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大槐树下开始 » 第八章、安排

第八章、安排

    一直忙前忙后的母亲陈张氏,看着家中这么一下多出这么多的人现在有点犯难了。

    悄悄的拉了下丈夫的衣角:“他爹,这么多人晚上怎么安排?咱家地方也不够啊!”

    “一会我和爹娘商量一下再安排吧,不行了就你和闺女在西厢老大那个小房,爹娘住东厢房,剩下我们这些男人北方两个屋挤挤应该够住。”陈庆山想了想说道。

    “行,那你一下和爹娘说一下吧!”陈张氏应到。

    陈庆山回身来到爹娘跟前,躬身说道:“爹,晚上休息怎么安排?我是这么想的,您和娘住东厢,儿媳和孙女住西厢那边,我们剩下的人住正房两屋的大通铺,您觉得行吗?”

    谁知老头一摆手:“不用那么麻烦,他们都是军伍之人哪有那么多的讲究,你们该怎么住还是怎么住,马匹上带着帐篷呢。在院里搭两个帐篷凑合一宿就行了,明天再到村里找出没人住的旧宅收拾一下就行了!”

    “这不好吧,来了都是客怎么好让人搭帐篷住外边呢?”陈庆山觉得这有些说不过去。

    “什么客啊!都是一家人,以后都要跟咱们在一起生活的!老古!你来一下”陈初九对外边喊道。

    片刻,一个身量不高但是很壮硕,年龄五十上下的汉子走进来:“大人,有什么吩咐。”

    “天色晚了,让弟兄们把帐篷支在院中,委屈下凑合一晚,明天再给你们安排住处,战马要照顾好,找庆山拿些精粮喂马。”陈初九吩咐到。

    “是,我这就去安排!”老古应了一身转身就出去了。

    陈庆山连忙招呼两个儿子跟了出去,“古大叔,实在是对不住兄弟们了,第一天到家还要你们住帐篷。”

    “哈哈哈,大侄子你说的这是啥话,咱们都是一家人,没有你爹我们这些人早就死在战场上了,还怕住帐篷啊!正好我给你们介绍介绍众位兄弟们”老古笑着拍了拍陈庆山的肩膀。

    “来,都集合一下”老古对着院中众人喊道:“庆山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啊,首先这几个是你叔叔辈的我叫古贵春,这是彭永双、程元辉、白进、骆一丁、邬文远,加上你爹陈定安我们七个名字都是后来帅爷给起的;剩下的九个是你的兄弟辈,都是你爹收的义子叫高三军、岳庆升、左世元、张九成、林晓山、耿子成、孙新、孙贵才、柳四毛”。

    陈庆山和众人一一见过之后,又让陈兴、陈良挨个拜见,兄弟俩这通磕头啊,脑门都磕青了,忽然间多数来一堆的爷爷、叔叔、伯伯让人记得脑瓜子疼,反正到最后陈良也没有把名字和人对起来,只是强行记住那几个是爷爷辈的,那几个是叔伯辈的。

    忙活完这一通又是小半个时辰过去了,众人赶紧搭帐篷,人多力量大,很快两顶帐篷就直起来了,陈良还进去转了转里边空间还挺宽敞,铺上稻草被褥,睡个七八人很宽敞。

    弄完之后老古他们也没有忙着休息,而是拿着草料和精粮开始伺候战马,喂食、饮水、刷毛做的一丝不苟,甚至比搭理他们自己还要细心,陈良在边上用心看着,记录着照顾战马的一举一动。

    “三儿,喜欢马吗?”不知什么时候老古站在自己身边。

    “喜欢!”

    “会骑吗?”

    “不会,以前只骑过牛骑过驴,马太珍贵了没骑过”陈良摇摇头。

    “是啊,战场上一匹好马就是一条命,马就是我们最好的战友,只有你平时把他伺候好,心意相通,到了战场上才能驮着你勇往直前。”老头说着眼睛紧盯着战马,仿佛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

    “古爷爷,那我能学骑马吗?”陈良问道。

    “当然可以啊,明天没事了我教你骑马啊!”老古笑着应下。

    “就你那个骑术还教人骑马?你顶多就算是一个骑在马上的步兵而已,别教坏了孩子”这时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

    “老子怎么不会骑马了啊,老彭别以为你在草原上给鞑子放过几年马就以为自己骑术多好,老子比强多了。”老古反驳道。

    “哈哈哈,那战场上怎么你让人打下马来的次数最多啊,要不是兄弟们护着你早就成肉泥了!”老彭笑着揭短。

    “呸,老子杀敌比你多多了,你数数就老子把你从敌人刀子下救回来几次啊,还有脸说我。”

