高兴。刘长吉(刘燕她爹),陈庆江,陈林中……你们几个别愣着啊!赶紧过来帮忙。”

    叫到名字的几个人倍感面子,急忙应着过来帮忙,其实在农村中都是一家有事大家都来帮忙,院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陈家刚刚把羊都卖了,就剩下了那么三两只,肯定是不够的。那就花钱买,五百文一只羊,一两半银子一头猪,顿时两头大肥猪,十来只羊就到位了。

    村子里难得这么热闹,即便是平常过年的时候都不见得碗里能有几片肉吃,别看很多人家都养着鸡鸭鹅猪牛羊等家禽牲畜,但是大部分都是指着它们干活,换钱的。尤其是牛,农忙的时候吃的都要比人好。

    今天彻底放开了,大片的肉敞开了吃,陈庆山不是不心疼,一来二十年不见的老爹回家值得庆祝,另一层原因是要笼络人心,为后边管理打基础。这时候也就不在乎了,十来两银子撒下去在乡亲们的眼里陈家的形象就变的高大了。

    热闹一直持续到晚上亥时初刻,人们才慢慢散去,留下来现在家中的二十来口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