    两人唇枪舌剑的交锋起来,陈良赶紧打断道:“古爷爷,彭爷爷能给我讲讲你们当年打仗的事吗?我喜欢听这个。”

    “没问题,走走咱们回帐篷里讲,我跟你说啊,你古爷爷我上战场杀敌的时候,这个彭老头还在给人喂马呢……”老古拉着陈良边走边说。

    “你们等等我,三儿我跟你说啊,老古头最丢人的一次是……”老彭马上追了上去。

    渐渐的喂完马的众人都围了上来,讲述着自己当年在战场上的英雄事迹,讲到兴奋的时候眉飞色舞,讲到损失兄弟的时候有黯然神伤。

    陈良就静静的听着,为他们高兴,为他们伤心,完全将自己融入到了这些故事之中。整整的一夜,十几个人谁都没有睡,最后说道大帅徐达死后,他们这些人没了主心骨,也就不想再待在军中了,可是几十年的动乱早就没有家了,这才接受陈良爷爷的邀请一起来到了洪洞。

    陈良听到这里也忍不住的落泪,改坐姿为跪姿,抱拳说道:“各位爷爷、伯伯、叔叔,从此以后我就是你们的亲孙子、亲侄子,以后一定会好好孝敬您们的!咱们都是一家人!”说完重重的磕在地上。

    “哎哎!好孩子好孩子!快起来!”突如其来的举动让众人热泪盈眶,之前别管说是把兄弟也好,义父子也好,实际上都是军中围了保证忠诚度而出的,在他们心中陈良爷爷还是他们的百户大人,现在不同了,陈良的举动让他们真的有了家的感觉,真心的把陈良看做自己的亲人了。

    在陈良和这帮老兵晚上在帐篷来讲故事的时候,陈庆山他们也在屋里和陈初九讲这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听着娘俩讲述当年如何艰苦,老头懊悔不已,责怪自己不应该抛弃妻儿远去,等到后边听到儿子长大,慢慢撑起了这个家,然后娶妻生子,没有战乱了之后日子慢慢过的好起来,又觉得心怀大慰,不住的夸赞儿子。

    特别是在陈庆山说出最近要移民,而自己通过关系从官府谋了个千人管队和乡勇队总旗的差事后,老头看陈庆山的眼神都变了:“我儿出息了啊,老伴你养的儿子真好,居然能想到这一层,把握这次机会伺机崛起啊,此事确实可行,如果运作的好的话到北直隶以后怎么也能熬个县吏做做,到时候我再豁出老脸去求求大小姐,弄个官当当也未可知啊!哈哈哈,好好好!”

    陈庆山老脸一红:“爹,这个主意还真不是我想的,是您的孙子老三陈良想的,我们合计这是个不错的注意,就找人活动了活动,没想到还真的弄成了,估计过几天官府的条文就能到了。”

    “哦,陈良想出来了,脑瓜挺聪明啊,让他读书了?”陈初九捋着胡子问道。

    “没有正经读书,不过那孩子打小就聪明跟着村里的先生认过几个字,后边都是他自己抽空学的!”陈庆山回答。

    “今年老三十五是吧,现在读书也不晚,回头请个先生专门教他,没准以后是块好料子。”老头这就拍板了,然后接着问道:“那你对于移民和乡勇队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说来惭愧!开始我们都想的简单了,以为能有个差事下来就万事大吉了,后来那天陈黑子跟我说,招募乡勇的银两、粮食官府都不会管,儿子现在真是有些骑虎难下了。”

    “无妨无妨,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就不是事情,你爹我这么些年还是有些积赞的,军饷加上皇上和大帅的赏赐,也攒下了不少,有三千多两呢,足够你招兵用了,再说了和我一起回来这些人都在军中这么多年了,让他们种地也不会了,正好编入乡勇,也好给你撑个门面。”陈初九摆摆手说道。

    “爷爷,您的百户是不是挺大的官了啊!”陈雪好奇的问道。

    “哈哈哈!丫头啊!百户算不得大官,也就才是个六品的小官。”

    “那不是比县太爷官还大啊!县太爷好像才是七品官”陈兴惊讶的说道。

    “那不一样,县太爷是文官,爷爷这是武官,不过现在退役了没啥大用了,无非就是有个品级,咱家以后不用缴纳赋税劳役,也能使唤个奴婢罢了!”说道退役老头又是有些没落。

    “那也挺好的!哎呀!”陈兴一脸的兴奋的时候被老爹敲了一下头。

    “这个你就别幻想了!咱还是得好好干才行。”